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锁交互处理方法、装置以及设备与流程
- 国知局
- 2024-09-05 14:33:54
本说明书涉及用户交互,尤其涉及解锁交互处理方法、装置以及设备。
背景技术:
1、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智能手机的使用普及,越来越多的业务都在智能手机上通过相应的应用进行,而随着物联网的兴起,一些物联网智能设备也需要用户通过智能手机,来交互从而使用户获得物联网智能设备提供的服务,典型的有自动售货货柜,一般的自动售货货柜是通过扫码对货柜中的某商品进行支付,然后,货柜自动将该商品从下方的出货口吐出,从而用户拿到货物。
2、为了使用户能够更自由方便地选取商品,另一类自动售货货柜应运而生,用户能够通过对这类自动售货货柜进行扫码,触发自动售货货柜解锁,然后用户能够打开货柜柜门,更自由地直接伸手进柜选择所需的商品,关闭柜门之后再进行付款结算。
3、对于上面这类能够让用户解锁开门的自动售货货柜,目前的解锁交互方式仍然比较繁琐,而且由于用户是隔空扫码,因此交互感觉较弱,不仅如此,若同时有多人想尝试使用自动售货货柜,容易产生操作混淆不确定的情况。
4、基于此,对于能够让用户解锁开门的自动售货货柜或类似的其他物联网智能设备,需要更简洁、交互感觉更强,有助于增强用户的确定感的解锁交互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1、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提供解锁交互处理方法、装置、设备以及存储介质,用以解决如下技术问题:对于能够让用户解锁开门的自动售货货柜或类似的其他物联网智能设备,需要更简洁、交互感觉更强,有助于增强用户的确定感的解锁交互方案。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3、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解锁交互处理方法,应用于带锁智能设备,所述方法包括:
4、在所述带锁智能设备上展示用于表现距离状态的虚拟客体;
5、若通过所述带锁智能设备包含的短距离识别区,发现用户用于解锁的移动终端设备,则开始展示所述虚拟客体向所述短距离识别区靠近的视觉效果,以表现所述虚拟客体与所述移动终端设备之间的距离处于缩短状态;
6、在所述靠近的过程中,通过对所述移动终端设备进行识别,获取所述用户的用户标识;
7、在获取到所述用户标识之后,则使所述虚拟客体向所述短距离识别区靠近至移出所述带锁智能设备,并相应地跨设备移入所述移动终端设备的展示区中,以表现所述虚拟客体与所述移动终端设备之间的距离已经接近到足以触发所述带锁智能设备解锁;
8、根据所述用户标识获取解锁指令,并响应于所述解锁指令,对所述带锁智能设备解锁,以便所述用户使用。
9、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解锁交互处理方法,应用于用户的移动终端设备,所述方法包括:
10、在用户的手持移动操作下,贴近带锁智能设备包含的短距离识别区,以便让所述带锁智能设备发现所述移动终端设备,并通过对所述移动终端设备进行识别,获取所述用户的用户标识;
11、在所述贴近的过程中,在所述移动终端设备上展示代表所述带锁智能设备的虚拟客体从所述短距离识别区的方向,移入所述移动终端设备的展示区中,以表现所述虚拟客体与所述移动终端设备之间的距离已经接近到足以触发所述带锁智能设备解锁;
12、在所述带锁智能设备根据获取到的所述用户标识解锁之后,根据所述用户对所述带锁智能设备的使用相应地响应。
13、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解锁交互处理装置,应用于带锁智能设备,所述装置包括:
14、虚拟客体展示模块,在所述带锁智能设备上展示用于表现距离状态的虚拟客体;
15、靠近效果响应模块,若通过所述带锁智能设备包含的短距离识别区,发现用户用于解锁的移动终端设备,则开始展示所述虚拟客体向所述短距离识别区靠近的视觉效果,以表现所述虚拟客体与所述移动终端设备之间的距离处于缩短状态;
16、用户标识识别模块,在所述靠近的过程中,通过对所述移动终端设备进行识别,获取所述用户的用户标识;
17、虚拟客体移出模块,在获取到所述用户标识之后,则使所述虚拟客体向所述短距离识别区靠近至移出所述带锁智能设备,并相应地跨设备移入所述移动终端设备的展示区中,以表现所述虚拟客体与所述移动终端设备之间的距离已经接近到足以触发所述带锁智能设备解锁;
18、响应配合解锁模块,根据所述用户标识获取解锁指令,并响应于所述解锁指令,对所述带锁智能设备解锁,以便所述用户使用。
19、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解锁交互处理装置,应用于用户的移动终端设备,所述装置包括:
20、用户标识配合模块,在用户的手持移动操作下,贴近带锁智能设备包含的短距离识别区,以便让所述带锁智能设备发现所述移动终端设备,并通过对所述移动终端设备进行识别,获取所述用户的用户标识;
21、虚拟客体移入模块,在所述贴近的过程中,在所述移动终端设备上展示代表所述带锁智能设备的虚拟客体从所述短距离识别区的方向,移入所述移动终端设备的展示区中,以表现所述虚拟客体与所述移动终端设备之间的距离已经接近到足以触发所述带锁智能设备解锁;
22、解锁使用响应模块,在所述带锁智能设备根据获取到的所述用户标识解锁之后,根据所述用户对所述带锁智能设备的使用相应地响应。
23、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采用的上述至少一个技术方案能够达到以下有益效果:提供了跨物理与数字介质的新型解锁交互方式,以及相应的带锁智能设备(比如,自动售货货柜);在带锁智能设备上展示虚拟客体,配合用户将其移动终端设备靠近带锁智能设备包含的短距离识别区(比如,基于nfc识别)的过程,相应地展示虚拟客体向短距离识别区靠近的视觉效果,并且在成功识别用户标识之后,使虚拟客体进一步地移出带锁智能设备,并相应地跨设备移入移动终端设备的展示区中,这样的交互过程给用户的感觉基于上述视觉效果提供的明确提示或引导,代表带锁智能设备的虚拟客体像一个有形物体一样,从带锁智能设备准确地跑到了移动终端设备上,仿佛变成了待解锁的实体锁动态地主动贴进到用户手中将要被用户用手解锁,实际上也进而触发了带锁智能设备自动解锁,整个过程对于用户而言操作简洁,交互感觉更强,有助于增强用户的确定感,能够更明确当前到底是哪个用户在触发解锁,更明确即时处于解锁过程的哪个状态,有助于避免用户误操作,而且具有趣味感。
技术特征:1.一种解锁交互处理方法,应用于带锁智能设备,所述方法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所述开始展示所述虚拟客体向所述短距离识别区靠近的视觉效果,具体包括: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所述开始展示所述虚拟客体向所述短距离识别区靠近的视觉效果,具体包括: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所述带锁智能设备包括售货货柜;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所述带锁智能设备为带门把手的设备,所述虚拟客体包括用于表现所述门把手的虚拟门把手;
7.如权利要求1或6所述的方法,所述带锁智能设备包括售货货柜;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所述使所述虚拟客体向所述短距离识别区靠近至移出所述带锁智能设备,并相应地跨设备移入所述移动终端设备的展示区中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所述对所述持久持有请求进行授权确认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10.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所述短距离识别区包括短距离无线通信识别区,用于移动终端设备贴近以识别;
11.一种解锁交互处理方法,应用于用户的移动终端设备,所述方法包括:
12.一种解锁交互处理装置,应用于带锁智能设备,所述装置包括: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装置,所述靠近效果响应模块,检测所述移动终端设备与所述带锁智能设备之间的距离变化情况;
14.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装置,还包括:
15.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装置,所述靠近效果响应模块,开始展示所述虚拟客体被吸向所述短距离识别区的视觉效果;
16.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装置,所述带锁智能设备包括售货货柜;
17.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装置,所述带锁智能设备为带门把手的设备,所述虚拟客体包括用于表现所述门把手的虚拟门把手;
18.如权利要求12或17所述的装置,所述带锁智能设备包括售货货柜;
19.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装置,所述响应配合解锁模块,在所述使所述虚拟客体向所述短距离识别区靠近至移出所述带锁智能设备,并相应地跨设备移入所述移动终端设备的展示区中之后,接收所述移动终端设备发送的针对所述虚拟客体的持久持有请求;
20.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装置,所述响应配合解锁模块,在所述对所述持久持有请求进行授权确认之后,若接收到被分享设备针对所述虚拟客体的指定触发操作,则对所述带锁智能设备解锁;
21.如权利要求12~20任一项所述的装置,所述短距离识别区包括短距离无线通信识别区,用于移动终端设备贴近以识别;
22.一种解锁交互处理装置,应用于用户的移动终端设备,所述装置包括:
23.一种解锁交互处理设备,应用于带锁智能设备,所述设备包括:
24.一种解锁交互处理设备,应用于用户的移动终端设备,所述设备包括:
技术总结本说明书实施例公开了解锁交互处理方法、装置以及设备,应用于带锁智能设备。方案包括:在带锁智能设备上展示用于表现距离状态的虚拟客体;若通过带锁智能设备包含的短距离识别区,发现用户用于解锁的移动终端设备,则开始展示虚拟客体向短距离识别区靠近的视觉效果,以表现虚拟客体与移动终端设备之间的距离处于缩短状态;在靠近的过程中,通过对移动终端设备进行识别,获取用户的用户标识;在获取到用户标识之后,则使虚拟客体向短距离识别区靠近至移出带锁智能设备,并相应地跨设备移入移动终端设备的展示区中,以表现虚拟客体与移动终端设备之间的距离已经接近到足以触发带锁智能设备解锁;根据用户标识获取解锁指令,对带锁智能设备解锁。技术研发人员:于秋璐,史珂,陈志远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支付宝(杭州)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技术研发日:技术公布日:2024/9/2本文地址:https://www.jishuxx.com/zhuanli/20240905/286983.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uon@163.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上一篇
一种接收机系统和通信系统
下一篇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