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路联合病毒检测试剂盒及其使用方法与流程
- 国知局
- 2024-08-22 14:42:18
本技术涉及检测试剂盒的,尤其是一种双路联合病毒检测试剂盒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1、病毒检测试剂盒是用于检测病毒存在与否及其相关特性的重要工具,广泛应用于医疗、科研、公共卫生等领域。
2、现有技术中大多数的病毒检测试剂盒使用方法为:用棉签在空腔或鼻腔内沾染上液体,然后在试剂管中加入检测液,将沾染了液体的棉签放入试剂管中搅拌,搅拌完成后挤压棉签,将棉签吸附的液体挤压出来,最后将试剂管中的液体取3-5滴,滴到检测试剂盒的检测点上,然后观察检测试剂盒上的试纸状态,判断被检测人员是否感染了病毒。
3、但是,在一些公共场所进行排队检测,需要检测出被检测者是否感染病毒,才能让其进入到该场合内,若是将试剂管、棉签、检测液以及检测试剂盒分发给被检测人群,就会导致不能判断它们给出的检测结果是否准确,若是由专门的工作人员去提取检测,那么就会导致人群需要排队检测,导致检测时间过长,影响检测效率。
4、为此需要一种新的检测试剂盒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双路联合病毒检测试剂盒及其使用方法,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检测试剂盒检测效率低下的技术问题。
2、本技术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双路联合病毒检测试剂盒,包括箱体、固定设置在箱体内部的安装板以及位于安装板下方安装在箱体内的检测盒本体,所述箱体上表面开设有贯通箱体的通口,所述安装板上放置有引导管,所述引导管上放置有试剂管,所述试剂管靠近引导管的一端设有用于打开试剂管底端的开关装置,所述试剂管的一侧设有用于驱动试剂管转动的驱动装置,所述试剂管两侧设有用于挤压试剂管的挤压装置,所述引导管远离试剂管的一端位于检测盒本体检测点正上方,所述引导管靠近检测盒本体的一端设有定量投放装置,所述箱体一侧开设有贯通箱体的开口。
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用棉签采取被检测者的液体后,将棉签通过通口放置在试剂管内,往试剂管内添加检测液,添加完成后,启动驱动装置使试剂管旋转,旋转的试剂管带动着位于试剂管内的液体混合,然后启动挤压装置挤压棉签,将棉签内的混合液体挤出,然后用棉签推动开关装置,使开关装置打开,位于试剂管内的液体流动到引导管内,这时启动定量投放装置,使位于引导管内的液体定量投放到检测盒本体上的检测点上,将检测盒本体取出,观察检测结果这样就完成了检测,检测完成后通过通口取出试剂管,通过开口取出引导管,更换新的试剂管以及引导管,继续下一个检测,这样就可以使得检测人员能够快速对人群进行病毒检测,提升了检测效率的同时还降低检测人员的工作强度。
4、进一步的,所述开关装置包括位于试剂管内部两块相对设置的转动挡板以及位于每块转动挡板下方的支撑弯簧,两块所述转动挡板一端转动连接于试剂管,另一端相互抵接,所述支撑弯簧一端固定连接于转动挡板下表面,另一端固定连接在试剂管的内壁上。
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检测人员通过棉签推动转动挡板向下转动,使得液体从试剂管底端流动到引导管内,且相互抵接的转动挡板在试剂管转动时,可以防止液体流入引导管内,支撑弯簧设置在转动挡板的下表面是为了防止液体接触到支撑弯簧导致液体的成分变化,使得检测结构不准确,支撑弯簧在转动挡板的下表面液体就接触不到支撑弯簧了。
6、进一步的,所述挤压装置包括位于试剂管两侧的驱动电缸以及固定安装在驱动电缸输出端上的挤压板,两个所述驱动电缸固定安装在安装板上。
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启动两个驱动电缸,使其输出端向试剂管延伸,使挤压板压迫试剂管的两侧,从而挤压位于试剂管内的棉签,将液体挤压出。
8、进一步的,所述驱动装置包括固定连接在试剂管周边的连接齿轮、位于连接齿轮一侧的驱动电机以及固定连接在驱动电机输出上啮合连接连接齿轮的驱动齿轮,所述驱动电机固定连接在箱体内部顶面。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启动驱动电机,使得驱动齿轮带动连接齿轮转动,从而使试剂管旋转,使得试剂管内的液体混合,驱动电机设置在箱体内部顶面是为了防止驱动电机影响到挤压装置的挤压。
10、进一步的,所述定量投放装置包括位于引导管底端的定量挡板、位于引导管下端穿过引导管的转动轴、固定连接在转动轴上的防护挡板以及位于防护挡板和定量挡板之间的推杆,所述定量挡板的一端转动连接于引导管且挡住引导管底端的开口,所述转动轴转动连接于引导管,且一端伸出引导管固定连接有转动把手,所述防护挡板位于引导管内,所述推杆一端转动连接在防护挡板的上端,另一端转动连接在定量挡板的上表面,所述转动轴与定量挡板之间留有间隙。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液体流动到引导管内部底端接触到定量挡板时,通过转动把手向下转动防护挡板,使防护挡板堵住引导管,这时部分液体被堵在了引导管内,而接触定量挡板因为防护挡板的转动,导致推杆推动定量挡板向下转动,向下转动的定量挡板不再堵住引导管,这时定量液体从引导管内流出(流出的液体的体积为防护挡板和定量挡板之间的空间体积,防护挡板转动着封堵住引导管时它与定量挡板之间的间隙,即转动轴与定量挡板之间的间隙)掉落到检测盒本体的检查点上,将检测盒本体取出,观察检测结果这样就完成了检测。
12、进一步的,所述引导管顶端端面开设有环形凹槽,所述试剂管底端固定设置有伸入环形凹槽的环形限位片。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虽然引导管以及试剂管的设置提升了检测人员的检测效率,但是在引导管转动时可能会因为旋转的离心力而脱离驱动齿轮导致,试剂管倾倒在箱体内,环形凹槽以及环形限位片的设置就解决了这一技术问题,试剂管通过环形限位片插接引导管,有了引导管的限制试剂管就不会脱离驱动齿轮,且通过环形凹槽插接于引导管,还不会影响试剂管的转动。
14、进一步的,所述引导管外侧设置有限位挡板,所述安装板上开设有安装孔,所述引导管通过安装孔插接于安装板,所述限位挡板抵接安装板的上表面。
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虽然环形限位片的设置提升了检测人员的检测效率,但是每次安装引导管时,检测人员都需调整引导管的位置使得环形限位片能够插接到环形凹槽内,这就会降低检测的效率,限位挡板以及安装孔的设置就解决了这一技术问题,将引导管插接在安装板上后,限位板会限制引导管进行插入,这样检测人员安装引导管时,只需对准安装孔插入即可,这样每次安装引导管的高度都是一样的,就不需要调整引导管的安装位置了,非常的方便同时还提升了检测效率。
16、进一步的,所述通口一侧转动连接有防护盖,所述通口远离防护盖的一侧开设有契合缺口。
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为了防止在试剂管转动时,棉签因为离心力被甩出去,在启动驱动电机前,转动防护盖,使其挡住通口,卡接在契合缺口内,这样在试剂管转动时,棉签就不会被甩出试剂管。
18、进一步的,所述箱体内部底面设有限位壳,所述检测盒本体放置在限位壳体内,所述限位壳内一端设有补偿组件,所述补偿组件包括补偿块以及位于补偿块和限位壳内壁之间的补偿弹簧,所述补偿弹簧一端固定连接于限位壳,另一端固定连接于补偿块,所述补偿块远离补偿弹簧的一端抵接检测盒本体远离其自身检测点的一端。
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每次安装检测盒本体时,都需将检测盒本体的检测点对准引导管的底端开口,这就会拖延检测效率,虽然设置一个大小与检测盒本体相同的限位壳可以使每次检测盒本体放置的位置都一样,保证其检测点对准引导管的底端开口,也可以解决该技术问题,但是大小与检测盒本体相同,就导致每次取出检测盒本体时,需要伸入检测盒本体和限位壳之间的缝隙将检测盒本体扣出来,非常的不方便,补偿组件的设置就解决了这一技术问题,通过限位壳限制检测盒本体的安装位置保证其检测点对准引导管的底端开口,在取出检测盒本体时,只需往补偿弹簧的方向推动检测盒本体使补偿块收缩,然后以补偿块为支点,向上转动检测盒本体,即可取出检测盒本体,实现了既提升了检测效率的同时,还使得检测盒本体便于取出的目的。
20、应用于上述技术方案的一种双路联合病毒检测试剂盒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21、s1、将检测盒本体安装在限位壳内,将引导管插接在安装板上,将试剂管插接在引导管上使连接齿轮啮合驱动齿轮;
22、s2、将沾有液体的棉签放置在试剂管中、然后转动防护盖使其盖住通口;
23、s3、启动驱动电机,使试剂管转动;
24、s4、试剂管转动完成后,启动驱动电缸挤压试剂管;
25、s5、挤压完成后,用棉签顶开转动挡板,使液体流动到引导管内;
26、s6、转动,转动把手使防护挡板向下转动,带动着推杆顶开定量挡板、使液体流动到检测盒本体的检测点上;
27、s7、往补偿弹簧的方向推动检测盒本体,将检测盒本体取出,观察检测结果,完成检测。
28、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9、通过箱体、检测盒本体、试剂管、引导管、开关装置、驱动装置、挤压装置以及定量投放装置的设置,实现了用棉签采取被检测者的液体后,将棉签通过通口放置在试剂管内,往试剂管内添加检测液,添加完成后,启动驱动装置使试剂管旋转,旋转的试剂管带动着位于试剂管内的液体混合,然后启动挤压装置挤压棉签,将棉签内的混合液体挤出,然后用棉签推动开关装置,使开关装置打开,位于试剂管内的液体流动到引导管内,这时启动定量投放装置,使位于引导管内的液体定量投放到检测盒本体上的检测点上,将检测盒本体取出,观察检测结果这样就完成了检测,检测完成后通过通口取出试剂管,通过开口取出引导管,更换新的试剂管以及引导管,继续下一个检测,这样就可以使得检测人员能够快速对人群进行病毒检测,提升了检测效率的同时还降低检测人员的工作强度的目的。
30、通过环形凹槽以及环形限位片的设置,实现了试剂管通过环形限位片插接引导管,有了引导管的限制试剂管就不会脱离驱动齿轮,且通过环形凹槽插接于引导管,还不会影响试剂管的转动的目的。
31、通过限位挡板以及安装孔的设置,实现了将引导管插接在安装板上后,限位板会限制引导管进行插入,这样检测人员安装引导管时,只需对准安装孔插入即可,这样每次安装引导管的高度都是一样的,就不需要调整引导管的安装位置了,非常的方便同时还提升了检测效率的目的。
32、通过限位壳以及补偿组件的设置,实现了通过限位壳限制检测盒本体的安装位置保证其检测点对准引导管的底端开口,在取出检测盒本体时,只需往补偿弹簧的方向推动检测盒本体使补偿块收缩,然后以补偿块为支点,向上转动检测盒本体,即可取出检测盒本体,既提升了检测效率的同时,还使得检测盒本体便于取出的目的。
本文地址:https://www.jishuxx.com/zhuanli/20240822/279563.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uon@163.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