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新讯 > 车辆装置的制造及其改造技术 > 用于车辆的电动压缩机和包括该电动压缩机的热交换模块的制作方法  >  正文

用于车辆的电动压缩机和包括该电动压缩机的热交换模块的制作方法

  • 国知局
  • 2024-08-02 17:06:22

本公开涉及设置在环境友好型车辆中的热交换模块,并且更具体地,涉及具有改进的冷却效率的车辆电动压缩机和包括该车辆电动压缩机的热交换模块。

背景技术:

1、日益增加的趋势是,电动车辆等由于燃烧发动机车辆的环境问题而作为环境友好型车辆供应。然而,常规燃烧发动机车辆的乘客隔室可以通过燃烧发动机车辆的发动机的废热来加热,因此,可以方便地进行单独加热。

2、最近,与燃烧发动机车辆相比,考虑到环境,已经发布了各种环境友好型车辆。例如,电动车辆(ev)的研究和开发正在大力进行,因为电动车辆是可以解决由汽车引起的空气污染问题和能源问题的最有可能的替代方案。

3、电动车辆分为构造成通过由化学变化产生的电而驱动的燃料电池供电车辆以及构造成通过电池的电力或者通过驱动ac或dc马达来获得电的二次电池或蓄电池供电车辆,并且还可以包括构造成通过上面未描述的方法来获得电力的另一类型的车辆。

4、在电动车辆中,如果向车辆的驱动部分供应电,则会产生大量的热。另外,在电动车辆中,如果发生热产生,则电阻与热产生一起增加,由此继续热排出,并且充电效率和放电效率降低,同时电动车辆的寿命减少。因此,安装有冷却剂循环回路以适当地冷却热。

5、另外,在电动车辆的内部,以与常规燃烧车辆的方式类似的方式安装有用于冷却和加热乘客隔室的制冷剂循环回路以及用于内部空气的通风的空气循环回路等。

6、因此,在电动车辆中,安装有可以分配和控制空气循环回路和制冷剂循环回路等中以及上面所描述的电池的冷却剂循环回路中的流体流的各种类型的阀装置。

7、同时,由于车辆电气化,存在对关于电气设备比如高压电池、马达等以及车辆的内部空间的热管理的新需求。也就是说,在电动车辆的情况下,对用于内部空间、电池和电气设备的空气调节的需求分别都是不同的,并且需要能够独立地解决上述每一者并且允许对空气调节的不同需求中的有效配合的技术,以便最大限度地减少能量。

8、用于电气部件的冷却系统由其中电气设备、致动器、hsg(混合动力启动发电机)等借助于冷却剂来冷却的结构形成,并且在寒冷天气条件下,用于电气部件的冷却系统构造成通过允许冷却剂通过旁通回路绕过散热器并且同时允许冷却剂通过电池使用pe部件(电力电子器件)的废热来增加电池的温度。

9、环境友好型车辆的电子冷却系统必须满足各种目的比如加热、冷却和从多个热交换部件中提取废热。

10、然而,可能出现问题,比如由于车辆的内部布局的限制而导致的每个部件的布置的限制、设计软管路线和路线连接的难度增加、将每个部件和软管安装和连接至车辆需要多次空气运输以及由于复杂的路线而导致冷却剂侧的阻力增加从而导致在水泵中产生高负载。

11、另外,出现了由于逆变器模块的温度增加而导致冷却变得困难的问题,因为电动压缩机的外围温度在电动压缩机、热交换器、制冷剂以及制冷剂和冷却剂的流动路径的模块化结构中是高的。

12、当逆变器模块的温度增加时,电路部件的各种应用可能损坏或发生故障,这可能导致电动压缩机中的错误。因此,需要用于逆变器模块的稳定冷却的措施。

技术实现思路

1、技术问题

2、本实施方式提供了车辆电动压缩机和包括该车辆电动压缩机的热交换模块,该车辆电动压缩机和热交换模块可以通过借助于下述方式的逆变器模块的稳定冷却来保持操作安全性:将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基于壁部分分开以便改进布局并且通过将控制单元与电动压缩机分开来改进布置结构使得可以通过与低温制冷机的表面接触来执行冷却。

3、技术方案

4、一个实施方式是一种热交换模块,该热交换模块包括:热交换部件;歧管,该歧管构造成向在热交换部件之间移动的流体提供流动路径;以及支架和电动压缩机,支架允许歧管和热交换部件安装在支架上,并且电动压缩机可以包括:压缩单元,该压缩单元构造成压缩制冷剂;马达单元,该马达单元构造成提供驱动力;以及控制单元,在该控制单元上安装有各种电路部件以便控制马达单元,并且控制单元可以与压缩单元和马达单元分开安装。

5、在热交换部件中,电动压缩机的压缩单元和马达单元可以设置在支架的一侧,并且控制单元可以设置在支架的另一侧。

6、热交换部件可以包括:第一部件,该第一部件设置在支架的同一侧,并且包括压缩单元、马达单元、构造成与从电动压缩机排出的制冷剂进行热交换的水冷凝器以及储蓄器;以及第二部件,该第二部件设置在支架的与控制单元相同的一侧。

7、控制单元可以是通过线束h电连接至电动压缩机的逆变器模块。

8、第二部件可以包括:第一制冷机,该第一制冷机构造成允许用于冷却设置在环境友好型车辆中的电池模块的流体流动通过第一制冷机;以及第二制冷机,该第二制冷机构造成允许用于冷却环境友好型车辆的乘客隔室的流体流动通过第二制冷机。

9、在控制单元中,可以通过与传递至第一制冷机或第二制冷机的流体的热传递来执行冷却。

10、控制单元可以保持与第一制冷机的外侧表面在水平方向上进行表面接触的状态。

11、控制单元可以保持分别与第一制冷机和第二制冷机的外侧表面在水平方向上进行表面接触的状态。

12、在控制单元与第一制冷机的外侧表面之间,可以插置有热传递构件。

13、控制单元可以保持分别与第一制冷机和第二制冷机的外侧表面在纵向方向上进行表面接触的状态。

14、热交换部件中的至少一些热交换部件可以安装在歧管上,以与歧管的流动路径直接连通,并且其余的热交换部件中的至少一些热交换部件可以安装在支架的底部部分上,以通过软管流体连接至歧管的流动路径。

15、支架可以包括:底部部分,该底部部分形成底部;以及壁部分,该壁部分从底部部分向上延伸并且形成壁,并且热交换部件可以分别分开地设置在基于壁部分的前侧和后侧,并且电动压缩机可以设置在底部部分中,并且第二部件可以设置在壁部分中。

16、歧管可以包括:第一歧管,该第一歧管具有板形状,并且在该第一歧管中形成有第一流动路径;以及第二歧管,该第二歧管具有板形状,并且在该第二歧管中形成有第二流动路径,并且第一歧管可以联接至壁部分的前表面,并且第二歧管可以联接至壁部分的后表面。

17、设置在基于壁部分的前侧的部件中的至少一些部件可以安装在第一歧管上,并且设置在基于壁部分的后侧的部件中的至少一些部件、包括第一制冷机和第二制冷机可以安装在第二歧管上。

18、在热交换部件中,水冷凝器、储蓄器和电动压缩机可以设置在基于壁部分的前侧,并且第一制冷机和第二制冷机可以设置在基于壁部分的后侧。

19、水冷凝器和储蓄器可以直接安装在第一歧管上,电动压缩机可以直接安装在支架的底部部分上,并且第一制冷机和第二制冷机可以直接安装在第二歧管上。

20、在第一歧管中,可以设置有与第一流动路径连通并且从第一歧管的后表面略微向后突出的至少一个或更多个第一端口,并且在壁部分和第二歧管中,可以分别形成有穿过壁部分和第二歧管的贯通结构,使得第一端口是可穿透的。

21、在第二歧管中,可以形成有与第二流动路径连通并且从第二歧管的后表面略微向后突出的至少一个或更多个第二端口,并且在壁部分和第一歧管中,可以分别形成有穿过壁部分和第二歧管的贯通结构,使得第二端口是可穿透的。

22、在第一歧管中,可以设置有构造成将制冷剂或冷却剂从外部引入到第一歧管中的至少一个或更多个第一入口以及构造成将制冷剂或冷却剂排出至外部的至少一个或更多个第一出口,在第二歧管中,可以设置有构造成将制冷剂或冷却剂从外部引入到第二歧管中的至少一个或更多个第二入口以及构造成将制冷剂或冷却剂排出至外部的至少一个或更多个第二出口,第一入口和第一出口可以分别定位在第一歧管的上部部分中,并且第二入口和第二出口可以定位在第二歧管的上部部分中。

23、热交换模块还可以包括:外壳,该外壳构造成覆盖上部部分,并且在外壳中,可以形成有连接器开口以允许设置在控制单元中的低压连接器和高压连接器暴露于外壳的外部。

24、在外壳中,可以形成有歧管开口以便允许第一歧管和第二歧管的上部部分向外突出。

25、另一实施方式是一种电动压缩机,该电动压缩机包括:支架,该支架由底部部分和壁部分形成;以及压缩机,该压缩机设置在基于壁部分的一侧,并且构造成在高温和高压下压缩制冷剂,其中,压缩机包括构造成压缩制冷剂的压缩单元、构造成提供驱动力的马达单元以及控制单元,在该控制单元上安装有各种电路部件以便控制马达单元,并且控制单元可以允许冷却由热交换模块的与压缩单元和马达单元分开安装的至少一个热交换部件来执行。

26、控制单元可以与热交换部件的外侧表面紧密接触,使得在控制单元与热交换部件之间执行热交换,并且热交换部件可以包括:歧管,该歧管构造成向在热交换部件之间移动的流体提供流动路径;以及支架,该支架设置成允许歧管和热交换部件安装在支架上。

27、热交换部件可以是制冷剂在其中流动的热交换器。

28、热交换部件可以是冷却剂在其中流动的热交换器。

29、有益效果

30、本实施方式可以通过下述方式来便于稳定冷却:将构造成用高热源的工作流体操作的第一部件和构造成用相对较低的热源的工作流体操作的第二部件在布置中彼此分开,并且将控制单元与第一部件分开并将控制单元组合成与第二部件紧密接触。

31、同时,本实施方式可以便于电动压缩机的稳定操作和控制,因为形成控制单元的电路部件和开关部件可以在不暴露于高温环境的情况下操作,由此提高安全性,并且防止由于损坏而导致的故障。

32、本实施方式可以通过将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基于壁部分在布置中分开并且将部件与外壳结合来改进布局,由此操作者可以更方便地安装压缩机。

本文地址:https://www.jishuxx.com/zhuanli/20240718/254140.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uon@163.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