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新讯 > 无机化学及其化合物制造及其合成,应用技术 > 一种具有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的碳点的制备方法  >  正文

一种具有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的碳点的制备方法

  • 国知局
  • 2024-09-19 14:35:07

本发明属于生物医学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的碳点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1、活性氧是化学性质活泼、具有较高氧化活性的分子或离子的总称,主要包括超氧阴离子、羟基自由基等类型。活性氧含量的升高会导致生物大分子的损伤,与多种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如炎症、阿尔兹海默症等。因此,研究者们尝试通过降低活性氧水平治疗相关疾病,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其中,超氧化物歧化酶能够催化超氧阴离子的歧化反应,生成氧气和过氧化氢,降低生物体内的氧化应激水平,受到了研究者们的广泛关注。

2、超氧化物歧化酶是一种广泛存在于生物体内的酶,其催化活性高、生物安全性良好。然而,超氧化物歧化酶的分离和纯化成本高、稳定性差、储存困难等缺点极大地限制了其应用。自2007年首次报道了氧化铈纳米粒子具有类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以来,越来越多具有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的纳米材料被开发出来。研究者们不断尝试制备低成本、高稳定性和易储存的纳米材料作为超氧化物歧化酶模拟物,其中主要包括贵金属纳米材料(金、铂等)、金属氧化物纳米材料(氧化铈、氧化锰等)、金属-有机框架材料(zif-8等)等几类。但是,上述纳米材料普遍面临着潜在的生物安全性问题,在体内的降解十分困难,并且酶活性也相对较低,无法满足应用于生物医学领域的要求。因此,开发低毒性、高活性的超氧化物歧化酶模拟物具有重要的意义。

3、当前存在的贵金属纳米材料、金属氧化物纳米材料和金属-有机框架材料等,作为超氧化物歧化酶模拟物,普遍存在酶活性不高的问题,而且可能面临潜在的生物毒性,无法满足在生物医学领域中的应用要求。现阶段,需要寻找新的解决方案来克服这些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的碳点的制备方法,旨在解决背景技术中确定的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

2、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具有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的碳点的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3、s1、配制30ml的氢氧化钠溶液;

4、s2、向所配制的氢氧化钠溶液中依次加入1.5-2.5g的氨基酸和1.3694g的白藜芦醇,并进行超声溶解;

5、s3、将超声溶解后的溶液转移至50ml的聚四氟乙烯内衬反应釜中,并在150-200℃的温度下加热反应6-10小时;

6、s4、待反应釜冷却至室温后,取出釜衬内水溶液,并去除水溶液中的固体杂质;

7、s5、使用截留分子量为3500kda的透析袋对过滤后的水溶液进行透析,去除水溶液中未反应的原料,得到提纯后的碳点溶液;

8、s6、对碳点溶液进行冻干操作,得到碳点固体。

9、作为本发明更进一步的方案,s1中所述的氢氧化钠溶液的ph值在12.0-12.5之间。

10、作为本发明更进一步的方案,s2中所述的氨基酸为酪氨酸、色氨酸、精氨酸和天门冬氨酸中的一种。

11、作为本发明更进一步的方案,s2中所述的氨基酸和白藜芦醇的加入顺序为先加氨基酸,后加白藜芦醇。

12、作为本发明更进一步的方案,s4中所述的去除水溶液中的固体杂质,是使用0.22μm滤膜对水溶液进行固体杂质过滤。

13、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4、本发明以来源广泛、价格低廉、官能团丰富、生物安全性高的氨基酸和能够降低氧化应激水平、对抗活性氧损伤的白藜芦醇为原料,成功制备出具有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的碳点。该制备方法简便,对多种氨基酸均适用,具有普适性,在生物医学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技术特征:

1.一种具有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的碳点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s1中所述的氢氧化钠溶液的ph值在12.0-12.5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s2中所述的氨基酸为酪氨酸、色氨酸、精氨酸和天门冬氨酸中的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s2中所述的氨基酸和白藜芦醇的加入顺序为先加氨基酸,后加白藜芦醇。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s4中所述的去除水溶液中的固体杂质,是使用0.22μm滤膜对水溶液进行固体杂质过滤。

技术总结本发明适用于生物医学领域,提供了一种具有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的碳点的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向氢氧化钠水溶液中加入氨基酸和白藜芦醇,超声溶解后将溶液转移至聚四氟乙烯内衬反应釜中,置于烘箱内加热,一段时间后取出反应釜。待反应釜冷却至室温后,以0.22μm的滤膜过滤产物水溶液并透析得到提纯的碳点溶液,冻干得到碳点固体。本发明以来源广泛、价格低廉、官能团丰富、生物安全性高的氨基酸和能够降低氧化应激水平、对抗活性氧损伤的白藜芦醇为原料,成功制备出具有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的碳点。该制备方法简便,对多种氨基酸均适用,具有普适性,在生物医学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技术研发人员:刘树威,朱宣祺,晋皓,王璐,杨田野,张皓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吉林大学第一医院技术研发日:技术公布日:2024/9/17

本文地址:https://www.jishuxx.com/zhuanli/20240919/298991.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uon@163.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