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利用进水管道余压进行发电的发电装置的制作方法
- 国知局
- 2024-09-05 14:20:56
本技术属于自来水处理,特别是涉及一种利用进水管道余压进行发电的发电装置。
背景技术:
1、目前一些自来厂的进水管道有一定的供水余压,一方面现有的供水余压往往无法进行合理的有效利用,一般通过噪声、振动等形式损耗,造成浪费。
2、另一方面为了提高原水中的含氧量,为进一步处理原水中的锰、铁等有害物质,水厂还需额外使用电能对原水进行曝气处理,从而使得水厂的整体能耗增加,导致生产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利用进水管道余压进行发电的发电装置,通过进水管连接螺旋叶轮机,利用螺旋叶轮机带动发电模块产生电能,有效的实现了对供水余压的利用,解决了现有能耗增加,导致生产成本高的问题。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3、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利用进水管道余压进行发电的发电装置,包括絮凝池,及朝絮凝池内注水的进水管,所述进水管的出口端连接有螺旋叶轮机,用于通过进水管内的水流带动螺旋叶轮机转动,且螺旋叶轮机通过传动机构传动连接有发电模块,用于带动发电模块产生电能。
4、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还包括曝气模块,曝气模块包括利用发电模块产生的电能进行工作的鼓风机,鼓风机通过导气管连接有盘式曝气器,实现对絮凝池内的水体进行曝气。
5、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螺旋叶轮机包括主体外壳,转动连接于主体外壳内部的传动轴;所述传动轴连接有至少一个螺旋叶轮组;所述传动机构包括传动杆,和与传动杆连接的转向箱,所述传动轴一端与转向箱传动连接,用于通过转向箱和传动杆与发电模块传动连接。
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螺旋叶轮组包括螺旋叶轮,螺旋叶轮包括套设于传动轴外侧的螺旋叶轮杆,螺旋叶轮杆外壁固定连接螺旋叶片;其中,所述螺旋叶片与主体外壳内壁间留有间隙,用于便于水流流动。
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主体外壳两端的内壁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支架,且传动轴端部与固定支架转动连接。
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发电模块发电机,以及与发电机连接的储能变压器;所述发电机与传动机构传动连接。
9、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0、1、本实用新型通过絮凝池的进水管连接螺旋叶轮机,利用进水管内供水余压带动螺旋叶轮机转动,并通过螺旋叶轮机带动发电模块产生电能,从而有效的实现了对供水余压的合理利用,利用产生的电能驱动用电负荷,从而有利于降低整体的能耗,节约生产成本。
11、2、本实用新型通过发电模块产生的电能驱动曝气模块,从而利用供水余压进行发电,所产生的电能驱动曝气模块对絮凝池内的水体进行曝气,从而减少了需要额外提供电能进行曝气的情况,进一步的降低的整体的能耗,使得生产成本得到有效的降低。
12、当然,实施本实用新型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
技术特征:1.一种利用进水管道余压进行发电的发电装置,包括絮凝池(4),及朝絮凝池(4)内注水的进水管(5),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进水管道余压进行发电的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曝气模块(3),曝气模块(3)包括利用发电模块(2)产生的电能进行工作的鼓风机(31),鼓风机(31)通过导气管(32)连接有盘式曝气器(33),实现对絮凝池(4)内的水体进行曝气。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利用进水管道余压进行发电的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叶轮机(1)包括主体外壳(16),转动连接于主体外壳(16)内部的传动轴(14);所述传动轴(14)连接有至少一个螺旋叶轮组(15);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利用进水管道余压进行发电的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叶轮组(15)包括螺旋叶轮(151),螺旋叶轮(151)包括套设于传动轴(14)外侧的螺旋叶轮杆(154),螺旋叶轮杆(154)外壁固定连接螺旋叶片(153);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利用进水管道余压进行发电的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外壳(16)两端的内壁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支架(13),且传动轴(14)端部与固定支架(13)转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进水管道余压进行发电的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电模块(2)包括发电机(22),以及与发电机(22)连接的储能变压器(23);所述发电机(22)与传动机构(21)传动连接。
技术总结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利用进水管道余压进行发电的发电装置,涉及自来水处理技术领域。本技术包括絮凝池和进水管,进水管的出口端连接有螺旋叶轮机,用于通过进水管内的水流带动螺旋叶轮机转动,且螺旋叶轮机通过传动机构传动连接有发电模块,用于带动发电模块产生电能。本技术通过进水管连接螺旋叶轮机,利用螺旋叶轮机带动发电模块产生电能,有效的实现了对供水余压的利用,并且利用产生的电能驱动用电负荷,从而有利于降低整体的能耗,节约生产成本,同时,利用所产生的电能驱动曝气模块对絮凝池内的水体进行曝气,从而减少了需要额外提供电能进行曝气的情况,进一步的降低的整体的能耗,使得生产成本得到有效的降低。技术研发人员:寇超南,郝有杰,韦建,郝文博,倪志强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烟台水务清泉有限公司技术研发日:20240125技术公布日:2024/9/2本文地址:https://www.jishuxx.com/zhuanli/20240905/285920.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uon@163.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