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车体全地形车的阻尼减震器布置结构的制作方法
- 国知局
- 2024-08-01 07:45:26
本技术属于工程车辆,涉及一种双车体全地形车的阻尼减震器布置结构。
背景技术:
1、双车体全地形车的主要特点是接地压力低,松软地面通过性强。具有代表意义的车型主要有瑞典的bv206、俄罗斯的勇士、芬兰的na-140、新加坡jm-6等。虽然这些车型都采用双箱铰接式底盘,全自动液力机械变速箱,扭杆式独立悬挂结构,但和坦克不同,并没有采用履带车辆特有的转向方式,而是采用了“轮式车辆的传动-履带车辆的行走-铰接车辆的转向”方式,通过两节车厢之间的液压缸伸缩来实现车辆转向。而在其履带梁上,往往安装扭力弹簧后再连接至一个拐臂将履带梁与支重轮连接,此种双车体全地形车用于沼泽、雪地、山林、湖泊等恶劣的地形时,行驶冲击负载大,履带前两组支重轮承受了大部分冲击载荷,易导致扭力弹簧冲击破坏。因此,亟需提供一种可在双车体全地形车的支重轮处进行阻尼减震器布置结构,用于抗击冲击力,防止履带前两个扭力弹簧遭受冲击后被破坏。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双车体全地形车的阻尼减震器布置结构。
2、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
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双车体全地形车的阻尼减震器布置结构,包括左前第一组阻尼减震器、左前第二组阻尼减震器、右前第一组阻尼减震器、右前第二组阻尼减震器、左后第一组阻尼减震器、左后第二组阻尼减震器、右后第一组阻尼减震器以及右后第二组阻尼减震器;双车体全地形车的每一条履带均设有两组阻尼减震装置,左前第一组阻尼减震器与左前第二组阻尼减震器安装于前车体左侧履带梁上,右前第一组阻尼减震器与右前第二组阻尼减震器安装于前车体右侧履带梁上,左后第一组阻尼减震器与左后第二组阻尼减震器安装于后车体左侧履带梁上,右后第一组阻尼减震器以及右后第二组阻尼减震器安装于后车体右侧履带梁上;所述左前第一组阻尼减震器、右前第一组阻尼减震器、左后第一组阻尼减震器以及右后第一组阻尼减震器均安装于其所属履带梁上的第一组支重轮处,左前第二组阻尼减震器、右前第二组阻尼减震器、左后第二组阻尼减震器以及右后第二组阻尼减震器均安装于其所属履带梁上的第二组支重轮处。
4、进一步的,所述左前第一组阻尼减震器、左前第二组阻尼减震器、右前第一组阻尼减震器、右前第二组阻尼减震器、左后第一组阻尼减震器、左后第二组阻尼减震器、右后第一组阻尼减震器以及右后第二组阻尼减震器均包括左侧阻尼减震体与右侧阻尼减震体,所述左侧阻尼减震体与右侧阻尼减震体并列布置于对应履带梁的两侧,所述左侧阻尼减震体与右侧阻尼减震体的上端连接车架,下端连接于对应的履带梁上。
5、进一步的,所述左前第一组阻尼减震器、左前第二组阻尼减震器、右前第一组阻尼减震器、右前第二组阻尼减震器、左后第一组阻尼减震器、左后第二组阻尼减震器、右后第一组阻尼减震器以及右后第二组阻尼减震器均还包括第一安装支架以及下销轴,所述第一安装支架与下销轴均为两个,所述两个第一安装支架的下端分别固定于履带梁两侧的拐臂上,上端各通过一个下销轴分别与履带梁两侧对应的右侧阻尼减震体以及左侧阻尼减震体连接。
6、进一步的,所述左前第一组阻尼减震器、左前第二组阻尼减震器、右前第一组阻尼减震器、右前第二组阻尼减震器、左后第一组阻尼减震器、左后第二组阻尼减震器、右后第一组阻尼减震器以及右后第二组阻尼减震器均还包括第二安装支架以及上销轴,所述第二安装支架下端固定于履带梁上,上销轴依次穿过右侧阻尼减震体上端、第二安装支架上端以及左侧阻尼减震体上端,将右侧阻尼减震体、第二安装支架上端以及左侧阻尼减震体连为一体。
7、进一步的,所述左前第一组阻尼减震器、左前第二组阻尼减震器、右前第一组阻尼减震器、右前第二组阻尼减震器、左后第一组阻尼减震器、左后第二组阻尼减震器、右后第一组阻尼减震器以及右后第二组阻尼减震器均还包括两个第一锁紧螺母,所述两个第一锁紧螺母分别从外侧旋紧于下销轴将右侧阻尼减震体以及左侧阻尼减震体的下端分别固定于第一安装支架上。
8、进一步的,所述左前第一组阻尼减震器、左前第二组阻尼减震器、右前第一组阻尼减震器、右前第二组阻尼减震器、左后第一组阻尼减震器、左后第二组阻尼减震器、右后第一组阻尼减震器以及右后第二组阻尼减震器均还包括一个第二锁紧螺母与第一垫片,所述第二锁紧螺母与第一垫片配合将左侧阻尼减震体的上端通过上销轴固定于第二安装支架的上端。
9、进一步的,所述左前第一组阻尼减震器、左前第二组阻尼减震器、右前第一组阻尼减震器、右前第二组阻尼减震器、左后第一组阻尼减震器、左后第二组阻尼减震器、右后第一组阻尼减震器以及右后第二组阻尼减震器均还包括一个第三锁紧螺母与第二垫片,所述第三锁紧螺母与第二垫片配合将右侧阻尼减震体的上端通过上销轴固定于第二安装支架的上端。
10、进一步的,所述左前第一组阻尼减震器、左前第二组阻尼减震器、右前第一组阻尼减震器、右前第二组阻尼减震器、左后第一组阻尼减震器、左后第二组阻尼减震器、右后第一组阻尼减震器以及右后第二组阻尼减震器均还包括一个螺栓,所述螺栓穿过所述第二安装支架的下端,将第二安装支架的下端固定于履带梁上。
11、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双车体全地形车在行驶时,支重轮受到地面的冲击,产生上下震动,履带纵梁上的扭力弹簧承担了来自地面的震动,当车辆在越野路面或起伏路面行驶时,因履带梁前两组支重轮冲击较大,可能导致履带前两个扭力弹簧冲击破坏,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施,将阻尼减震器分别布置于双车体全地形车的四条履带的第一组与第二组支重轮处,在连接扭力弹簧与支重轮的拐臂上进行安装,有效的降低了来自地面的冲击,避免了前两个扭力弹簧冲击破坏,大大提升了双车体全地形车在复杂地形上行驶时的通过性。
技术特征:1.一种双车体全地形车的阻尼减震器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左前第一组阻尼减震器、左前第二组阻尼减震器、右前第一组阻尼减震器、右前第二组阻尼减震器、左后第一组阻尼减震器、左后第二组阻尼减震器、右后第一组阻尼减震器以及右后第二组阻尼减震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车体全地形车的阻尼减震器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前第一组阻尼减震器、左前第二组阻尼减震器、右前第一组阻尼减震器、右前第二组阻尼减震器、左后第一组阻尼减震器、左后第二组阻尼减震器、右后第一组阻尼减震器以及右后第二组阻尼减震器均包括左侧阻尼减震体与右侧阻尼减震体,所述左侧阻尼减震体与右侧阻尼减震体并列布置于对应履带梁的两侧,所述左侧阻尼减震体与右侧阻尼减震体的上端连接车架,下端连接于对应的履带梁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车体全地形车的阻尼减震器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前第一组阻尼减震器、左前第二组阻尼减震器、右前第一组阻尼减震器、右前第二组阻尼减震器、左后第一组阻尼减震器、左后第二组阻尼减震器、右后第一组阻尼减震器以及右后第二组阻尼减震器均还包括第一安装支架以及下销轴,所述第一安装支架与下销轴均为两个,所述两个第一安装支架的下端分别固定于履带梁两侧的拐臂上,上端各通过一个下销轴分别与履带梁两侧对应的右侧阻尼减震体以及左侧阻尼减震体连接。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车体全地形车的阻尼减震器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前第一组阻尼减震器、左前第二组阻尼减震器、右前第一组阻尼减震器、右前第二组阻尼减震器、左后第一组阻尼减震器、左后第二组阻尼减震器、右后第一组阻尼减震器以及右后第二组阻尼减震器均还包括第二安装支架以及上销轴,所述第二安装支架下端固定于履带梁上,上销轴依次穿过右侧阻尼减震体上端、第二安装支架上端以及左侧阻尼减震体上端,将右侧阻尼减震体、第二安装支架上端以及左侧阻尼减震体连为一体。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车体全地形车的阻尼减震器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前第一组阻尼减震器、左前第二组阻尼减震器、右前第一组阻尼减震器、右前第二组阻尼减震器、左后第一组阻尼减震器、左后第二组阻尼减震器、右后第一组阻尼减震器以及右后第二组阻尼减震器均还包括两个第一锁紧螺母,所述两个第一锁紧螺母分别从外侧旋紧于下销轴将右侧阻尼减震体以及左侧阻尼减震体的下端分别固定于第一安装支架上。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双车体全地形车的阻尼减震器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前第一组阻尼减震器、左前第二组阻尼减震器、右前第一组阻尼减震器、右前第二组阻尼减震器、左后第一组阻尼减震器、左后第二组阻尼减震器、右后第一组阻尼减震器以及右后第二组阻尼减震器均还包括一个第二锁紧螺母与第一垫片,所述第二锁紧螺母与第一垫片配合将左侧阻尼减震体的上端通过上销轴固定于第二安装支架的上端。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双车体全地形车的阻尼减震器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前第一组阻尼减震器、左前第二组阻尼减震器、右前第一组阻尼减震器、右前第二组阻尼减震器、左后第一组阻尼减震器、左后第二组阻尼减震器、右后第一组阻尼减震器以及右后第二组阻尼减震器均还包括一个第三锁紧螺母与第二垫片,所述第三锁紧螺母与第二垫片配合将右侧阻尼减震体的上端通过上销轴固定于第二安装支架的上端。
8.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双车体全地形车的阻尼减震器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前第一组阻尼减震器、左前第二组阻尼减震器、右前第一组阻尼减震器、右前第二组阻尼减震器、左后第一组阻尼减震器、左后第二组阻尼减震器、右后第一组阻尼减震器以及右后第二组阻尼减震器均还包括一个螺栓,所述螺栓穿过所述第二安装支架的下端,将第二安装支架的下端固定于履带梁上。
技术总结一种双车体全地形车的阻尼减震器布置结构,包括左前第一组阻尼减震器、左前第二组阻尼减震器、右前第一组阻尼减震器、右前第二组阻尼减震器、左后第一组阻尼减震器、左后第二组阻尼减震器、右后第一组阻尼减震器以及右后第二组阻尼减震器,通过本技术的实施,将阻尼减震器分别布置于双车体全地形车的四条履带的第一组与第二组支重轮处,在连接扭力弹簧与支重轮的拐臂上进行安装,有效的降低了来自地面的冲击,避免了前两个扭力弹簧冲击破坏,大大提升了双车体全地形车在复杂地形上行驶时的通过性。技术研发人员:杨强,班顶顺,肖伟伟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贵州詹阳动力重工有限公司技术研发日:20231208技术公布日:2024/6/26本文地址:https://www.jishuxx.com/zhuanli/20240722/228846.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uon@163.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下一篇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