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新讯 > 电解电泳工艺的制造及其应用技术 > 工件处理用滚筒装置及工件处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  正文

工件处理用滚筒装置及工件处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 国知局
  • 2024-07-27 11:56:36

本技术涉及工件处理,具体涉及工件处理用滚筒装置及工件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1、在对多个小尺寸的工件,如五金件或电子元器件进行处理时,如电镀或清洗,通常是放置于滚筒,通过滚筒的翻转,使工件和处理液接触,完成电镀或清洗,实现对工件的统一处理,以提高生产效率。

2、而现有的滚筒,采用传动链板首尾相接构成封闭的环形结构,且向内凹陷形成容纳腔。通过传动链板的传动,带动工件的翻转,以使工件得到均匀地处理。但这种结构的滚筒不适用于尺寸较小的工件或存在粘附性的工件,因为尺寸较小的工件容易卡入传动链板的间隙中,影响传动链板的正常运行;待粘附性的工件容易附着在传动链板的表面,而传动链板在工作时是不断传动的,会将粘附其上的工件带到容纳腔外,一方面,影响传动链板的正常运行,另一方面,影响工件的处理。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工件处理用滚筒装置及工件处理系统,以解决现有的滚筒装置不适用于尺寸较小或带粘附性的工件的问题。

2、一种工件处理用滚筒装置,包括机架、滚筒、第一驱动机构和第二驱动机构,滚筒具有一端敞口设置的容纳腔,滚筒为一体式结构,滚筒的敞口面与滚筒的轴线呈角度设置;第一驱动机构包括设于机架并倾斜于水平面的第一转盘,第一转盘与滚筒连接,适于驱动滚筒围绕其轴线自转;第二驱动机构与第一转盘连接,第二驱动机构适于驱动第一转盘翻转,以使滚筒具有敞口端倾斜向上的工作状态以及敞口端朝下的下料状态。

3、有益效果:滚筒设置容纳腔,用于容纳待处理的工件以及处理液,工件包括电子元器件,处理液包括电镀液或清洗液,即,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工件处理用滚筒装置,可用于滚镀,也可用于清洗。

4、由于滚筒是一体式结构,因此,适用于尺寸较小的工件,或是带粘性的工件的处理,工件始终在滚筒的容纳腔内翻滚,不会出现工件粘附在传动链板上被带出容纳腔的情况。

5、滚筒的敞口既是进料口,也是出料口。滚筒倾斜设置,且滚筒连接第一驱动机构,使得滚筒能够围绕自身轴线转动,能够使得滚筒内的工件进行翻滚,达到均匀处理的效果,提升产品合格率。当对工件进行滚镀时,能够使得工件电镀均匀,提升电镀效果,提高产品的合格率。当对工件进行清洗时,能够使得工件清洗均匀,提升对工件的清洗效果。

6、由于滚筒连接第二驱动机构,第二驱动机构能够带动滚筒上下翻转,实现滚筒在工作状态和下料状态之间切换,第二驱动机构带动滚筒翻转至敞口端倾斜向上时,可以对工件进行处理,第二驱动机构带动滚筒翻转至敞口端朝下时,可以进行下料。

7、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第一转盘的轴线和滚筒的轴线平行。

8、有益效果:第一转盘的轴线和滚筒的轴线平行,便于装配滚筒。

9、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滚筒的敞口端的内径小于滚筒的容纳腔的最大内径。

10、有益效果:这样设置,能够防止在滚筒的自转过程中,工件不会飞出滚筒。

11、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第一驱动机构还包括第一传动轮组,第一传动轮组的从动轮与第一转盘连接。

12、有益效果:采用第一传动轮组驱动第一转盘转动,结构简单,稳定可靠。

13、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滚筒的底部可拆卸地连接于第一转盘。

14、有益效果:由于滚筒的底部和第一转盘之间可拆卸地连接,使得滚筒能够允许手动从第一转盘上拆下,实现手动卸料。

15、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第二驱动机构包括设于机架的第二转盘,第二转盘的轴线与第一转盘的轴线呈角度设置,第二转盘与第一转盘连接,适于带动第一转盘围绕水平轴线翻转。

16、有益效果:第二转盘的转动能够带动第一转盘围绕第二转盘的轴线进行翻转,进而带动位于第一转盘上的滚筒进行翻转。第二转盘可正转或反转,从而,能够带动滚筒在工作状态和下料状态之间切换。

17、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第二驱动机构还包括第二传动轮组,第二传动轮组的从动轮与第二转盘连接。

18、有益效果:采用第一传动轮组驱动第一转盘转动,结构简单,稳定可靠。

19、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滚筒并排设有至少两个,第一转盘对应设有两个,两个滚筒分别设于两个第一转盘上。

20、有益效果:由于滚筒并排设置两个或两个以上,能够同时进行多个滚筒的电镀和下料作业,提升生产效率。设置相同数量的导电排,一一对应地设于滚筒的容纳腔内,各个滚筒可同步进行电镀和下料。

21、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还包括导电装置,导电装置可活动的设于机架上,导电装置的一端适于伸入或远离滚筒的容纳腔。

22、有益效果:通过设置导电装置,导电装置的一端适于伸入或远离滚筒的容纳腔,能够实现滚镀作业。由于导电装置可活动,导电装置的一端可以伸入滚筒的容纳腔内,以对工件进行电镀作业。导电装置的一端也可以远离滚筒的容纳腔,这时,导电装置和滚筒互不干涉,可对滚筒进行操作,实现下料。

23、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导电装置包括第一导电杆,第一导电杆的一端通过第一转轴和机架转动连接,第一导电杆适于围绕第一转轴转动,第一导电杆具有伸入滚筒的容纳腔的第一状态以及离开滚筒的容纳腔的第二状态。

24、有益效果:采用转动连接的方式实现导电装置的一端进入或远离滚筒的容纳腔,结构简单,运行可靠,对加工和装配的精度要求低,易于实现。

25、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导电装置还包括设于机架上的限位机构,限位机构包括第一限位件和第二限位件,第一限位件适于将第一导电杆限位于第一状态,第二限位件适于将第一导电杆限位于第二状态。

26、有益效果:通过设置限位机构,能够准确限定第一导电杆的摆动角度范围,确保第一导电杆在不与滚筒发生碰撞干涉的同时,实现电镀或下料作业。

27、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第一限位件包括第一限位块,第一限位块适于与第一导电杆的下表面相互抵接。

28、有益效果:这样设置,结构简单,稳定可靠,制造成本低。

29、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第二限位件包括第二限位块,第二限位块适于与第一导电杆的上表面相互抵接。

30、有益效果:通过设置第二限位块,既能满足第一导电杆的下端远离滚筒的容纳腔,又能减小第一导电杆在翻转过程中占用的空间。

31、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限位机构还包括限位卡板,限位卡板的一端通过第二转轴和机架转动连接,围绕第二转轴,限位卡板具有锁紧位置和解锁位置,在锁紧位置的限位卡板与第一导电杆的上表面相互抵接,以将第一导电杆限制于第一状态,在解锁位置的限位卡板远离第一导电杆围绕第一转轴的转动路径,以供第一导电杆围绕第一转轴转动至处于第二状态。

32、有益效果:这样设置,确保第一导电杆始终位于滚筒的容纳腔内,确保电镀工作的可靠性。

33、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限位卡板包括呈角度连接的第一限位段和第二限位段,第一限位段的一端通过第二转轴与机架转动连接,第二限位段适于与第一导电杆相互抵接。

34、有益效果:这样设置,布局合理,能够减小限位卡板占用的空间。

35、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第一导电杆包括呈角度连接的第一杆段和第二杆段,第一杆段的一端通过第一转轴与机架转动连接,第二杆段的一端适于伸入滚筒的容纳腔,第一杆段适于与第二限位段抵接。

36、有益效果:这样设置,能够合理配置空间,减小第一导电杆的本身占用的空间以及第一导电杆围绕第一转动时占用的空间。

37、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导电装置包括并列设置的第二导电杆和第三导电杆,第二导电杆和第三导电杆的其中之一设有导电连接件,第二导电杆和第三导电杆的其中另一适于与导电连接件接触导电或分离断电;第二导电杆固定设于机架上,第三导电杆设有伸入滚筒的容纳腔的导电排,第三导电杆与第二驱动机构连接,第三导电杆适于与滚筒同步转动。

38、有益效果:这样设置,导电杆随滚筒同步翻转,无需单独翻转导电杆,结构简单,更加可靠,操作方便。

39、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滚筒并排设有至少两个,第三导电杆上设置相同数量的导电排,导电排的前端一一对应地设于滚筒的容纳腔内。

40、有益效果:由于滚筒并排设置两个或两个以上,能够同时进行多个滚筒的电镀和下料作业,提升生产效率。设置相同数量的导电排,一一对应地设于滚筒的容纳腔内,各个滚筒可同步进行电镀和下料。

41、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工件处理系统,包括以上技术方案中任一项的工件处理用滚筒装置。

42、有益效果:因为工件处理系统包括工件处理用滚筒装置,具有与工件处理用滚筒装置相同的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本文地址:https://www.jishuxx.com/zhuanli/20240726/120284.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uon@163.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