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新讯 > 电气元件制品的制造及其应用技术 > 储能装置及用电设备的制作方法  >  正文

储能装置及用电设备的制作方法

  • 国知局
  • 2024-10-09 16:34:44

本技术涉及储能,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储能装置及用电设备。

背景技术:

1、目前现有的电池包包括电池箱体和安装在电池箱体内的电池模组,相关技术中,通常通过布线采集的方式,将电池模组包括的电池单体的电压和温度等工况参数传递至电池管理系统(battery management system,即bms),具体来说,连接线的一端连接bms的接口端,另一端与电池单体连接,以采集电池单体的工况参数。但目前在追求高能量密度的趋势下,电池包内电池模组的数量不断增多,采用上述布线采集的方式,不仅空间上部分电池模组的线束线径较大,使得布线过多的占用内部空间,造成电池包的内部空间的利用率较低,增加电池包的制造成本,而且连接线的数目较多,线束繁杂,电安全性差。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一个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提高电池仓内的空间利用率,同时提高用电安全性的储能装置及用电设备。

2、为实现上述申请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3、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储能装置,包括:电池箱体,包括下箱体和箱盖,所述箱盖与所述下箱体固定连接,以围成电池仓;多个电池模组,位于所述电池仓内,每个所述电池模组包括相对设置的一对固定端板,位于一对所述固定端板之间的多个电池单体,以及位于所述固定端板与紧邻的电池单体之间的绝缘板,所述多个电池单体沿所述电池箱体的长度方向排布,所述多个电池模组包括在所述电池箱体的长度方向上相邻的第一电池模组和第二电池模组;多个电路板,与多个所述电池模组一一对应,每个电路板设置在对应电池模组的顶部,且与对应电池模组的多个电池单体连接,所述多个电路板包括与所述第一电池模组、所述第二电池模组分别对应的第一电路板和第二电路板;所述第一电路板的端部具有第一接头组件,所述第一接头组件包括固定连接的第一插接底座和第一插接头,所述第一插接底座固定在所述第一电池模组的固定端板上,所述第二电路板的端部具有第二插接头和弯曲部,所述第二插接头与所述第一插接头连接,所述弯曲部朝向所述第二电池模组的表面设置有片状的绝缘件,所述绝缘件在所述第二电池模组上的正投影与所述第二电池模组的固定端板和/或绝缘板存在重合区域。

4、本技术实施方式中,将电池管理模块与每个电池模组包括的多个电池单体之间的连接线替换为电路板,以简化电池管理模块与每个电池模组之间的连接,从而节省电池仓内的空间,提高空间利用率,同时电路板的设置避免了线束繁杂的情况,提高了储能装置的用电安全性。另外,第一插接头通过第一插接底座固定在第一电池模组的固定端板上,可避免第一插接头和第二插接头连接后悬空在第一电池模组与第二电池模组之间的情况,进而避免第一插接头、第二插接头因自身重力拉扯第一电路板、第二电路板,造成第一电路板、第二电路板撕裂甚至断裂的情况,以及造成第一插接头与第二插接头的连接发生松动出现接触不良的现象。再者,通过在第二电路板上弯曲部的表面设置绝缘件,便于抬高第二电路板上靠近第二插接头的端部,以便于第二插接头与第一插接头的插接,同时可在第二电路板上靠近第二插接头的位置形成凸起结构,即在第二电路板上靠近第二插接头的位置可形成缓冲余量,避免在第二电池模组包括的电池单体发生热膨胀等时,造成对第二电路板的拉扯;同时能够避免第二电路板与绝缘板之间的摩擦等,造成第二电路板的漏电,甚至第二电路板的断裂失效;以及避免第二电路板与固定端板之间的导通,造成固定端板甚至电池箱体带电的情况,保证了储能装置的用电安全性。

5、根据本技术的一实施方式,其中,所述第一电路板上靠近所述第一插接头的端部,且朝向所述第一电池模组的表面设置有片状的缓冲件,所述缓冲件位于所述第一电路板与所述第一电池模组的绝缘板之间的区域。

6、本技术实施方式中,在第一电路板与第一电池模组的绝缘板之间设置缓冲件,便于在第一电路板与第一电池模组的绝缘板之间形成保护,避免第一电路板与绝缘板之间的摩擦等,造成第一电路板的漏电,甚至第一电路板的断裂失效;还便于抬高第一电路板上靠近第一插接头的端部,以在第一电路板上靠近第一插接头的位置形成凸起结构,即在第一电路板上靠近第一插接头的位置可通过对缓冲件的挤压形成缓冲余量,避免在第一电池模组包括的电池单体发生热膨胀等时,造成对第一电路板的拉扯。

7、根据本技术的一实施方式,其中,所述第一插接底座包括第一底座、限位凸起和限位扣;所述限位凸起、所述限位扣均位于所述第一底座的下表面,且所述限位扣具有朝向所述第一底座的限位面;所述第一电池模组的固定端板上具有限位槽和限位孔,所述限位凸起限位在所述限位槽内,所述限位扣位于所述限位孔内,且所述限位面与所述限位孔配合限位。

8、本技术实施方式中,在第一电池模组的固定端板上固定第一插接底座时,只需要第一插接底座在固定端板上的插接,即可实现第一插接底座的固定,从而提高了第一插接底座装配的快捷性;再者通过限位凸起和限位扣的设置,保证了第一插接底座与固定端板插接配合后,第一插接底座在固定端板上固定的稳固性,避免了第一插接底座可旋转的情况。

9、根据本技术的一实施方式,其中,所述限位扣包括沿所述限位孔的周向间隔分布的多个限位柱,每个所述限位柱远离所述第一底座的端部具有位于外表面的凸起;所述凸起具有朝向所述第一底座的第一表面,且所述第一表面形成所述限位面。

10、本技术实施方式中,在实现限位扣在限位孔内的限位配合时,可基于相邻两个限位柱之间的间隙,在外力作用下促使多个限位柱上的凸起向内收缩,以便多个限位柱上的凸起能够伸入限位孔,进而在多个凸起伸入限位孔后,基于自身的弹性恢复,实现凸起上的限位面与限位孔的限位配合。

11、根据本技术的一实施方式,其中,所述限位面上远离所述限位柱的边缘向远离所述第一底座的方向倾斜。

12、本技术实施方式中,设置限位面上远离限位柱的边缘向远离第一底座的方向倾斜,以在保证限位面与限位孔配合限位的同时,便于在拆卸第一插接底座时,基于限位孔与限位面的相互作用,促使多个限位柱上的凸起向内收缩,实现多个限位柱从限位孔内拔出。

13、根据本技术的一实施方式,其中,所述凸起具有背向所述第一底座的第二表面,且所述第二表面远离所述限位柱的边缘向靠近所述第一底座的方向倾斜,以形成导向面。

14、根据本技术的一实施方式,其中,在远离所述第一底座的方向上,所述第二表面凸出所述限位凸起的端面。

15、本技术实施方式中,凸起上的第二表面凸出限位凸起的端面,从而在装配第一插接底座时,通过第二表面与限位孔的导向配合,便于实现限位凸起与限位槽的对位,以提高第一插接底座在固定端板上的插接效率。

16、根据本技术的一实施方式,其中,所述限位孔为矩形孔,所述限位扣包括沿所述矩形孔的四条孔边对应分布的四个限位柱。

17、本技术实施方式中,在四个限位柱上的凸起所具有的第二表面与限位孔进行导向配合时,避免第一插接底座相对固定端板的旋转,从而可直接实现限位凸起与限位槽的对位,以进一步提高第一插接底座在固定端板上的插接效率。

18、根据本技术的一实施方式,其中,所述电路板为柔性电路板。

19、根据本技术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用电设备,所述用电设备包括上述一方面所述的储能装置,所述储能装置为所述用电设备供电。

20、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技术。

本文地址:https://www.jishuxx.com/zhuanli/20240929/313428.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uon@163.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