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新讯 > 机械加工,机床金属加工设备的制造及其加工,应用技术 > 压边圈、拉延模具及调控方法与流程  >  正文

压边圈、拉延模具及调控方法与流程

  • 国知局
  • 2024-06-21 09:34:28

本申请涉及冲压设备,尤其涉及一种压边圈、拉延模具及调控方法。

背景技术:

1、现代汽车制造业中,冲压模具是实现金属板料高效精确成型的核心装备,并在汽车钣金件制造流程中扮演着决定性角色;冲压模具系统涵盖多个关键工艺环节,如拉延、修边和翻边等,均属于冲压流程中常见加工手段,特别是拉延工序对于零件质量和整体车辆装配精度的影响最为显著;拉延模具通常由上模、下模以及压边圈三大基本组件构成,通过相互配合来实现对金属板料的加工;在拉延模具中,平衡块是调控金属板料压力的重要部件;相关技术中通常依赖人工添加或减少垫片的方式微调平衡块对金属板料的压力程度,但是,上述调节方式不仅增加模具调试周期,同时也延长从试制到批量生产的准备时间,降低了金属板料的生产效率和资源利用率。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申请的目的用于提出一种压边圈、拉延模具及调控方法,用于解决相关技术中模具调试效率较低,难以调整拉延过程中金属板料的受力程度的技术问题。

2、基于上述目的,本申请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压边圈,适用于拉延模具,所述拉延模具包括层叠的上模和下模,所述压边圈位于所述上模和下模之间,所述压边圈包括压边圈本体、切换组件及多个不同厚度的平衡块;

3、其中,所述压边圈本体设置于所述下模;所述切换组件设置于所述压边圈本体,多个所述平衡块均设置于所述切换组件;所述切换组件用以切换所述压边圈和所述上模之间的平衡块,以调整所述上模对所述压边圈的压力。

4、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申请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拉延模具,包括第二方面所述的压边圈。

5、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申请的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拉延模具的调控方法,适用于第二方面所述的拉延模具,所述调控方法包括:

6、适用于上述实施例中的压边圈,所述调控方法包括:

7、获取上模当前对压边圈本体施加的冲压压力;

8、响应于确定所述冲压压力未处于预设压力范围内,根据所述冲压压力在多个平衡块中确定目标平衡块,并控制所述切换组件将位于所述上模和所述压边圈本体之间的当前平衡块切换为目标平衡块;

9、控制所述上模和所述压边圈本体对金属板料再次施加冲压压力至预设压力范围。

10、从上面所述可以看出,本申请提供的压边圈、拉延模具及调控方法,通过在压边圈本体设置的切换组件,能够驱动多个不同厚度的平衡块在上模与压边圈本体之间进行切换,能够快速选择出合适的平衡块来调节对金属板料的压力程度,从而缩短模具的调试周期,降低设备的调试难度,减轻工作人员的劳动负担,有利于提高产品的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技术特征:

1.一种压边圈,适用于拉延模具,所述拉延模具包括层叠的上模和下模,所述压边圈位于所述上模和下模之间,其特征在于,所述压边圈包括压边圈本体、切换组件及多个不同厚度的平衡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边圈,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换组件包括切换盘及驱动部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压边圈,其特征在于,所述平衡块的厚度沿所述切换盘的旋转方向依次增大或依次减小。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压边圈,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换组件还包括转接轴和限位件;

5.根据权利要求4中任一项所述的压边圈,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定位组件,所述定位组件设置于所述压边圈本体,并与所述切换盘相对设置,用以对所述切换组件锁定或解锁。

6.根据权利要求5中任一项所述的压边圈,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组件包括第一连接件、伸缩杆及定位销;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压边圈,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组件还包括第二连接件和存在检测传感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压边圈,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换盘与多个所述平衡块均开设有定位孔,所述切换盘的每个一定位孔均与一所述平衡块的定位孔相对设置;所述定位销与所述切换盘的定位孔相适配,所述平衡块的定位孔内径小于所述定位销的外径。

9.一种拉延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压边圈。

10.一种调控方法,适用于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拉延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控方法包括:

技术总结本申请提供一种压边圈、拉延模具及调控方法,拉延模具包括层叠的上模和下模,压边圈位于上模和下模之间,压边圈包括压边圈本体、切换组件及多个不同厚度的平衡块;其中,压边圈本体设置于下模;切换组件设置于压边圈本体,多个平衡块均设置于切换组件;切换组件用以切换上模与压边圈本体之间的平衡块,以调整上模对压边圈的压力;本申请通过采用切换组件,能够驱动多个不同厚度的平衡块在压边圈本体和上模之间进行转动,以便快速选取适当厚度的平衡块来调节金属板料冲压流程中的压力程度和压力分布,缩短模具调试周期,降低调节难度,减轻劳动负担,有利于提高产品的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技术研发人员:王海滨,马宝军,刘欣,薛明英,杨丁丁,胡连碧,张应生,李铁元,张宇,张泽坤,王银刚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技术研发日:技术公布日:2024/6/13

本文地址:https://www.jishuxx.com/zhuanli/20240618/15007.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uon@163.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