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新讯 > 航空航天装置制造技术 > 一种仿生蝴蝶扑翼飞行器的制作方法  >  正文

一种仿生蝴蝶扑翼飞行器的制作方法

  • 国知局
  • 2024-08-01 05:47:35

本技术涉及飞行器,特别是涉及一种仿生蝴蝶扑翼飞行器。

背景技术:

1、自然界中鸟类,昆虫凭借不断的进化过程,演化出了能在空中自由飞行的身体结构。在扑翼飞行器领域,人类通过不断借鉴自然界中的动物的身体结构,研制出了不同形状的扑翼飞行器(例如仿蝴蝶扑翼飞行器)。由于扑翼飞行器具有高度的机动性、隐蔽性和灵活性,在国防领域和民用方面都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2、专利号为202011391417.7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仿生蝴蝶扑翼飞行器,其由右翼板、传动机构组件、左翼板和仿生尾翼组成,右翼板和左翼板关于机身中轴线对称,其中,右翼板由右薄膜、右骨架和右摇杆组成,右薄膜粘接于右骨架上表面,并且右薄膜的外形为蝴蝶翅膀形,当传动组件驱动右摇杆进行摆动是,右薄膜跟随着右骨架进行摆动,但是上述专利中的右薄膜是采用整块粘接于右骨架上,在扑翼飞行器上扑时受到的阻力较大,产生的升力较差,不利于扑翼飞行器的稳定飞行。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仿生蝴蝶扑翼飞行器。

2、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仿生蝴蝶扑翼飞行器,包括:

3、机身;

4、机翼,所述机翼包括以所述机身的中轴线对称设于所述机身两侧的第一飞翼和第二飞翼;其中,所述第一飞翼和所述第二飞翼均包括飞翼连接件、前骨架和后骨架,所述飞翼连接件可摆动地设于所述机身的外侧,所述前骨架和所述后骨架均与所述飞翼连接件连接,所述前骨架位于所述后骨架的前方,且所述前骨架和所述后骨架上分别粘接有前薄膜和后薄膜,所述前薄膜与所述后薄膜之间叠加形成有的叠加区域;

5、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安装在所述机身上,所述驱动机构配置为驱动所述飞翼连接件摆动,以带动所述机翼上下扑动。

6、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叠加区域划分为第一叠加区域和第二叠加区域,所述第一叠加区域靠近所述飞翼连接件,位于所述第一叠加区域内的所述前薄膜与所述后薄膜相粘接,位于所述第二叠加区域内的所述前薄膜与所述后薄膜未粘接。

7、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飞翼连接件包括连接件本体以及多个呈扇形分布的柱体,所述连接件本体靠近所述机身的一端与所述驱动机构连接,所述柱体固定在所述连接件本体上,且每个所述柱体上均开设有用于与所述前骨架和所述后骨架相固定的固定孔。

8、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前骨架包括第一骨架条、第二骨架条以及第三骨架条,所述第一骨架条和所述第二骨架条均沿远离机身的方向延伸,所述第一骨架条和所述第二骨架条靠近所述机身的一端分别插接至相邻两个柱体的固定孔内,所述第一骨架条位于所述第二骨架条的前方,沿所述第一骨架的延伸方向依次间隔分布有多根所述第三骨架条,所述第三骨架条与所述第一骨架条和第二骨架条连接,所述前薄膜与所述第一骨架条、所述第二骨架条以及所述第三骨架条粘接。

9、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后骨架包括第四骨架条,所述第四骨架条的两端分别插接至相邻两个所述柱体的固定孔内,以围成第二扑翼区域,所述后薄膜与所述第四骨架条粘接,并覆盖所述第二扑翼区域。

10、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驱动机构包括以所述机身的中轴线对称设置的第一舵机和第二舵机,所述第一舵机和所述第二舵机固定在所述机身上,且所述第一舵机的动力输出端与所述第一飞翼的翅翼连接件靠近所述机身的一端相连,所述第二舵机的动力输出端与所述第二飞翼的翅翼连接件靠近所述机身的一端相连。

11、在一种实施方式中,还包括舵机座,所述舵机座内嵌在所述机身上,且所述舵机座上开设有与所述机身的中轴线对称的第一安装位和第二安装位,所述第一舵机和所述第二舵机分别固定在所述第一安装位和所述第二安装位内。

12、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机身上开设有长条腔以及用于固定所述舵机座的固定腔,所述长条腔沿所述机身的中轴线方向开设,并位于所述固定腔的后方,且所述长条腔内设有连接条,所述连接条的一端伸入所述固定腔与所述舵机座连接。

13、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在于:

14、将第一飞翼和第二飞翼均采用前骨架和后骨架组成,之后分别在前骨架和后骨架上粘接前薄膜和后薄膜,并且前薄膜与后薄膜之间叠加形成有叠加区域,以使得飞翼连接件被驱动机构驱动向下摆动的过程中,位于叠加区域的前薄膜和后薄膜的部分受到向下的压力而相配合对叠加区域闭合,使得仿生蝴蝶扑翼飞行器的升力可以得到提升,而当飞翼连接件被驱动向上摆动的过程中,位于叠加区域的前薄膜和后薄膜的部分受到向上的作用力而打开,使得阻力从叠加区域穿过,有效地减少机翼上扑过程中受到的阻力,提供了仿生蝴蝶扑翼飞行器的气动性能。

技术特征:

1.一种仿生蝴蝶扑翼飞行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仿生蝴蝶扑翼飞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叠加区域划分为第一叠加区域和第二叠加区域,所述第一叠加区域靠近所述飞翼连接件,位于所述第一叠加区域内的所述前薄膜与所述后薄膜相粘接,位于所述第二叠加区域内的所述前薄膜与所述后薄膜未粘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仿生蝴蝶扑翼飞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飞翼连接件包括连接件本体以及多个呈扇形分布的柱体,所述连接件本体靠近所述机身的一端与所述驱动机构连接,所述柱体固定在所述连接件本体上,且每个所述柱体上均开设有用于与所述前骨架和所述后骨架相固定的固定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仿生蝴蝶扑翼飞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前骨架包括第一骨架条、第二骨架条以及第三骨架条,所述第一骨架条和所述第二骨架条均沿远离机身的方向延伸,所述第一骨架条和所述第二骨架条靠近所述机身的一端分别插接至相邻两个柱体的固定孔内,所述第一骨架条位于所述第二骨架条的前方,沿所述第一骨架的延伸方向依次间隔分布有多根所述第三骨架条,所述第三骨架条与所述第一骨架条和第二骨架条连接,所述前薄膜与所述第一骨架条、所述第二骨架条以及所述第三骨架条粘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仿生蝴蝶扑翼飞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后骨架包括第四骨架条,所述第四骨架条的两端分别插接至相邻两个所述柱体的固定孔内,以围成第二扑翼区域,所述后薄膜与所述第四骨架条粘接,并覆盖所述第二扑翼区域。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仿生蝴蝶扑翼飞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包括以所述机身的中轴线对称设置的第一舵机和第二舵机,所述第一舵机和所述第二舵机固定在所述机身上,且所述第一舵机的动力输出端与所述第一飞翼的翅翼连接件靠近所述机身的一端相连,所述第二舵机的动力输出端与所述第二飞翼的翅翼连接件靠近所述机身的一端相连。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仿生蝴蝶扑翼飞行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舵机座,所述舵机座内嵌在所述机身上,且所述舵机座上开设有与所述机身的中轴线对称的第一安装位和第二安装位,所述第一舵机和所述第二舵机分别固定在所述第一安装位和所述第二安装位内。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仿生蝴蝶扑翼飞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机身上开设有长条腔以及用于固定所述舵机座的固定腔,所述长条腔沿所述机身的中轴线方向开设,并位于所述固定腔的后方,且所述长条腔内设有连接条,所述连接条的一端伸入所述固定腔与所述舵机座连接。

技术总结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仿生蝴蝶扑翼飞行器,包括机身、机翼以及驱动机构,机翼包括以机身的中轴线对称设于机身两侧的第一飞翼和第二飞翼;第一飞翼和第二飞翼均包括飞翼连接件、前骨架和后骨架,飞翼连接件可摆动地设于机身的外侧,前骨架和后骨架均与飞翼连接件连接,前骨架位于后骨架的前方,且前骨架和后骨架上分别粘接有前薄膜和后薄膜,前薄膜与后薄膜之间叠加形成有的叠加区域;驱动机构安装在机身上。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通过前薄膜与后薄膜之间叠加形成有叠加区域,以使得飞翼连接件被驱动机构驱动摆动的过程中,位于叠加区域的前薄膜和后薄膜的部分受到压力而相配合对叠加区域闭合或打开,使得仿生蝴蝶扑翼飞行器的升力可以得到提升。技术研发人员:黄缨淇,苏良,李康宝,张通,杨小牛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东粤港澳大湾区黄埔材料研究院技术研发日:20231024技术公布日:2024/6/2

本文地址:https://www.jishuxx.com/zhuanli/20240722/221449.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uon@163.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