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提高产品定型能力的结构的制作方法
- 国知局
- 2024-08-01 04:07:37
本技术涉及注塑模具,具体为一种提高产品定型能力的结构。
背景技术:
1、注塑机又名注射成型机或注射机。它是将热塑性塑料或热固性塑料利用塑料成型模具制成各种形状的塑料制品的主要成型设备。分为立式、卧式、全电式。注塑机能加热塑料,对熔融塑料施加高压,使其射出而充满模具型腔。
2、然而,利用注塑机生产一些器皿产品时,由于有些器皿产品的壁厚较薄,在注塑定型时,器皿定型能力不够,导致器皿容易发生变形和扭曲,从而降低了产品的生产质量,增加了生产成本,同时还会影响产品的生产效率。例如《黄岸,王齐龙,周洪福等.基于moldex3d的薄壁复杂零件的注塑优化[j].中国塑料,2023,37(06):59-65.doi:10.19491/j.issn.1001-9278.2023.06.009.》中提到的在薄壁状的塑料产品进行注塑时,薄壁产品由于壁厚薄,注塑过程中可能会产生较高的内应力。这些内应力可能由于熔体注入速度过快、有闲气、冷却不均匀等原因导致,进而导致产品在成型后出现变形。鉴于此,我们提出一种提高产品定型能力的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弥补以上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提高产品定型能力的结构。
2、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3、一种提高产品定型能力的结构,包括用于为薄壁状产品注塑成型的上模和下模,所述上模和下模内分别具有上型腔和下型腔,所述上型腔的形状为圆环形,下型腔的截面形状为“h”形,使得所述薄壁状产品底部外沿形成一圈筋。
4、优选的,所述筋的外径与所述薄壁状产品的外径一致,所述筋的内径与所述薄壁状产品的内径一致。
5、优选的,所述下模可拆卸的分割为两部分,且分割线位于“h”形下型腔下脚的上边缘处。
6、优选的,所述下模可拆卸的分割为两部分,且分割线位于“h”形下型腔下脚的上边缘处。
7、优选的,所述下模两部分分别为下模主体和拆卸部,所述下模主体和拆卸部接触部位通过密封垫密封。
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9、本实用新型通过在下型腔内加高设置一圈筋位,这样可以使得产品的底部边缘变厚,这样熔料在注塑时会先聚集在底部厚的部位,再向四周薄壁去蔓延,这样第一不容易产生闲气,第二使得内应力集中在底部较厚区域,这样即可使得注塑的薄壁器皿成型能力提高,不易变形。
技术特征:1.一种提高产品定型能力的结构,包括用于为薄壁状产品注塑成型的上模(1)和下模(2),所述上模(1)和下模(2)内分别具有上型腔(11)和下型腔(21),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型腔(11)的形状为圆环形,下型腔(21)的截面形状为“h”形,使得所述薄壁状产品底部外沿形成一圈筋。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产品定型能力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筋的形状为圆环形。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提高产品定型能力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筋的外径与所述薄壁状产品的外径一致,所述筋的内径与所述薄壁状产品的内径一致。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产品定型能力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2)可拆卸的分割为两部分,且分割线位于“h”形下型腔(21)下脚的上边缘处。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提高产品定型能力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2)两部分分别为下模主体(22)和拆卸部(23),所述下模主体(22)和拆卸部(23)接触部位通过密封垫密封。
技术总结本技术涉及注塑模具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提高产品定型能力的结构,包括用于为薄壁状产品注塑成型的上模和下模,所述上模和下模内分别具有上型腔和下型腔,所述上型腔的形状为圆环形,下型腔的截面形状为“H”形,使得所述薄壁状产品底部外沿形成一圈筋。本技术通过在下型腔内加高设置一圈筋位,这样可以使得产品的底部边缘变厚,这样熔料在注塑时会先聚集在底部厚的部位,再向四周薄壁去蔓延,这样第一不容易产生闲气,第二使得内应力集中在底部较厚区域,这样即可使得注塑的薄壁器皿成型能力提高,不易变形。技术研发人员:韩章龙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赛奥生物科技(青岛)有限公司技术研发日:20231213技术公布日:2024/7/18本文地址:https://www.jishuxx.com/zhuanli/20240723/214726.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uon@163.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下一篇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