发热体、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的制作方法
- 国知局
- 2024-07-12 11:59:46
本申请涉及电子雾化,尤其涉及一种发热体、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背景技术:
1、电子雾化装置由发热体、电池和控制电路等部分组成,发热体作为电子雾化装置的核心元件,其特性决定了电子雾化装置的雾化效果和使用体验。
2、现有的发热体较为常见的雾化方式为电阻加热;具体地,发热体包括多孔基体和发热元件。多孔基体包括刚性基体(例如陶瓷、玻璃)和非刚性基体(例如棉、纤维),刚性基体相较非刚性基体不易烧焦,得到广泛的应用,尤其是多孔陶瓷基体。多孔陶瓷基体分为两种,一种是无序多孔陶瓷,一种是直通孔陶瓷。然而,现有的多孔陶瓷发热体,在提高基体和发热膜孔隙率的同时会降低强度。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提供的发热体、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一方面相同孔隙率的情况下提高基体、发热膜的强度,另一方面可以提高发热膜功率密度分布在不同电流方向的一致性。
2、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的第一个技术方案为:提供一种发热体,应用于电子雾化装置,用于雾化气溶胶生成基质,包括:基体和发热膜,所述基体包括相对设置的吸液面和雾化面;所述基体具有多个贯穿所述吸液面和所述雾化面的贯穿孔,所述贯穿孔用于将所述气溶胶生成基质从所述吸液面导引至所述雾化面;所述发热膜设于所述雾化面;所述发热膜具有多个微通孔,多个所述微通孔与多个所述贯穿孔一一对应设置,多个所述微通孔将所述发热膜分隔为网格状,所述网格各处的线宽相同。
3、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网格各处的线宽为5μm-100μm,所述微通孔的当量直径为1μm-300μm。
4、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微通孔的形状和尺寸与其对应的所述贯穿孔位于所述雾化面的端口的形状和尺寸均相同。
5、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微通孔在各处的横截面的形状和尺寸相同,所述贯穿孔在各处的横截面的形状和尺寸相同。
6、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贯穿孔的当量直径为1μm-300μm。
7、在一实施方式中,多个所述贯穿孔位于所述雾化面的端口的形状均为正多边形;多个所述贯穿孔位于所述雾化面的端口的形状和尺寸相同;任意相邻两个所述正多边形的相对的两条边平行设置,且任意相邻两个所述正多边形的相对的两条边之间的间距相等。
8、在一实施方式中,多个所述贯穿孔位于所述雾化面的端口的形状均为正三角形;多个所述正三角形排列成多行和多列,每行包括多个第一方向设置的正三角形和多个第二方向设置的正三角形,所述第一方向的正三角形与所述第二方向的正三角形交替设置;所述第一方向设置的正三角形的一侧边和所述第二方向设置的正三角形的一侧边相互平行,且与所述侧边相对的顶角的指向相反;
9、偶数行的多个所述贯穿孔与奇数行的多个所述贯穿孔轴对称设置。
10、在一实施方式中,多个所述贯穿孔位于所述雾化面的端口的形状均为正方形;多个所述正方形排列成多行和多列,相邻两行的所述正方形对齐设置,相邻两列的所述正方形对齐设置,多行所述正方形的行间距相同,多列所述正方形的列间距相同。
11、在一实施方式中,多个所述贯穿孔位于所述雾化面的端口的形状均为正六边形;多个所述正六边形排列成多行和多列,相邻两行的所述正六边形错位设置,相邻两列的所述正六边形错位设置;多行所述正六边形的行间距相同,多列所述正六边形的列间距相同。
12、在一实施方式中,多个所述贯穿孔位于所述雾化面的端口的形状均为能够密铺的正多边形;一部分所述贯穿孔位于所述雾化面的端口的形状为第一正多边形,另一部分所述贯穿孔位于所述雾化面的端口的形状为第二正多边形;所述第一正多边形与所述第二正多边形的形状和/或尺寸不同;任意相邻两个所述正多边形的相对的两条边平行设置,且任意相邻两个所述正多边形的相对的两条边之间的间距相等。
13、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正多边形为正六边形,所述第二正多边形为正三角形;
14、多个所述正六边形排列成多行和多列,相邻两行的所述正六边形对齐设置,相邻两列的所述正六边形对齐设置,同一行的所述正六边形的两条相对的侧边平行于行方向;
15、多个所述正三角形排列成多行和多列,偶数行的多个所述正三角形与奇数行的多个所述正三角形轴对称设置,相邻两列的所述正三角形对齐设置,同一行的所述正三角形的一条侧边平行于行方向;
16、多列所述正六边形与多列所述正三角形交替设置;同一行的相邻两个所述正六边形之间设置两个所述正三角形。
17、在一实施方式中,多个所述贯穿孔位于所述雾化面的端口的形状均为能够密铺的多边形;多个所述多边形以密铺的方式间隔设置,且任意相邻两个所述多边形的相对的两条边平行设置,且任意相邻两个所述多边形的相对的两条边之间的间距相同。
18、在一实施方式中,多个所述贯穿孔位于所述雾化面的端口的形状均为异形,所述异形包括直边和曲边;其中,一部分所述贯穿孔位于所述雾化面的端口的形状为第一异形,另一部分所述贯穿孔位于所述雾化面的端口的形状为第二异形;所述第一异形与所述第二异形的形状和/或尺寸不同;任意相邻两个所述异形的相对的两条曲边为平行设置的弧线,且任意相邻两个所述异形的相对的两条曲边的间距相等。
19、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发热膜的厚度为5μm-120μm;或,所述发热膜的厚度为200nm-5μm。
20、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发热膜为通过沉积或印刷烧结工艺形成的金属膜。
21、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发热膜的材料为贵金属、贱金属、镍基合金、铁基合金、导电非金属中的一种。
22、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基体为多孔基体或致密基体,所述多孔基体的材料包括多孔陶瓷,所述致密基体的材料包括致密陶瓷、玻璃、硅基中的一种。
23、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基体为平板状、筒状、弧状中的一种。
2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的第二个技术方案为:提供一种雾化器,包括储液腔和发热体;所述储液腔用于储存气溶胶生成基质;所述发热体与所述储液腔流体连通,所述发热体用于雾化所述气溶胶生成基质;所述发热体为上述任意一项所述的发热体。
2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的第三个技术方案为:提供一种电子雾化装置,包括雾化器和主机;所述雾化器为上述所述的雾化器;所述主机用于为所述雾化器的发热体工作提供电能和控制所述雾化器的发热体雾化所述气溶胶生成基质。
26、本申请的有益效果:区别于现有技术,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发热体、雾化器和电子雾化装置,发热体包括基体和发热膜;基体包括相对设置的吸液面和雾化面,基体具有多个贯穿吸液面和雾化面的贯穿孔,贯穿孔用于将气溶胶生成基质从吸液面导引至雾化面;发热膜设于雾化面;发热膜具有多个微通孔,多个微通孔与多个贯穿孔一一对应设置,多个微通孔将发热膜分隔为网格状,网格各处的线宽相同,一方面相同孔隙率的情况下提高基体、发热膜的强度,另一方面可以提高发热膜功率密度分布在不同电流方向的一致性。
技术特征:1.一种发热体,应用于电子雾化装置,用于雾化气溶胶生成基质,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热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网格各处的线宽为5μm-100μm,所述微通孔的当量直径为1μm-300μ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热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微通孔的形状和尺寸与其对应的所述贯穿孔位于所述雾化面的端口的形状和尺寸均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发热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微通孔在各处的横截面的形状和尺寸相同,所述贯穿孔在各处的横截面的形状和尺寸相同。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发热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贯穿孔的当量直径为1μm-300μm。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发热体,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贯穿孔位于所述雾化面的端口的形状均为正多边形;多个所述贯穿孔位于所述雾化面的端口的形状和尺寸相同;任意相邻两个所述正多边形的相对的两条边平行设置,且任意相邻两个所述正多边形的相对的两条边之间的间距相等。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发热体,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贯穿孔位于所述雾化面的端口的形状均为正三角形;多个所述正三角形排列成多行和多列,每行包括多个第一方向设置的正三角形和多个第二方向设置的正三角形,所述第一方向的正三角形与所述第二方向的正三角形交替设置;所述第一方向设置的正三角形的一侧边和所述第二方向设置的正三角形的一侧边相互平行,且与所述侧边相对的顶角的指向相反;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发热体,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贯穿孔位于所述雾化面的端口的形状均为正方形;多个所述正方形排列成多行和多列,相邻两行的所述正方形对齐设置,相邻两列的所述正方形对齐设置,多行所述正方形的行间距相同,多列所述正方形的列间距相同。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发热体,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贯穿孔位于所述雾化面的端口的形状均为正六边形;多个所述正六边形排列成多行和多列,相邻两行的所述正六边形错位设置,相邻两列的所述正六边形错位设置;多行所述正六边形的行间距相同,多列所述正六边形的列间距相同。
10.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发热体,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贯穿孔位于所述雾化面的端口的形状均为能够密铺的正多边形;一部分所述贯穿孔位于所述雾化面的端口的形状为第一正多边形,另一部分所述贯穿孔位于所述雾化面的端口的形状为第二正多边形;所述第一正多边形与所述第二正多边形的形状和/或尺寸不同;任意相邻两个所述正多边形的相对的两条边平行设置,且任意相邻两个所述正多边形的相对的两条边之间的间距相等。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发热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正多边形为正六边形,所述第二正多边形为正三角形;
12.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发热体,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贯穿孔位于所述雾化面的端口的形状均为能够密铺的多边形;多个所述多边形以密铺的方式间隔设置,且任意相邻两个所述多边形的相对的两条边平行设置,且任意相邻两个所述多边形的相对的两条边之间的间距相同。
13.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发热体,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贯穿孔位于所述雾化面的端口的形状均为异形,所述异形包括直边和曲边;其中,一部分所述贯穿孔位于所述雾化面的端口的形状为第一异形,另一部分所述贯穿孔位于所述雾化面的端口的形状为第二异形;所述第一异形与所述第二异形的形状和/或尺寸不同;任意相邻两个所述异形的相对的两条曲边为平行设置的弧线,且任意相邻两个所述异形的相对的两条曲边的间距相等。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热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膜的厚度为5μm-120μm;或,所述发热膜的厚度为200nm-5μm。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热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膜为通过沉积或印刷烧结工艺形成的金属膜。
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热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膜的材料为贵金属、贱金属、镍基合金、铁基合金、导电非金属中的一种。
1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热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体为多孔基体或致密基体,所述多孔基体的材料包括多孔陶瓷,所述致密基体的材料包括致密陶瓷、玻璃、硅基中的一种。
1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热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体为平板状、筒状、弧状中的一种。
19.一种雾化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20.一种电子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技术总结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发热体、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发热体包括基体和发热膜;基体包括相对设置的吸液面和雾化面,基体具有多个贯穿吸液面和雾化面的贯穿孔,贯穿孔用于将气溶胶生成基质从吸液面导引至雾化面;发热膜设于雾化面;发热膜具有多个微通孔,多个微通孔与多个贯穿孔一一对应设置,多个微通孔将发热膜分隔为网格状,网格各处的线宽相同,一方面相同孔隙率的情况下提高基体、发热膜的强度,另一方面可以提升发热膜功率密度分布在不同电流方向的一致性。技术研发人员:王建国,蒋大跃,张盈,樊文远,蒋金峰,黄容基,王晓斌,赵月阳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思摩尔国际控股有限公司技术研发日:技术公布日:2024/5/29本文地址:https://www.jishuxx.com/zhuanli/20240614/96381.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uon@163.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上一篇
气溶胶生成装置的制作方法
下一篇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