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新讯 > 测量装置的制造及其应用技术 > 用于检测结合剂的系统、方法和试剂盒与流程  >  正文

用于检测结合剂的系统、方法和试剂盒与流程

  • 国知局
  • 2024-08-08 17:05:50

本说明书涉及用于检测结合剂的无细胞和无病原体的系统、方法和试剂盒。本说明书还涉及表达模拟宿主-病原体相互作用的表面受体和配体的宿主纳米颗粒和外来纳米颗粒用于检测生物样品中存在的结合剂的用途。

背景技术:

1、中和剂(例如中和抗体)的检测是人类和兽医传染病研究和开发应用的关键组成部分,特别是在疫苗和治疗剂开发、流行病学监测、群体免疫监测、接触追踪(免疫持续时间)和针对新变体的上市疫苗的监测方面。特别是在快速发展的传染病如sars-cov-2大流行和新变体出现的背景下,用于检测人样品中的中和剂的方法对于控制疾病的传播是重要的。用于检测中和剂,特别是用于检测病原体中和剂或阻断分子的现有方法和试剂盒不能密切模拟体外宿主-病原体相互作用的生理条件。此外,这些方法通常是耗时的,并且依赖于重组蛋白和单克隆和/或多克隆抗体的产生,这可能降低测定的灵敏度或特异性。因此,非常需要用于检测的中和剂的改进方法,所述方法快速、完全可定制并且紧密复制宿主-病原体相互作用同时在生物安全级别2环境之外安全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1、在第一方面,本文描述了一种用于检测流体样品(例如,生物流体样品)中的结合剂(例如,破坏宿主-微生物相互作用和/或融合/渗透的中和剂或阻断剂)的体外系统。所述系统通常包括:宿主纳米颗粒,其包括表达或经工程改造以表达由外来配体识别的表面受体的宿主细胞的片段;和外来纳米颗粒,其在其表面上表达或经工程改造以表达所述外来配体,使得所述外来配体能够被所述宿主纳米颗粒的所述表面受体识别;其中所述宿主纳米颗粒和/或所述外来纳米颗粒还包括可检测标记,并且其中当与缺乏所述结合剂的相应流体样品相比,所述宿主纳米颗粒或所述外来纳米颗粒与所述样品一起预孵育降低所述宿主纳米颗粒与所述外来纳米颗粒之间的结合/相互作用时,所述样品中存在所述结合剂。

2、在另一方面,本文描述了一种用于筛选样品中结合剂(例如,破坏宿主-微生物相互作用和/或融合/渗透)的存在的试剂盒。所述试剂盒通常包括:第一容器,其包括宿主纳米颗粒,所述宿主纳米颗粒包括表达被外来配体识别的表面受体的哺乳动物宿主细胞的片段或由其组成;和第二容器,其包括外来纳米颗粒,所述外来纳米颗粒在其表面上表达所述外来配体,使得所述外来配体能够被所述宿主纳米颗粒的所述表面受体识别,其中所述宿主纳米颗粒和/或所述外来纳米颗粒还包括可检测标记,并且其中当与缺乏所述结合剂的相应样品相比,所述宿主纳米颗粒或所述外来纳米颗粒与所述样品一起预孵育降低所述宿主纳米颗粒与所述外来纳米颗粒之间的结合/相互作用时,所述样品中存在所述结合剂。

3、在另一方面,本文描述了一种用于检测流体样品(例如,生物流体样品)中的结合剂(例如,破坏宿主-微生物相互作用和/或融合/渗透的中和剂或阻断剂)的体外方法。所述方法通常包括:提供如本文所定义的宿主纳米颗粒和外来纳米颗粒;将所述宿主纳米颗粒或所述外来纳米颗粒与所述流体样品一起预孵育以实现所述结合剂的结合/相互作用;将所述宿主纳米颗粒与所述外来纳米颗粒一起孵育并测量它们之间的结合/相互作用,其中与和缺乏所述结合剂的相应流体样品一起预孵育相比,在与所述流体样品一起预孵育之后,所述宿主纳米颗粒与所述外来纳米颗粒之间的结合/相互作用水平的降低指示所述流体样品中存在结合剂。

4、本说明书涉及多个文献,其内容通过引用整体并入本文。

5、一般定义

6、标题和其他标识符,例如(a)、(b)、(i)、(ii)等,仅为了便于阅读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而呈现。在说明书或权利要求书中使用标题或其他标识符并不一定要求步骤或元素按照字母或数字顺序或它们呈现的顺序来执行。

7、单词“一”当与术语“包含”在权利要求书和/或说明书中一起使用时可意味“一个”,但也可与“一个或更多个”、“至少一个”和“一个或超过一个”的意思一致。

8、如本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所用,单词“包含”、“具有”、“包括”或“含有”是包括性或开放性的且并不排除额外的未记载的要素或方法步骤。

9、术语“约”是用于指示值包括用于测定所述值的装置或方法的误差的标准差。一般来说,术语“约”是指最多10%的可能变化。因此,术语“约”包括数值的1%、2%、3%、4%、5%、6%、7%、8%、9%和10%的变化。除非另有说明,否则在范围之前使用的术语“约”适用于该范围的两端。

10、本说明书的其他目的、优点和特征在阅读以下仅通过示例的方式给出的具体实施方案的非限制性描述并参考附图时将变得更加明显。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检测流体样品(例如,生物流体样品)中的结合剂(例如,破坏宿主-微生物相互作用和/或融合/渗透的中和剂或阻断剂)的体外系统,所述系统包括:

2.一种用于筛选样品中结合剂(例如,破坏宿主-微生物相互作用和/或融合/渗透)的存在的试剂盒,所述试剂盒包括:

3.一种用于检测流体样品(例如,生物流体样品)中的结合剂(例如,破坏宿主-微生物相互作用和/或融合/渗透的中和剂或阻断剂)的体外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系统、试剂盒或方法,其中所述宿主纳米颗粒和/或所述外来纳米颗粒是囊泡状或线性形状的。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系统、试剂盒或方法,其中所述宿主纳米颗粒由宿主生产细胞产生或衍生。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系统、试剂盒或方法,其中所述宿主生产细胞是真核(例如,酵母或哺乳动物)细胞。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系统、试剂盒或方法,其中所述宿主生产细胞是: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系统、试剂盒或方法,其中所述宿主纳米颗粒是包括诱导宿主细胞出芽的外源病毒结构蛋白(例如,晚期组装(l)结构域蛋白或多蛋白,如hiv gag)的囊泡纳米颗粒。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系统、试剂盒或方法,其中所述外源病毒结构蛋白与所述可检测标记融合。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系统、试剂盒或方法,其中所述外来纳米颗粒由微生物(例如,细菌、真菌、病毒或寄生虫)、真核(例如,酵母或哺乳动物)生产细胞产生或衍生,或由自组装病毒结构蛋白(例如,衣壳蛋白)形成。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系统、试剂盒或方法,其中产生或衍生所述外来纳米颗粒的所述微生物或真核生产细胞是:

12.根据权利要求1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系统、试剂盒或方法,其中所述外来纳米颗粒是包括诱导宿主细胞出芽的外源病毒结构蛋白(例如,晚期组装(l)结构域蛋白或多蛋白,如hiv gag)的囊泡外来纳米颗粒。

13.根据权利要求1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系统、试剂盒或方法,其中所述外来纳米颗粒衍生自sars-cov-2病毒和/或在其表面上表达或经工程改造以表达sars-cov-2刺突蛋白或其一部分。

14.根据权利要求1至13中任一项所述的系统、试剂盒或方法,其中所述宿主纳米颗粒在其表面上表达或经工程改造以表达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ace2)和/或跨膜丝氨酸蛋白酶2(tmprss2)。

15.根据权利要求1至14中任一项所述的系统、试剂盒或方法,其中所述外来配体是在微生物细胞上表达的表面配体、自身抗原或过敏原。

16.根据权利要求1至15中任一项所述的系统、试剂盒或方法,其中所述可检测标记在内部表达或在所述外来纳米颗粒或所述宿主纳米颗粒的表面上表达。

17.根据权利要求1至16中任一项所述的系统、试剂盒或方法,其中所述可检测标记是荧光或发光分子(例如,蛋白质)。

18.根据权利要求1至17中任一项所述的系统、试剂盒或方法,其中所述可检测标记在与底物、蛋白质或酶接触时是可检测的。

19.根据权利要求1至18中任一项所述的系统、试剂盒或方法,其中所述样品是血液、血清、泪液、唾液、血浆、尿液、鼻分泌物、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粪便或脑脊液。

20.根据权利要求1至19中任一项所述的系统、试剂盒或方法,其中所述结合剂是抗体或其抗原结合片段、肽、蛋白质、核酸(例如,适体或核酶)或小分子。

21.根据权利要求1至20中任一项所述的系统、试剂盒或方法,其中所述结合剂识别所述宿主纳米颗粒的表面受体或所述外来纳米颗粒的外来配体。

22.根据权利要求1至21中任一项所述的系统、试剂盒或方法,其中所述结合剂防止或减弱所述宿主纳米颗粒和所述外来纳米颗粒的膜的融合。

23.根据权利要求1至22中任一项所述的系统、试剂盒或方法,其中所述结合剂防止或减弱所述外来纳米颗粒内化/渗透到所述宿主纳米颗粒中。

24.根据权利要求1至23中任一项所述的系统、试剂盒或方法,其中所述宿主纳米颗粒包括表达或经工程改造以表达被所述外来配体识别的所述表面受体的所述宿主细胞的质膜片段。

25.根据权利要求1至24中任一项所述的系统、试剂盒或方法,其中所述宿主纳米颗粒和/或所述外来纳米颗粒被固定在固体载体上或用于固定在固体载体上。

26.根据权利要求1至24中任一项所述的系统、试剂盒或方法,其中所述宿主纳米颗粒和/或所述外来纳米颗粒处于悬浮液中。

27.根据权利要求2和4至26中任一项所述的试剂盒,其还包括使用说明书。

技术总结本文描述了与检测流体样品中破坏宿主‑微生物相互作用、融合和/或渗透的结合剂相关的无细胞体外系统、方法和试剂盒。本文所述的系统、方法和试剂盒包括表达由外来配体识别的表面受体的宿主纳米颗粒和表达外来配体的外来纳米颗粒,其中当流体样品中存在结合剂时,宿主纳米颗粒或外来纳米颗粒与流体样品一起预孵育降低了宿主纳米颗粒与外来纳米颗粒之间的结合/相互作用。技术研发人员:M·曼吉翁,J·尚佩尔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AB验证公司FAS伊万诺生物科学技术研发日:技术公布日:2024/8/5

本文地址:https://www.jishuxx.com/zhuanli/20240808/272344.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uon@163.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