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窗玻璃及其制造方法、车辆与流程
- 国知局
- 2024-08-02 12:33:13
本申请涉及玻璃,特别是涉及一种车窗玻璃及其制造方法、车辆。
背景技术:
1、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汽车保有量也不断攀升,由之引发的汽车安全问题变得尤为突出。特别是对于行人、骑车人等道路使用者中的弱势群体,在交通事故发生时与车辆发生碰撞而更容易受到伤害。各国开始实施对行人的头部保护的法律和法规,并追加头部保护的强化及腿部的保护限制。关于车辆和行人的碰撞,行人受到致命伤的部位中,最多的是头部。在国内,制定有对头部的伤害进行数值化的试验方法,即假定行人头部与挡风玻璃等碰撞,将模拟大人头部的假人(头部冲击器)从试验机向对象物发射,测定头部冲击器受到的冲击,并作为头部伤害值(head injury criterion,hic)进行评价。在行人与汽车发生正面碰撞时,行人的下肢首先接触汽车保险杠,进而引起行人身体上部旋转,最后行人的头部会冲击到引擎盖或挡风玻璃。研究表明,虽然二次地面冲击也可能造成伤害,但最为严重的伤害仍是行人与汽车的一次冲击。为了降低行人与车辆碰撞时的头部伤害,encap、cncap等均将五星碰撞的hic15值定义为<650。
2、相关技术中,生产车辆的前挡玻璃的方法主要包括自重成型及单片压制成型。其中,单片压制成型因型面过渡好、波动小、产频快及成本低等优点被广泛应用,其成型工艺步骤包括:通过陶瓷辊的传动使得单片玻璃板在加热炉内加热软化,然后行进至成型段,接着通过上凸模与下凹模的对压使单片玻璃板压制成型,最后将完成压制工序的各个单片玻璃板放置在一起送至合片工序进行合片处理。然而,因单片压制成型的产量大、产频快及退火时间短等原因,造成玻璃表面应力高,玻璃强度高,在与行人碰撞过程中不能起到很好的缓冲作用,hic值通常>1000,从而无法达到安全性指标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1、基于此,有必要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车窗玻璃及其制造方法、车辆,它能够降低hic值,从而安全性提升。
2、本发明提供一种车窗玻璃,所述车窗玻璃包括夹层玻璃,沿车外向车内的方向,所述夹层玻璃依次包括第一玻璃板、中间层和第二玻璃板,所述中间层连接于所述第一玻璃板与所述第二玻璃板之间,所述第一玻璃板和所述第二玻璃板分别具有朝向车外的外表面和与所述外表面相对的内表面;
3、所述夹层玻璃设有弱化区,所述弱化区包括多个改性部,所述第一玻璃板和/或所述第二玻璃板经激光处理后形成有间隔设置的多个所述改性部。
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改性部从所述第一玻璃板和/或所述第二玻璃板的所述外表面向所述内表面的方向延伸;
5、沿所述夹层玻璃的厚度方向上,所述改性部的深度为h1,所述第一玻璃板或所述第二玻璃板的厚度设为h2,0.2h2≤h1<h2。
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改性部位于所述第一玻璃板和/或所述第二玻璃板的内部;
7、所述第一玻璃板内部的改性部与所述第一玻璃板的外表面的距离或所述第二玻璃板内部的改性部与所述第二玻璃板的外表面的距离设为h3,所述第一玻璃板或所述第二玻璃板的厚度设为h2,0.2h2≤h3<0.5h2。
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沿平行于所述夹层玻璃的宽度方向上,所述改性部于所述第一玻璃板和/或所述第二玻璃板的所述外表面上所形成的图案轮廓的最远两点的距离设为d,d≤0.5mm。
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沿平行于所述夹层玻璃的宽度方向上,相邻两个所述改性部于所述第一玻璃板和/或所述第二玻璃板的所述外表面上的间距设为d,20mm≤d≤300mm。
1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玻璃板和所述第二玻璃板均设有间隔布置的多个所述改性部,且所述第一玻璃板与所述第二玻璃板的所述改性部沿所述夹层玻璃的厚度方向上相互错位。
1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玻璃板和所述第二玻璃板均设有间隔布置的多个所述改性部,且所述第一玻璃板与所述第二玻璃板的所述改性部沿所述夹层玻璃的厚度方向上相互重合。
1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玻璃板和所述第二玻璃板均设有间隔布置的多个所述改性部;所述第一玻璃板的所述改性部位于所述第一玻璃板的内部,所述第二玻璃板的所述改性部位于所述第二玻璃板的外表面。
1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车窗玻璃设有透光区以及绕所述透光区的周向设置的遮蔽区,所述透光区的可见光透过率大于或等于70%,所述遮蔽区的可见光透过率小于或等于5%;所述弱化区位于所述透光区内。
1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弱化区的头部伤害指数hic值小于650。
1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遮蔽区的轮廓与所述弱化区的轮廓之间的间距设为s,30mm≤s≤200mm。
1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玻璃板和/或所述第二玻璃板的内表面经激光处理后形成有间隔设置的多个所述改性部。
1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玻璃板的所述外表面与所述内表面上均设有间隔布置的多个所述改性部,且所述第一玻璃板的所述外表面和所述内表面上的所述改性部沿所述第一玻璃板的厚度方向上相互错位;和/或
18、所述第二玻璃板的所述外表面与所述内表面上均设有间隔布置的多个所述改性部,且所述第二玻璃板的所述外表面和所述内表面上的所述改性部沿所述第二玻璃板的厚度方向上相互错位。
19、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上述的车窗玻璃的制造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20、步骤1、采用激光聚焦于所述第一玻璃板和/或所述第二玻璃板上以对所述第一玻璃板和/或所述第二玻璃板进行改性处理得到多个改性部;
21、步骤2、将所述第一玻璃板、所述第二玻璃板和所述中间层进行合片处理。
2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步骤1中还包括:
23、将待进行改性处理的所述第一玻璃板和/或所述第二玻璃板放置于平台上,激光器位于所述第一玻璃板和/或所述第二玻璃板的上方,所述激光器发出的激光通过振镜、场镜聚焦于所述第一玻璃板和/或所述第二玻璃板上,使得在所述第一玻璃板和/或所述第二玻璃板形成多个所述改性部。
24、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车辆,所述车辆包括上述的车窗玻璃。
25、上述的车窗玻璃及其制造方法、车辆,所述第一玻璃板和/或所述第二玻璃板经激光处理后形成有间隔布置的多个改性部,如此使得玻璃性质产生不均匀性,能降低车窗玻璃的强度,使得hic值符合要求,从而提高安全性。此外,改性部不会被直接观察到,能保证车窗玻璃的产品外观。
技术特征:1.一种车窗玻璃,其特征在于,所述车窗玻璃包括夹层玻璃,沿车外向车内的方向,所述夹层玻璃依次包括第一玻璃板、中间层和第二玻璃板,所述中间层连接于所述第一玻璃板与所述第二玻璃板之间,所述第一玻璃板和所述第二玻璃板分别具有朝向车外的外表面和与所述外表面相对的内表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窗玻璃,其特征在于,所述改性部从所述第一玻璃板和/或所述第二玻璃板的所述外表面向所述内表面的方向延伸;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窗玻璃,其特征在于,所述改性部位于所述第一玻璃板和/或所述第二玻璃板的内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窗玻璃,其特征在于,沿平行于所述夹层玻璃的宽度方向上,所述改性部于所述第一玻璃板和/或所述第二玻璃板的所述外表面上所形成的图案轮廓的最远两点的距离设为d,d≤0.5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窗玻璃,其特征在于,沿平行于所述夹层玻璃的宽度方向上,相邻两个所述改性部于所述第一玻璃板和/或所述第二玻璃板的所述外表面上的间距设为d,20mm≤d≤300m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窗玻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玻璃板和所述第二玻璃板均设有间隔布置的多个所述改性部,且所述第一玻璃板与所述第二玻璃板的所述改性部沿所述夹层玻璃的厚度方向上相互错位。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窗玻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玻璃板和所述第二玻璃板均设有间隔布置的多个所述改性部,且所述第一玻璃板与所述第二玻璃板的所述改性部沿所述夹层玻璃的厚度方向上相互重合。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窗玻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玻璃板和所述第二玻璃板均设有间隔布置的多个所述改性部;所述第一玻璃板的所述改性部位于所述第一玻璃板的内部,所述第二玻璃板的所述改性部位于所述第二玻璃板的外表面。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窗玻璃,其特征在于,所述车窗玻璃设有透光区以及绕所述透光区的周向设置的遮蔽区,所述透光区的可见光透过率大于或等于70%,所述遮蔽区的可见光透过率小于或等于5%;所述弱化区位于所述透光区内。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车窗玻璃,其特征在于,所述遮蔽区的轮廓与所述弱化区的轮廓之间的间距设为s,30mm≤s≤200mm。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窗玻璃,其特征在于,所述弱化区的头部伤害指数hic值小于650。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窗玻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玻璃板和/或所述第二玻璃板的内表面经激光处理后形成有间隔设置的多个所述改性部。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车窗玻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玻璃板的所述外表面与所述内表面上均设有间隔布置的多个所述改性部,且所述第一玻璃板的所述外表面和所述内表面上的所述改性部沿所述第一玻璃板的厚度方向上相互错位;和/或
14.一种如权利要求1至13任一项所述的车窗玻璃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车窗玻璃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包括:
16.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13任一项所述的车窗玻璃。
技术总结本申请涉及一种车窗玻璃及其制造方法、车辆,车窗玻璃包括夹层玻璃,沿车外向车内的方向,所述夹层玻璃依次包括第一玻璃板、中间层和第二玻璃板,所述中间层连接于所述第一玻璃板与所述第二玻璃板之间,所述第一玻璃板和所述第二玻璃板分别具有朝向车外的外表面和与所述外表面相对的内表面;所述夹层玻璃设有弱化区,所述弱化区包括多个改性部,所述第一玻璃板和/或所述第二玻璃板经激光处理后形成有间隔设置的多个所述改性部。如此使得玻璃性质产生不均匀性,能降低车窗玻璃的强度,使得HIC值符合要求,从而提高安全性。此外,改性部不会被直接观察到,能保证车窗玻璃的产品外观。技术研发人员:池科长,陈和兴,陈碧珠,宋国山,周耀,陈景锋,吴佳稳,肖青辉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福耀玻璃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技术研发日:技术公布日:2024/6/18本文地址:https://www.jishuxx.com/zhuanli/20240802/236653.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uon@163.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下一篇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