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新讯 > 供热炉灶,通风,干燥设备的制造及其应用技术 > 一种口部腔体结构地下排风通道的制作方法  >  正文

一种口部腔体结构地下排风通道的制作方法

  • 国知局
  • 2024-10-09 14:58:57

本发明涉及排风通道,尤其是涉及一种口部腔体结构地下排风通道。

背景技术:

1、随着城市建设和交通基础设施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地下工程被兴建起来。而在地下工程中,排风与通风系统的设计与施工则扮演着关键的角色。地下排风与通风系统主要目的是保障地下空间内空气的新鲜、清洁以及稳定温度的维持。

2、对于一些特殊工程需要隐蔽排风,且要求排风道口部壁面温度与外界环境温差控制在规定范围内。地下风道排风温度通常相对稳定且高于外部气温,因排风热量对口部壁面传热,造成排风道口部壁面温度高于外部气温,产生一定的红外暴露征候。因此设计一种能进行隐蔽排风的地下风道是十分有必要的。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口部腔体结构地下排风通道,该地下排风通道能够降低地下排风出口处壁面温度与外界环境的温差,避免排风出口处壁面温度高于外界环境气温,实现隐蔽排风的目的。

2、本发明提供一种口部腔体结构地下排风通道,包括主风道,所述主风道的出口处设有延伸风道,所述延伸风道的内壁和外壁之间设有空腔,所述空腔中设有传热肋单元,所述传热肋单元固定在所述外壁上,所述延伸风道侧壁下部设有与所述空腔连通的进风口,所述延伸风道侧壁上部设有与所述空腔连通的出风口。

3、进一步地,所述主风道和所述延伸风道均为直墙圆拱结构,由位于两侧的竖直部以及顶面的圆弧部组成。

4、进一步地,所述延伸风道的通道与所述主风道的通道对齐且高度、宽度尺寸一致,所述空腔的宽度沿排风方向逐渐变宽。

5、进一步地,所述空腔最宽端的宽度是最窄端宽度的1.5-2倍。

6、进一步地,所述传热肋单元包括沿所述延伸风道竖直部的高度方向和长度方向设置的多个传热肋和沿所述延伸风道圆弧部的圆弧方向和长度方向设置的多个传热肋。

7、进一步地,所述传热肋的长度是所述空腔最窄端宽度的0.5倍。

8、进一步地,所述延伸风道两侧的竖直部远离所述主风道的侧壁下部分别设有所述进风口,所述延伸风道的圆弧部远离所述主风道的侧壁居中设有所述出风口。

9、进一步地,所述进风口的高度为0.7-1.0米,所述进风口为双层格栅风口。

10、进一步地,所述出风口的弧度与所述延伸风道的圆弧部弧度一致,所述出风口的弧度为60度,所述出风口为条缝型风口。

11、进一步地,所述延伸风道的长度为1米。

12、综上所述,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3、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通过在主风道的出口设置延伸风道,在延伸风道侧壁设置空腔及与空腔连通的进风口和出风口,从主风道排出的气体温度较高使延伸通道内壁升温,从而对空腔中的空气进行加热,空腔内的空气利用浮力向上流动并从下部进风口吸入外部冷空气,从上部的出风口排出热空气,利用空腔内部的空气冲刷对内壁壁面降温,通过在空腔内部设置与外壁连接的传热肋单元,将外界山体冷量引入空腔内部,进一步冷却空腔内部的气体,同时将空腔内的气体向内壁侧挤压,强化对内壁壁面的冲刷降温作用,进一步降低排风出口处壁面温度与外界环境的温差,达到隐蔽排风的目的。

技术特征:

1.一种口部腔体结构地下排风通道,其特征在于,包括主风道(1),所述主风道(1)的出口处设有延伸风道(2),所述延伸风道(2)的内壁(201)和外壁(202)之间设有空腔(203),所述空腔(203)中设有传热肋单元,所述传热肋单元固定在所述外壁(202)上,所述延伸风道(2)侧壁下部设有与所述空腔(203)连通的进风口(3),所述延伸风道(2)侧壁上部设有与所述空腔(203)连通的出风口(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排风通道,其特征在于,所述主风道(1)和所述延伸风道(2)均为直墙圆拱结构,由位于两侧的竖直部以及顶面的圆弧部组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地下排风通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延伸风道(2)的通道与所述主风道(1)的通道对齐且高度、宽度尺寸一致,所述空腔(203)的宽度沿排风方向逐渐变宽。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地下排风通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腔(203)最宽端的宽度是最窄端宽度的1.5-2倍。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地下排风通道,其特征在于,所述传热肋单元包括沿所述延伸风道(2)竖直部的高度方向和长度方向设置的多个传热肋(204)以及沿所述延伸风道(2)圆弧部的圆弧方向和长度方向设置的多个传热肋(204)。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地下排风通道,其特征在于,所述传热肋(204)的长度是所述空腔(203)最窄端宽度的0.5倍。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地下排风通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延伸风道(2)两侧的竖直部远离所述主风道(1)的侧壁下部分别设有所述进风口(3),所述延伸风道(2)的圆弧部远离所述主风道(1)的侧壁居中设有所述出风口(4)。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地下排风通道,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口(3)的高度为0.7-1.0米,所述进风口(3)为双层格栅风口。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地下排风通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口(4)的弧度与所述延伸风道(2)的圆弧部弧度一致,所述出风口(4)的弧度为60度,所述出风口(4)为条缝型风口。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排风通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延伸风道(2)的长度为1米。

技术总结本发明涉及排风通道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口部腔体结构地下排风通道。包括主风道,主风道的出口处设有延伸风道,延伸风道的内壁和外壁之间设有空腔,空腔中设有传热肋单元,传热肋单元固定在所述外壁上,延伸风道侧壁下部设有与空腔连通的进风口,延伸风道侧壁上部设有与空腔连通的出风口。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通过在主风道的出口处设置延伸风道,通过在延伸风道侧壁设置空腔及与空腔连通的进风口和出风口,利用空腔内部的空气冲刷对内壁壁面降温,并通过传热肋单元将外界山体冷量引入空腔内部,进一步冷却空腔内部的气体,强化对内壁壁面的冲刷降温作用,降低排风出口处壁面温度与外界环境的温差,达到隐蔽排风的目的。技术研发人员:苏辉,涂江峰,丁茹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人民解放军96911部队技术研发日:技术公布日:2024/9/29

本文地址:https://www.jishuxx.com/zhuanli/20241009/307175.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uon@163.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