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原发动机温室效应强度确定方法、装置及设备与流程
- 国知局
- 2024-11-06 14:39:12
本技术涉及汽车,尤其涉及一种高原发动机温室效应强度确定方法、装置及设备。
背景技术:
1、目前,汽车温室气体排放主要有二氧化碳、甲烷以及氧化亚氮。二氧化碳与甲烷为燃料燃烧后的直接产物,氧化亚氮为氮氧化物在后处理系统中化学反应的产物,为约束和限制温室气体污染物的排放,加强对温室气体排放的管理,现有技术由技术人员通过在平原测试环境中测量汽车发动机燃烧产生的温室气体浓度,得到温室气体的排放因子,然后对排放因子进行手工分析,通过排放因子和全球变暖潜能对温室气体进行评估,从而测量出温室效应强度。
2、但是,对于高原地区,由于生态环境脆弱,不同的环境参数(如海拔高度或环境温度)会影响温室气体浓度,因此,现有技术在高原环境所得到的排放因子容易受到高原环境的影响,使得排放因子不准确,导致测量的温室效应强度存在误差,测量精度低。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高原发动机温室效应强度确定方法、装置及设备,旨在解决现有技术在高原环境,所得到的排放因子容易受到高原环境的影响,使得排放因子不准确,导致测量的温室效应强度存在误差,测量精度低的技术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高原发动机温室效应强度确定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3、确定发动机在当前工况参数下温室气体的初始排放因子,所述初始排放因子包括:初始二氧化碳排放因子、初始甲烷排放因子以及初始氧化亚氮排放因子;
4、根据所述当前工况参数以及当前高原环境参数确定目标修正系数;
5、通过所述目标修正系数对所述初始排放因子进行修正,得到目标排放因子,所述目标排放因子包括:修正后二氧化碳排放因子、修正后初始甲烷排放因子以及修正后氧化亚氮排放因子;
6、通过预设温室效应强度公式根据所述目标排放因子确定所述发动机在高原环境下的温室效应强度,所述预设温室效应强度公式为:
7、
8、式中,为温室效应强度,为修正后二氧化碳排放因子,为修正后甲烷排放因子,为修正后氧化亚氮排放因子。
9、可选地,所述当前环境参数包括:当前海拔高度以及当前环境温度;
10、所述根据所述当前工况参数以及当前高原环境参数确定目标修正系数的步骤,包括:
11、判断当前工况参数变化率是否大于临界工况参数变化率;
12、若是,则根据所述当前工况参数变化率确定所述温室气体的目标浓度修正系数;
13、根据所述当前海拔高度确定目标海拔修正系数;
14、根据所述当前环境温度确定目标温度修正系数;
15、将所述目标浓度修正系数、所述目标海拔修正系数以及所述目标温度修正系数作为目标修正系数。
16、可选地,所述判断当前工况参数变化率是否大于临界工况参数变化率的步骤之前,还包括:
17、获取不同工况参数变化率下所述温室气体的浓度测量值;
18、获取预设排放浓度映射表,所述预设排放浓度映射表包含不同工况参数与对应温室气体的排放浓度之间的关联关系;
19、确定各所述浓度测量值在所述预设排放因子映射表中对应的排放浓度记录值;
20、计算各所述浓度测量值与对应的排放浓度记录值之间的差值,得到各所述浓度测量值对应的浓度值偏差;
21、在存在浓度值偏差大于预设偏差的目标浓度测量值时,将所述目标浓度测量值对应的工况参数变化率作为临界工况参数变化率。
22、可选地,所述若是,则根据所述当前工况参数变化率确定所述温室气体的目标浓度修正系数的步骤包括:
23、若是,则获取浓度修正数值关系,所述浓度修正数值关系通过对不同跃迁工况参数变化率与对应的浓度变化率进行数值拟合所确定,用于表征各所述跃迁工况参数变化率与对应的浓度变化率之间的映射关系;
24、其中,所述跃迁工况参数变化率为数值大于所述临界工况参数变化率的工况参数变化率;
25、通过所述浓度修正数值关系确定所述当前工况参数变化率对应的第一目标浓度变化率;
26、将所述第一目标浓度变化率作为所述温室气体的目标浓度修正系数。
27、可选地,所述根据所述当前海拔高度确定目标海拔修正系数的步骤,包括:
28、获取海拔修正数值关系,所述海拔修正数值关系通过对不同海拔高度与对应的浓度变化率进行数值拟合所确定,用于表征各所述海拔高度与对应的浓度变化率之间的映射关系;
29、通过所述海拔修正数值关系确定所述当前海拔高度对应的第二目标浓度变化率;
30、将所述第二目标浓度变化率作为目标海拔修正系数。
31、可选地,所述根据所述当前环境温度确定目标温度修正系数的步骤,包括:
32、获取温度修正模型,所述温度修正模型通过对不同环境温度与对应的浓度变化率进行数值拟合所确定,用于表征各所述环境温度与对应的浓度变化率之间的映射关系;
33、通过所述温度修正模型确定所述当前海拔温度对应的第三目标浓度变化率;
34、将所述第三目标浓度变化率作为目标温度修正系数。
35、可选地,所述通过所述目标修正系数对所述初始排放因子进行修正,得到目标排放因子的步骤,包括:
36、通过预设排放因子修正公式基于所述目标浓度修正系数、所述目标海拔修正系数以及目标温度修正系数对所述初始排放因子进行修正,得到目标排放因子;
37、所述预设排放因子修正公式为:
38、
39、式中, ex(i,j)为温室气体x的当前排放浓度,为进气质量流量,为燃油质量流量,为温室气体密度与排气密度比,为当前工况参数中的转速,为当前工况参数中的扭矩,为目标浓度修正系数,为目标海拔修正系数,为目标温度修正系数,为目标排放因子。
40、此外,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还提出一种高原发动机温室效应强度确定装置,所述高原发动机温室效应强度确定装置包括:
41、排放因子确定模块,用于确定发动机在当前工况参数下温室气体的初始排放因子,所述初始排放因子包括:初始二氧化碳排放因子、初始甲烷排放因子以及初始氧化亚氮排放因子;
42、修正系数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当前工况参数以及当前高原环境参数确定目标修正系数;
43、排放因子修正模块,用于通过所述目标修正系数对所述初始排放因子进行修正,得到目标排放因子,所述目标排放因子包括:修正后二氧化碳排放因子、修正后初始甲烷排放因子以及修正后氧化亚氮排放因子;
44、温室效应强度确定模块,用于通过预设温室效应强度公式根据所述目标排放因子确定所述发动机在高原环境下的温室效应强度,所述预设温室效应强度公式为:
45、
46、式中,为温室效应强度,为修正后二氧化碳排放因子,为修正后甲烷排放因子,为修正后氧化亚氮排放因子。
47、此外,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还提出一种高原发动机温室效应强度确定设备,所述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配置为实现如上文所述的高原发动机温室效应强度确定方法的步骤。
48、此外,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还提出一种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为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文所述的高原发动机温室效应强度确定方法的步骤。
49、本技术提出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以下技术效果:
50、本技术通过确定发动机在当前工况参数下温室气体的初始排放因子,初始排放因子包括:初始二氧化碳排放因子、初始甲烷排放因子以及初始氧化亚氮排放因子;根据当前工况参数以及当前高原环境参数确定目标修正系数;通过目标修正系数对初始排放因子进行修正,得到目标排放因子,目标排放因子包括:修正后二氧化碳排放因子、修正后初始甲烷排放因子以及修正后氧化亚氮排放因子;通过预设温室效应强度公式根据目标排放因子确定发动机在高原环境下的温室效应强度。相较于现有技术排放因子在平原测试环境中测得,并不适用于高原环境,本技术由当前工况参数和当前高原环境参数确定目标修正系数,通过目标修正系数对所确定的初始排放因子进行修正,从而降低了高原环境对排放因子的影响,能够适用于高原环境,在高原环境下也能够得到准确的修正因子,进而使得在高原环境也能得到准确的温室效应强度,有效提高了温室效应强度的测量精度。
本文地址:https://www.jishuxx.com/zhuanli/20241106/323322.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uon@163.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