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及其双电机电驱总成的制作方法
- 国知局
- 2024-08-02 16:38:55
本文涉及一种电动汽车技术,尤指一种汽车及其双电机电驱总成。
背景技术:
1、目前,随着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发展,电动汽车已成为发展趋势。电动车的性能越来越受关注,受限于电机技术发展,当前采用单电机的电驱总成要达到高功率时,体积与重量都会增加很多,这限制了高性能电动汽车的发展,同时,在消费者越来越关注性能的背景下,矢量控制,差速锁等动力配置的需求日益增长,单电机传动系统方案对于实现这些功能需要增加大量机械机构,这造成了单个电机总成的体积与重量都无法降低。
2、因此,采用双电机的电驱总成方案日渐成为关注的焦点,通过使用两个电机及相对应的传动系统,达到高性能电动汽车的要求,同时由于每个电机各搭载一套传动系统,使整个动力总成的布局更加灵活,两套系统可分布布局。
3、然而,现有的双电机电驱总成工作噪音较大,导致汽车的nvh(noise、vibration、harshness)性能下降。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现有的双电机电驱总成工作噪音较大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双电机电驱总成,其包括:第一驱动机构和第二驱动机构;
2、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包括依次传动连接的第一电机、第一齿轮传动机构和第一半轴;
3、所述第二驱动机构包括依次传动连接的第二电机、第二齿轮传动机构和第二半轴;
4、其中,所述第一齿轮传动机构中的齿轮与所述第二齿轮传动机构中的齿轮按位置对称的方式布置,至少两个相互对称布置的齿轮的齿数不同。
5、在一个示意性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齿轮传动机构和所述第二齿轮传动机构中互为对称布置的齿轮的齿数均不同。
6、在一个示意性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齿轮传动机构和所述第二齿轮传动机构均为行星齿轮机构。
7、在一个示意性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齿轮传动机构和所述第二齿轮传动机构均单排、横向双排行星齿轮机构或纵向双排行星齿轮机。
8、在一个示意性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半轴与所述第二半轴同轴设置;
9、所述第一齿轮传动机构包括:
10、第一内齿圈,且与所述第一半轴同轴设置,且固定设置;
11、第一太阳轮,设置在所述第一内齿圈内与所述第一内齿圈同轴,套设在所述第一电机的主轴上;
12、第一行星齿轮,啮合于所述第一内齿圈和所述第一太阳轮;以及
13、第一行星架,包括与所述第一半轴固定连接的第一支架以及连接于所述第一支架的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行星齿轮套设在所述第一转轴上;
14、所述第二齿轮传动机构包括:
15、第二内齿圈,且与所述第二半轴同轴设置,且固定设置;
16、第二太阳轮,设置在所述第二内齿圈内与所述第二内齿圈同轴,套设在所述第二电机的主轴上;
17、第二行星齿轮,啮合于所述第二内齿圈和所述第二太阳轮;以及
18、第二行星架,包括与所述第二半轴固定连接的第二支架以及连接于所述第二支架的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行星齿轮套设在所述第二转轴上;
19、其中,所述第一内齿圈与所述第二内齿圈对称布置,所述第一太阳轮与所述第二太阳轮对称布置,所述第一行星齿轮与所述第二行星齿轮对称布置。
20、在一个示意性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半轴与所述第二半轴同轴设置;
21、所述第一齿轮传动机构包括:
22、第一内齿圈,且与所述第一半轴同轴设置,且固定设置;
23、第一太阳轮,设置在所述第一内齿圈内与所述第一内齿圈同轴,套设在所述第一电机的主轴上;
24、第一行星齿轮,设置在所述第一太阳轮与所述第一内齿圈之间,啮合于所述第一太阳轮;
25、第二行星齿轮,设置在所述第一太阳轮与所述第一内齿圈之间,啮合于所述第一内齿圈和所述第一行星齿轮;
26、第一行星架,包括与所述第一半轴固定连接的第一支架以及均连接于所述第一支架的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所述第一行星齿轮和所述第二行星齿轮分别套设在所述第一转轴和所述第二转轴上;
27、所述第二齿轮传动机构包括:
28、第二内齿圈,且与所述第二半轴同轴设置,且固定设置;
29、第二太阳轮,设置在所述第二内齿圈内与所述第二内齿圈同轴,套设在所述第二电机的主轴上;
30、第三行星齿轮,设置在所述第二太阳轮与所述第二内齿圈之间,啮合于所述第二太阳轮;
31、第四行星齿轮,设置在所述第二太阳轮与所述第二内齿圈之间,啮合于所述第二内齿圈和所述第三行星齿轮;
32、第二行星架,包括与所述第二半轴固定连接的第二支架以及均连接于所述第二支架的第三转轴和第四转轴,所述第三行星齿轮和所述第四行星齿轮分别套设在所述第三转轴和所述第四转轴上;
33、其中,所述第一内齿圈与所述第二内齿圈对称布置,所述第一太阳轮与所述第二太阳轮对称布置,所述第一行星齿轮与所述第三行星齿轮对称布置,所述第二行星齿轮与所述第四行星齿轮对称布置。
34、在一个示意性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半轴与所述第二半轴同轴设置;
35、所述第一齿轮传动机构包括:
36、第一太阳轮,套设在所述第一电机的主轴上且与所述第一半轴同轴设置;
37、第一内齿圈,设置在所述第一太阳轮背向所述第一电机的一侧,且固定设置;
38、第一行星齿轮,啮合于所述第一太阳轮;
39、第二行星齿轮,啮合于所述第一内齿圈;
40、第一行星架,包括与所述第一半轴固定连接的第一支架以及连接于所述第一支架的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行星齿轮和所述第二行星齿轮套设在所述第一转轴上;
41、所述第二齿轮传动机构包括:
42、第二太阳轮,套设在所述第二电机的主轴上且与所述第二半轴同轴设置;
43、第二内齿圈,设置在所述第二太阳轮背向所述第二电机的一侧,且固定设置;
44、第三行星齿轮,啮合于所述第二太阳轮;
45、第四行星齿轮,啮合于所述第二内齿圈;
46、第二行星架,包括与所述第二半轴固定连接的第二支架以及连接于所述第二支架的第二转轴,所述第三行星齿轮和所述第四行星齿轮套设在所述第二转轴上;
47、其中,所述第一内齿圈与所述第二内齿圈对称布置,所述第一太阳轮与所述第二太阳轮对称布置,所述第一行星齿轮与所述第三行星齿轮对称布置,所述第二行星齿轮与所述第四行星齿轮对称布置。
48、在一个示意性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行星齿轮的外径大于所述第二行星齿轮的外径,所述第三行星齿轮的外径大于所述第四行星齿轮的外径。
49、在一个示意性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半轴与所述第二半轴同轴设置;
50、所述第一齿轮传动机构包括:
51、第一太阳轮,套设在所述第一电机的主轴上且与所述第一半轴同轴设置;
52、第二太阳轮,设置在所述第一太阳轮背向所述第一电机的一侧且与所述第一太阳轮同轴设置,固定设置;
53、第一行星齿轮,啮合于所述第一太阳轮;
54、第二行星齿轮,啮合于所述第二太阳轮;
55、第一行星架,包括与所述第一半轴固定连接的第一支架以及连接于所述第一支架的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行星齿轮和所述第二行星齿轮套设在所述第一转轴上;
56、所述第二齿轮传动机构包括:
57、第三太阳轮,套设在所述第二电机的主轴上且与所述第二半轴同轴设置;
58、第四太阳轮,设置在所述第三太阳轮背向所述第二电机的一侧且与所述第三太阳轮同轴设置,固定设置;
59、第三行星齿轮,啮合于所述第三太阳轮;
60、第四行星齿轮,啮合于所述第四太阳轮;
61、第二行星架,包括与所述第二半轴固定连接的第二支架以及连接于所述第二支架的第二转轴,所述第三行星齿轮和所述第四行星齿轮均套设在所述第二转轴上;
62、其中,所述第一太阳轮与所述第三太阳轮对称布置,所述第二太阳轮与所述第四太阳轮对称布置,所述第一行星齿轮与所述第三行星齿轮对称布置,所述第二行星齿轮与所述第四行星齿轮对称布置。
63、在一个示意性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行星齿轮的外径大于所述第二行星齿轮的外径,所述第三行星齿轮的外径大于所述第四行星齿轮的外径。
64、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中,由于第一齿轮传动机构和第二齿轮传动机构中至少有两个相互对称布置的齿轮的齿数不同,第一齿轮传动机构和第二齿轮传动机构不完全相同,第一齿轮传动机构和第二齿轮传动机构的阶次分离,进而避免了第一齿轮传动机构和第二齿轮传动机构阶次重叠,能明显减小第一齿轮传动机构和第二齿轮传动机构同时工作时的阶次噪音,提升汽车的nvh性能,获得更好的驾乘体验。同时,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可以为功率较低的电机,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同时工作时双电机电驱总成可以输出较大的功率,满足汽车大功率输出的要求。由于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可以分开单独控制,可以根据动力需求来改变单侧或两侧的动力输出,来实现汽车差速、差速锁、矢量控制等功能,控制更为精准。例如,通过分别控制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的转速以及扭矩,就可以实现车轮之间的差速和扭矩的分配,实现汽车直行。
65、本技术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技术而了解。本技术的其他优点可通过在说明书以及附图中所描述的方案来实现和获得。
本文地址:https://www.jishuxx.com/zhuanli/20240718/251780.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uon@163.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下一篇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