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新讯 > 航空航天装置制造技术 > 一种地理测绘用无人机减震支架的制作方法  >  正文

一种地理测绘用无人机减震支架的制作方法

  • 国知局
  • 2024-08-01 06:05:19

本技术涉及无人机,具体来说,涉及一种地理测绘用无人机减震支架。

背景技术:

1、无人驾驶飞机简称无人机,是利用无线电遥控设备和自备的程序控制装置操纵的飞机,无人机是无人驾驶飞行器的统称,与一般人工驾驶飞机相比,无人机具有体积小、造价低、使用方便、对作战环境要求低、战场生存能力较强等优点,因此无人机被经常使用与地理勘测、地理测绘等方面。

2、但是由于无人机在进行地理测绘时处于室外作业,在起飞与降落时容易出现因地面不平导致起飞与降落时容易受到冲击的情况,导致无人机损坏,因此在无人机室外作业时需要使用减震支架进行辅助使用。

3、而现有技术中的减震支架通常使用弹簧等弹性件对无人机的降落进行减震,但是由于弹性件形变会产生势能,当无人机产生的冲击力较大时,会导致弹性件过度回弹,在弹性件进行回弹时会导致无人机弹起,容易造成无人机损坏的问题。

4、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地理测绘用无人机减震支架,以克服现有相关技术所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

2、为此,本实用新型采用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3、一种地理测绘用无人机减震支架,包括承托底座,所述承托底座的边角处均设置有连接导管,所述连接导管的一端设置有滑动减震杆,所述连接导管包括直管部与弯管部,所述直管部与所述承托底座相连接,所述直管部的上端设置有泄压机构。

4、进一步的,所述滑动减震杆包括位于所述弯管部远离所述直管部一端的支撑腿,所述支撑腿上端设置有刚性链条,且所述刚性链条的外表面套设有若干与所述连接导管内壁相密封连接的密封圆块。

5、进一步的,所述泄压机构包括位于所述直管部上端的分流筒,所述分流筒的内部设置有密封球,所述分流筒的筒壁开设有泄气孔。

6、进一步的,所述分流筒的内部底端设置有限位环,且所述分流筒的内部位于所述限位环的上端设置有连接胶圈。

7、进一步的,所述泄气孔与所述分流筒内壁顶端的距离大于所述密封球的最大直径。

8、进一步的,所述支撑腿的外侧设置有与所述弯管部连接的支撑弹簧,所述支撑腿的底部设置有限位板。

9、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地理测绘用无人机减震支架,有益效果如下:

10、1、本实用新型通过冲击力使承托底座向下移动进而使滑动减震杆向连接导管的内部滑动,通过支撑腿的设置推动刚性链条在连接导管的内部移动,进而通过密封圆块压缩连接导管内部的空气,达到吸收冲击力的效果。

11、2、当产生的冲击力较大时,空气被压缩的程度变大,进而通过气压将密封球顶起,使其处于分流筒的上端,此时空气会通过泄气孔排出,从而使连接导管的内部的气压降低,进而通过将压缩空气泄出达到释放冲击力的效果,达到保护无人机的目的。

技术特征:

1.一种地理测绘用无人机减震支架,包括承托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承托底座(1)的边角处均设置有连接导管(2),所述连接导管(2)的一端设置有滑动减震杆(3),所述连接导管(2)包括直管部(4)与弯管部(5),所述直管部(4)与所述承托底座(1)相连接,所述直管部(4)的上端设置有泄压机构(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理测绘用无人机减震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减震杆(3)包括位于所述弯管部(5)远离所述直管部(4)一端的支撑腿(7),所述支撑腿(7)上端设置有刚性链条(8),且所述刚性链条(8)的外表面套设有若干与所述连接导管(2)内壁相密封连接的密封圆块(9)。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地理测绘用无人机减震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泄压机构(6)包括位于所述直管部(4)上端的分流筒(10),所述分流筒(10)的内部设置有密封球(11),所述分流筒(10)的筒壁开设有泄气孔(1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地理测绘用无人机减震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流筒(10)的内部底端设置有限位环(13),且所述分流筒(10)的内部位于所述限位环(13)的上端设置有连接胶圈(14)。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地理测绘用无人机减震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泄气孔(12)与所述分流筒(10)内壁顶端的距离大于所述密封球(11)的最大直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地理测绘用无人机减震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腿(7)的外侧设置有与所述弯管部(5)连接的支撑弹簧(15),所述支撑腿(7)的底部设置有限位板(16)。

技术总结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地理测绘用无人机减震支架,包括承托底座,所述承托底座的边角处均设置有连接导管,所述连接导管的一端设置有滑动减震杆,所述连接导管包括直管部与弯管部,所述直管部与所述承托底座相连接,所述直管部的上端设置有泄压机构。有益效果:本技术通过冲击力使承托底座向下移动进而使滑动减震杆向连接导管的内部滑动,通过支撑腿的设置推动刚性链条在连接导管的内部移动,进而通过密封圆块压缩连接导管内部的空气,达到吸收冲击力的效果。技术研发人员:陈智光,林杭超,陈琳琳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禾安晟(福建)工程顾问有限公司技术研发日:20231214技术公布日:2024/6/26

本文地址:https://www.jishuxx.com/zhuanli/20240722/222703.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uon@163.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