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旋转式压缩机及其供油结构的制作方法
- 国知局
- 2025-01-17 12:50:19
本申请涉及压缩机,特别涉及一种旋转式压缩机及其供油结构。
背景技术:
1、旋转式压缩机因其高效制冷能力在空调、冷藏等领域广泛应用,其小型化和高转速运行对润滑供油系统提出了更高要求。
2、在实现本发明的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现有旋转式压缩机的供油系统多依赖机械离心力,这在高转速下容易导致润滑不足,引发过载跳停或磨损,限制了压缩机性能的进一步提升。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旋转式压缩机的供油结构,有效解决了现有旋转式压缩机在高转速下因润滑不足而导致的过载跳停或磨损问题,提高了压缩机的可靠性和性能。本申请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旋转式压缩机。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一种旋转式压缩机的供油结构,包括:
3、引压通道,连通吸气口、副轴承、曲轴和主轴承,以将所述吸气口的内部压力引入所述副轴承、所述曲轴和所述主轴承;
4、供油通道,连通油池、副轴承、曲轴和主轴承,所述油池的外部压力大于所述吸气口的内部压力,以在压差的作用下将所述油池内的润滑介质压入所述副轴承、所述曲轴和所述主轴承。
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引压通道包括:
6、第一气道,连通所述吸气口和所述副轴承;
7、第二气道,连通所述副轴承、所述曲轴和所述主轴承。
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气道包括开设于所述吸气口的第一气道段、开设于泵体的第二气道段和开设于所述副轴承的第三气道段,所述第一气道段、所述第二气道段、所述第三气道段依次连通。
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气道包括开设于所述副轴承的第四气道段、开设于所述曲轴的第五气道段、开设于所述主轴承的第六气道段,所述第四气道段、所述第五气道段和所述第六气道段依次连通。
1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四气道段包括连通的第一气道结构和第二气道结构,所述第一气道结构沿所述副轴承的径向设置,所述第一气道结构与所述第一气道连通;所述第二气道结构沿所述副轴承的轴向设置,所述第二气道结构与所述第五气道段连通;和/或,
11、所述第五气道段包括位于所述曲轴内部的中孔,所述中孔沿所述曲轴的轴向设置;和/或,
12、所述第六气道段包括位于所述主轴承内部的环槽,所述环槽沿所述主轴承的周向设置。
1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供油通道包括开设于所述副轴承的第一油道段、开设于所述曲轴的第二油道段、开设于所述主轴承的第三油道段,所述第一油道段、所述第二油道段和所述第三油道段依次连通,所述第一油道段的进油口浸没于所述油池。
14、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油道段包括位于所述副轴承内周的第一螺旋油槽,所述第二油道段包括位于所述曲轴外周的第二螺旋油槽,所述第三油道段包括位于所述主轴承内周的第三螺旋油槽;
15、所述第一螺旋油槽与所述第三螺旋油槽在螺旋形式上错开分布,以将所述副轴承与所述主轴承在供油时序上错开。
1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副轴承设有回流油道,所述回流油道通向所述副轴承的外部并与泵体的进气口连通,以实现润滑介质在所述泵体的驱动下回到所述油池。
17、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旋转式压缩机,包括上述旋转式压缩机的供油结构。
1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旋转式压缩机包括壳体、电机和泵体,所述壳体的内部具有连通的电机腔和泵体腔,所述电机位于所述电机腔,所述泵体位于泵体腔;
19、所述泵体腔设有吸气口和排气口,所述吸气口通向所述泵体的内部,所述排气口通向所述泵体的外部。
20、相对于现有技术,本申请所提供的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21、本申请所提供的旋转式压缩机的供油结构主要包括引压通道和供油通道,引压通道连通吸气口、副轴承、曲轴和主轴承,以将吸气口的内部压力引入副轴承、曲轴和主轴承;供油通道连通油池、副轴承、曲轴和主轴承,油池的外部压力大于吸气口的内部压力,以在压差的作用下将油池内的润滑介质压入副轴承、曲轴和主轴承。
22、本申请提供的旋转式压缩机的供油结构,核心在于利用引压通道和供油通道的协同作用,实现在高转速下稳定且有效的润滑供油。引压通道的主要作用是将吸气口的低压引入压缩机的关键轴承部位,即副轴承、曲轴和主轴承。由于吸气口处的压力低于油池的压力,这种压力差为供油提供了动力。
23、供油通道则是利用这一压差,将油池中的润滑介质压入副轴承、曲轴和主轴承。具体来说,油池的外部压力大于吸气口的内部压力,因此在压差的作用下,润滑介质会自然地从高压区(油池)流向低压区(副轴承、曲轴和主轴承),实现自动供油。
24、这种设计直接针对背景技术中提到的现有旋转式压缩机在高转速下润滑不足的问题。通过引压通道引入吸气口的低压,与油池的高压形成压差,供油通道利用这一压差实现稳定供油。这样,即使在高转速下,压缩机的关键部件也能得到持续且充足的润滑,有效避免了因润滑不足而导致的过载跳停或磨损问题。
25、结合上述结构及过程说明,可以看出,该旋转式压缩机的供油结构通过引压通道和供油通道的设计,有效解决了现有旋转式压缩机在高转速下因润滑不足而导致的过载跳停或磨损问题,提高了压缩机的可靠性和性能。
技术特征:1.一种旋转式压缩机的供油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压通道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供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气道包括开设于所述吸气口的第一气道段、开设于泵体的第二气道段和开设于所述副轴承的第三气道段,所述第一气道段、所述第二气道段、所述第三气道段依次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供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气道包括开设于所述副轴承的第四气道段、开设于所述曲轴的第五气道段、开设于所述主轴承的第六气道段,所述第四气道段、所述第五气道段和所述第六气道段依次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供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气道段包括连通的第一气道结构和第二气道结构,所述第一气道结构沿所述副轴承的径向设置,所述第一气道结构与所述第一气道连通;所述第二气道结构沿所述副轴承的轴向设置,所述第二气道结构与所述第五气道段连通;和/或,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油通道包括开设于所述副轴承的第一油道段、开设于所述曲轴的第二油道段、开设于所述主轴承的第三油道段,所述第一油道段、所述第二油道段和所述第三油道段依次连通,所述第一油道段的进油口浸没于所述油池。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供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油道段包括位于所述副轴承内周的第一螺旋油槽,所述第二油道段包括位于所述曲轴外周的第二螺旋油槽,所述第三油道段包括位于所述主轴承内周的第三螺旋油槽;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供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副轴承设有回流油道,所述回流油道通向所述副轴承的外部并与泵体的进气口连通,以实现润滑介质在所述泵体的驱动下回到所述油池。
9.一种旋转式压缩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旋转式压缩机的供油结构。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旋转式压缩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电机和泵体,所述壳体的内部具有连通的电机腔和泵体腔,所述电机位于所述电机腔,所述泵体位于泵体腔;
技术总结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旋转式压缩机及其供油结构,涉及压缩机技术领域,所述旋转式压缩机的供油结构包括引压通道和供油通道,引压通道连通吸气口、副轴承、曲轴和主轴承,以将所述吸气口的内部压力引入所述副轴承、所述曲轴和所述主轴承;供油通道连通油池、副轴承、曲轴和主轴承,所述油池的外部压力大于所述吸气口的内部压力,以在压差的作用下将所述油池内的润滑介质压入所述副轴承、所述曲轴和所述主轴承。上述旋转式压缩机的供油结构,有效解决了现有旋转式压缩机在高转速下因润滑不足而导致的过载跳停或磨损问题,提高了压缩机的可靠性和性能。技术研发人员:林锦龙,梅佩佩,王炼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深圳市英维克精机技术有限公司技术研发日:技术公布日:2025/1/13本文地址:https://www.jishuxx.com/zhuanli/20250117/355647.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uon@163.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上一篇
机身组件及风扇的制作方法
下一篇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