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新讯 > 车辆装置的制造及其改造技术 > 一种座椅扶手机构、座椅及车辆的制作方法  >  正文

一种座椅扶手机构、座椅及车辆的制作方法

  • 国知局
  • 2024-08-02 16:48:35

本技术涉及座椅设备,特别涉及一种座椅扶手机构、座椅及车辆。

背景技术:

1、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对汽车座椅的舒适性要求越来越高。随着座椅靠背可调节角度范围增大,乘客坐姿也随之变化。而固定设置的支撑座椅扶手,无法适应不同坐姿时乘客的手臂位置调整需求。

2、目前,具有扶手的座椅分为两种。

3、一种是安装在座椅的坐垫上的大扶手,包覆感强但无法调节扶手支撑面高度,乘客在进出时受大扶手影响,并且,在靠背躺倒时,扶手长度不够,扶手无法对手臂提供有效支撑而影响舒适性。

4、另一种是安装在座椅的靠背上的小扶手,对乘客身体的包覆感有限。当靠背倾斜角度较大时,扶手支撑面会接近竖直,同样无法对手臂提供有效支撑,影响舒适性。

5、因此,如何提高用户的使用舒适性,是本技术领域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座椅扶手机构,以提高用户的使用舒适性。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具有上述座椅扶手机构的座椅及车辆。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座椅扶手机构,包括:

4、固定支架组件,所述固定支架组件包括能够相对于座椅固定的固定支架,所述固定支架具有相对独立的第一位置及第二位置;

5、扶手台面组件,所述扶手台面组件具有扶手台面板,所述扶手台面板具有用于支撑手臂的扶手支撑面,所述扶手台面板具有相对独立的第三位置及第四位置;

6、第一连杆,所述第一连杆的一端与所述固定支架铰接于所述第一位置铰接,所述第一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扶手台面板铰接于所述第三位置;

7、第二连杆,所述第二连杆的一端与所述固定支架铰接于所述第二位置,所述第二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扶手台面板铰接于第四位置;

8、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驱动所述第一连杆相对于所述固定支架转动;在所述第一连杆转动的过程中,所述扶手支撑面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小于预定角度。

9、可选地,上述座椅扶手机构中,所述扶手支撑面与所述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零。

10、可选地,上述座椅扶手机构中,所述扶手台面板具有弧形导向结构;

11、所述第一连杆和/或所述第二连杆具有能够与所述弧形导向结构的滑动配合结构。

12、可选地,上述座椅扶手机构中,所述弧形导向结构为弧形滑槽,所述弧形滑槽的两端具有端面;

13、所述滑动配合结构能够与所述端面限位配合。

14、可选地,上述座椅扶手机构中,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固定支架上,用于安装所述驱动装置的驱动装置安装组件;

15、所述驱动装置通过所述驱动装置安装组件安装于所述固定支架上。

16、可选地,上述座椅扶手机构中,所述驱动装置为电动驱动装置;

17、所述电动驱动装置的驱动端与所述第一连杆的一端连接。

18、可选地,上述座椅扶手机构中,所述驱动装置安装组件包括固定组件;

19、所述固定组件用于将所述电动驱动装置的主体固定于所述固定支架的一侧,所述固定支架上具有贯穿所述固定支架一侧与其另一侧的通孔,所述电动驱动装置的驱动端通过贯穿所述通孔的第一传动轴与所述第一连杆的一端周向定位连接。

20、可选地,上述座椅扶手机构中,还包括用于对所述扶手台面组件提供支撑力的支撑力提供装置;

21、所述支撑力提供装置包括弹簧,所述弹簧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杆连接,所述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固定支架连接;

22、在所述弹簧的恢复力作用下,所述第一连杆具有相对于所述固定支架旋转并抬升所述扶手台面组件的运动趋势。

23、可选地,上述座椅扶手机构中,所述弹簧为板簧;

24、所述固定支架背向所述电动驱动装置的一面具有第一板簧固定座,穿过所述固定支架的通孔的第一传动轴具有第二板簧固定座;

25、所述板簧的内侧端与所述第一板簧固定座固定,所述板簧的外侧端与所述第二板簧固定座固定。

26、可选地,上述座椅扶手机构中,所述扶手台面板的数量为两个且对称设置,所述第一连杆及所述第二连杆设置于两个所述扶手台面板之间;

27、所述扶手台面组件还包括连接两个所述扶手台面板的连接支撑柱。

28、可选地,上述座椅扶手机构中,所述第一连杆具有第一连杆段及第二连杆段,所述第一连杆段与所述第二连杆段呈一定夹角连接;所述第二连杆为直连杆;

29、或,所述第二连杆具有第一连杆段及第二连杆段,所述第一连杆段与所述第二连杆段呈一定夹角连接;所述第一连杆为直连杆。

30、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座椅,所述座椅包括座椅主体及座椅扶手机构,所述座椅扶手机构为如上述任一项所述的座椅扶手机构。

31、可选地,上述座椅中,所述座椅上具有与所述驱动装置通信连接且用于控制所述驱动装置启停的控制开关。

32、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车辆,包括座椅,所述座椅为如上所述的座椅。

33、从上述的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座椅扶手机构,通过固定支架、第一连杆、扶手台面板及第二连杆形成四连杆结构,在固定支架相对于座椅固定的基础上,通过驱动装置驱动第一连杆相对于固定支架转动,必然带动扶手台面板及第二连杆的相对位置改变,进而实现扶手台面板的位置调节。在此调节过程中,可以带动扶手台面组件整体上升及下降,避免座椅扶手阻碍使用者坐于座椅上。尤其适用于应用于车辆上的座椅。并且,在第一连杆转动的过程中,扶手支撑面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小于预定角度,继而使得扶手支撑面能够对用户的手臂提供有效支撑,通过上述设置,能够有效提高用户的舒适性。

3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座椅及车辆,具有与上述座椅扶手机构同样地技术效果,在此不在详细说明。

技术特征:

1.一种座椅扶手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座椅扶手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扶手支撑面与所述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零。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座椅扶手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扶手台面板(204)具有弧形导向结构;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座椅扶手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导向结构为弧形滑槽,所述弧形滑槽的两端具有端面;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座椅扶手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固定支架(221)上,用于安装所述驱动装置(235)的驱动装置安装组件(230);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座椅扶手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235)为电动驱动装置;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座椅扶手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安装组件(230)包括固定组件;

8.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座椅扶手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对所述扶手台面组件(240)提供支撑力的支撑力提供装置;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座椅扶手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212)为板簧;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座椅扶手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扶手台面板(204)的数量为两个且对称设置,所述第一连杆(207)及所述第二连杆(206)设置于两个所述扶手台面板(204)之间;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座椅扶手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杆(207)具有第一连杆段及第二连杆段,所述第一连杆段与所述第二连杆段呈一定夹角连接;所述第二连杆(206)为直连杆;

12.一种座椅,所述座椅包括座椅主体(100)及座椅扶手机构(200),其特征在于,所述座椅扶手机构(200)为如权利要求1-11任一项所述的座椅扶手机构。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座椅上具有与所述驱动装置(235)通信连接且用于控制所述驱动装置(235)启停的控制开关。

14.一种车辆,包括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座椅为如权利要求12或13所述的座椅。

技术总结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座椅扶手机构、座椅及车辆,座椅扶手机构包括:固定支架组件,固定支架组件包括能够相对于座椅固定的固定支架,固定支架具有相对独立的第一位置及第二位置;扶手台面组件,扶手台面组件具有扶手台面板,扶手台面板具有用于支撑手臂的扶手支撑面,扶手台面板具有相对独立的第三位置及第四位置;第一连杆,第一连杆的一端与固定支架铰接于第一位置铰接,第一连杆的另一端与扶手台面板铰接于第三位置;第二连杆,第二连杆的一端与固定支架铰接于第二位置,第二连杆的另一端与扶手台面板铰接于第四位置;驱动装置,驱动装置驱动第一连杆相对于固定支架转动;在第一连杆转动的过程中,扶手支撑面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小于预定角度。技术研发人员:赵宇辉,徐俊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湖北中航精机科技有限公司技术研发日:20231110技术公布日:2024/7/11

本文地址:https://www.jishuxx.com/zhuanli/20240718/252602.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uon@163.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