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辆换挡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与流程
- 国知局
- 2024-09-05 14:34:20
本技术涉及电动汽车,具体涉及一种车辆换挡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1、电动汽车在驻车时通常使用驻车挡来锁定车辆的传动系统,防止车辆移动。然而,在切出驻车挡时,如果车辆处于坡道上或者车重较大,需要施加足够的制动力才能确保车辆不会滑动或滚动。
2、现有的电动汽车在切出驻车挡时,往往无法准确判断所需的制动深度,可能导致车辆滑动或滚动,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提供一种车辆换挡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可以解决电动汽车在切出驻车挡时出现车辆滑动或滚动的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
2、根据本技术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车辆换挡方法,包括:响应于车辆的挡位从驻车挡切换至行车挡,获取车辆当前的整车重量以及车辆当前所处位置的坡度;根据车辆当前的整车重量以及位置的坡度,确定车辆对应的最小制动力;其中,在当前位置,若车辆切出驻车挡,在最小制动力下,车辆保持制动状态;根据最小制动力和/或制动踏板被按压的深度,确定是否允许车辆切换至行车挡。
3、根据上述技术手段,本技术提供的车辆换挡方法中,响应于车辆的挡位从驻车挡切换至行车挡,获取车辆当前的整车重量以及车辆当前所处位置的坡度;根据车辆当前的整车重量以及位置的坡度,确定车辆对应的最小制动力;根据最小制动力和/或制动踏板被按压的深度,确定是否允许车辆切换至行车挡。如此,能够使车辆在从驻车挡切换至行车挡时,不会出现车辆滑动或滚动的问题,保证了车辆换挡时的安全性。
4、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根据最小制动力和/或制动踏板被按压的深度,确定是否允许车辆切换至行车挡”包括:确定获取到的车辆当前的整车重量以及坡度是否异常;在获取到的车辆当前的整车重量以及坡度均正常的情况下,根据最小制动力和以及制动踏板被按压的深度,确定是否允许车辆切换至行车挡;在获取到的车辆当前的整车重量和/或坡度异常的情况下,根据制动踏板被按压的深度,确定是否允许车辆切换至行车挡。
5、根据上述技术手段,本技术提供的车辆换挡方式中,确定获取到的车辆当前的整车重量以及坡度是否异常;在获取到的车辆当前的整车重量以及坡度均正常的情况下,根据最小制动力和以及制动踏板被按压的深度,确定是否允许车辆切换至行车挡;在获取到的车辆当前的整车重量和/或坡度异常的情况下,根据制动踏板被按压的深度,确定是否允许车辆切换至行车挡。避免出现在车辆在换挡后出现滑动等,保证了车辆在换挡过程中的安全。
6、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根据最小制动力和/或制动踏板被按压的深度,确定是否允许车辆切换至行车挡”还包括:根据制动踏板被按压的深度,确定车辆的实际制动力;若实际制动力大于或等于最小制动力,允许车辆切换至行车挡;若实际制动力小于最小制动力,禁止车辆切换至行车挡。
7、根据上述技术手段,本技术提供的车辆换挡方法中,根据制动踏板被按压的深度,确定车辆的实际制动力;若实际制动力大于或等于最小制动力,允许车辆切换至行车挡;若实际制动力小于最小制动力,禁止车辆切换至行车挡。如此,避免出现在车辆从驻车档切换至行车档的过程中,实际制定力不足以保证车辆能够保持不滑坡,导致的安全问题。
8、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根据车辆当前的整车重量以及位置的坡度,确定车辆对应的最小制动力”包括:基于第一对应关系,确定当前重量以及坡度对应的第一制动力;第一对应关系包括在当前重量下,车辆在不同坡度下对应的多个最小制动力;基于第二对应关系,确定当前重量以及坡度对应的第二制动力;第二对应关系包括在坡度下,不同重量的车辆对应的多个最小制动力;将第一制动力和第二制动力中的最大值作为车辆对应的最小制动力。
9、根据上述技术手段,本技术提供的车辆换挡方法中,基于第一对应关系,确定当前重量以及坡度对应的第一制动力;第一对应关系包括在当前重量下,车辆在不同坡度下对应的多个最小制动力;基于第二对应关系,确定当前重量以及坡度对应的第二制动力;第二对应关系包括在坡度下,不同重量的车辆对应的多个最小制动力;将第一制动力和第二制动力中的最大值作为车辆对应的最小制动力。基于此,能够准确且全面的确定车辆在切换至行车挡时所需要的最小制动力。
10、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根据制动踏板被按压的深度,确定是否允许车辆切换至行车挡”包括:在制动踏板被按压的深度大于或等于预设阈值的情况下,允许车辆切换至行车挡;在制动踏板被按压的深度小于预设阈值的情况下,禁止车辆切换至行车挡。
11、根据上述技术手段,本技术提供的车辆换挡方法中,在制动踏板被按压的深度大于或等于预设阈值的情况下,允许车辆切换至行车挡;在制动踏板被按压的深度小于预设阈值的情况下,禁止车辆切换至行车挡。基于此,能够准确地判断车辆换挡时制动踏板被按压的深度是否允许车辆切换至行车挡。
12、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在禁止车辆切换至行车挡的情况下”还包括:输出提示信息,提示信息用于提示增加按压制动踏板的力度。
13、根据上述技术手段,本技术提供的车辆换挡方式中,在禁止车辆切换至行车挡的情况下,输出提示信息。基于此,能够提醒用户增加车辆的制动力,保证车辆在换挡过程中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14、根据本技术提供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车辆换挡装置,该装置包括:获取单元,用于响应于车辆的挡位从驻车挡切换至行车挡,获取车辆当前的整车重量以及车辆当前所处位置的坡度。确定单元,用于根据车辆当前的整车重量以及位置的坡度,确定车辆对应的最小制动力;其中,在当前位置,若车辆切出驻车挡,在最小制动力下,车辆保持制动状态;根据最小制动力和/或制动踏板被按压的深度,确定是否允许车辆切换至行车挡。
15、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确定单元,具体用于确定获取到的车辆当前的整车重量以及坡度是否异常;在获取到的车辆当前的整车重量以及坡度均正常的情况下,根据最小制动力和以及制动踏板被按压的深度,确定是否允许车辆切换至行车挡;在获取到的车辆当前的整车重量和/或坡度异常的情况下,根据制动踏板被按压的深度,确定是否允许车辆切换至行车挡。
16、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确定单元,具体用于根据制动踏板被按压的深度,确定车辆的实际制动力;若实际制动力大于或等于最小制动力,允许车辆切换至行车挡;若实际制动力小于最小制动力,禁止车辆切换至行车挡。
17、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确定单元,具体用于基于第一对应关系,确定当前重量以及坡度对应的第一制动力;第一对应关系包括在当前重量下,车辆在不同坡度下对应的多个最小制动力;基于第二对应关系,确定当前重量以及坡度对应的第二制动力;第二对应关系包括在坡度下,不同重量的车辆对应的多个最小制动力;将第一制动力和第二制动力中的最大值作为车辆对应的最小制动力。
18、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确定单元,还具体用于在制动踏板被按压的深度大于或等于预设阈值的情况下,允许车辆切换至行车挡;在制动踏板被按压的深度小于预设阈值的情况下,禁止车辆切换至行车挡。
19、根据申请提供的第三方面,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可以包括:处理器和用于存储处理器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其中,处理器被配置为执行所述指令,以实现上述第一方面中任一种可选地车辆换挡方法。
20、根据申请提供的第四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计算机存储介质上存储有指令,当所述计算机存储介质中的指令由计算设备的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所述计算设备能够执行上述第一方面中任一种可选地车辆换挡方法。
21、根据本技术提供的第五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指令,当计算机指令在计算设备上运行时,使得计算设备执行如第一方面中任一种可选地实现方式所述的车辆换挡方法。
22、由此,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特征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23、(1)响应于车辆的挡位从驻车挡切换至行车挡,获取车辆当前的整车重量以及车辆当前所处位置的坡度;根据车辆当前的整车重量以及位置的坡度,确定车辆对应的最小制动力;根据最小制动力和/或制动踏板被按压的深度,确定是否允许车辆切换至行车挡。如此,能够使车辆在从驻车挡切换至行车挡时,不会出现车辆滑动或滚动的问题,保证了车辆换挡时的安全性。
24、(2)确定获取到的车辆当前的整车重量以及坡度是否异常;在获取到的车辆当前的整车重量以及坡度均正常的情况下,根据最小制动力和以及制动踏板被按压的深度,确定是否允许车辆切换至行车挡;在获取到的车辆当前的整车重量和/或坡度异常的情况下,根据制动踏板被按压的深度,确定是否允许车辆切换至行车挡,避免出现在车辆在换挡后出现滑动等,保证了车辆在换挡过程中的安全。
25、(3)根据制动踏板被按压的深度,确定车辆的实际制动力;若实际制动力大于或等于最小制动力,允许车辆切换至行车挡;若实际制动力小于最小制动力,禁止车辆切换至行车挡。如此,避免出现在车辆从驻车档切换至行车档的过程中,实际制定力不足以保证车辆能够保持不滑坡,导致的安全问题。
26、(4)基于第一对应关系,确定当前重量以及坡度对应的第一制动力;第一对应关系包括在当前重量下,车辆在不同坡度下对应的多个最小制动力;基于第二对应关系,确定当前重量以及坡度对应的第二制动力;第二对应关系包括在坡度下,不同重量的车辆对应的多个最小制动力;将第一制动力和第二制动力中的最大值作为车辆对应的最小制动力。基于此,能够准确且全面的确定车辆在切换至行车挡时所需要的最小制动力。
27、(5)在制动踏板被按压的深度大于或等于预设阈值的情况下,允许车辆切换至行车挡;在制动踏板被按压的深度小于预设阈值的情况下,禁止车辆切换至行车挡。基于此,能够准确地判断车辆换挡时制动踏板被按压的深度是否允许车辆切换至行车挡。
28、(6)在禁止车辆切换至行车挡的情况下,输出提示信息。基于此,能够提醒用户增加车辆的制动力,保证车辆在换挡过程中安全性。
29、需要说明的是,第二方面至第五方面中的任一种实现方式所带来的技术效果可参见第一方面中对应实现方式所带来的技术效果,此处不再赘述。
30、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技术。
本文地址:https://www.jishuxx.com/zhuanli/20240905/287035.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uon@163.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下一篇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