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黄茶的加工方法及其加工设备
- 国知局
- 2024-07-12 12:06:19
本发明涉及黄茶加工领域,具体为一种黄茶的加工方法及其加工设备。
背景技术:
1、黄茶属轻发酵茶类,加工工艺近似绿茶,只是在干燥过程的前或后,增加一道"闷黄"的工艺,促使其多酚叶绿素等物质部份氧化。其加工方法近似于绿茶,其制作过程为:鲜叶杀青、揉捻、闷黄、干燥。黄茶的杀青、揉捻、干燥等工序均与绿茶制法相似,其最重要的工序在于闷黄,这是形成黄茶特点的关键,闷黄工艺需要在氧气含量相对较低或无氧环境下进行,目前主要做法是将杀青和揉捻后的茶叶用纸包好,或堆积后以湿布盖之,时间以几十分钟或几个小时不等,促使茶坯在水热作用下进行非酶性的自动氧化,形成黄色。
2、然而,现有技术中的黄茶闷黄装置对茶叶进行闷黄的过程中,通常是将茶叶堆积在一起,较难实时的对茶叶进行翻动,使的各个部分茶叶闷黄的效果不一样,降低了茶叶的质的问题,因此,提出一种黄茶的加工方法及其加工设备是十分必要的。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黄茶的加工方法及其加工设备,使得黄茶闷黄过程中,避免了黄茶堆积,使黄茶均匀闷黄,以解决现有的技术缺陷和不能达到的技术要求。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黄茶加工设备,包括:
3、壳体,所述壳体的一侧开设有容纳腔,所述容纳腔中滑动设置有多层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上设置有放置框;
4、驱动件,所述驱动件设置于壳体的底部,所述驱动件的端部固定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依次穿过壳体、多层支撑板和放置框,所述转轴与支撑板转动连接;
5、振动组件,所述振动组件包括支撑件、振动件和限位件,所述支撑件固定套在转轴上,所述振动件转动套设在转轴上,所述振动件上端与支撑板固定连接,所述振动件的下端与支撑件的上端抵靠连接,所述限位件一端固定连接在容纳腔的内侧壁上,所述限位件的另一端抵靠在振动件的一侧,防止振动件转动;
6、所述支撑件的上端面和振动件的下端面均设置为斜切面,且所述振动件的下端面和支撑件的上端面互补贴合;
7、所述支撑件在转轴的带动下往复转动,在限位件的抵靠下,使得支撑件对振动件完成不同高度的往复支撑,实现支撑板和放置框在竖直方向上的振动。
8、优选的,所述放置框上设置有:
9、第一夹持槽,所述第一夹持槽开设于放置框靠近容纳腔内部的的侧壁上;
10、第二夹持槽,所述第二夹持槽开设于放置框的底部,所述第二夹持槽上设置有定位端和伸入端,所述定位端的内侧壁设置为弧形,所述伸入端与第一夹持槽相互连通;
11、夹持组件,所述夹持组件包括第一空腔和第一夹板,所述第一空腔开设于第二夹持槽上靠近定位端的内侧壁上,所述第一夹板滑动设置于第一空腔内,所述第一夹板的一端与第一空腔通过第一弹性件连接,另一端向靠近第二夹持槽的中心轴方向伸出;
12、所述转轴的外侧壁分别与定位端的内侧壁和第一夹板滑动抵靠,以实现放置框和转轴之间的定位连接。
13、优选的,所述夹持组件还包括:
14、第二空腔,所述第二空腔开设于第二夹持槽的内侧壁上,所述第二空腔位于定位端和伸入端之间;
15、第二夹板,所述第二夹板设置于第二空腔内部,且所述第二夹板的一端与第二空腔通过第二弹性件连接,另一端向靠近第二夹持槽的中心轴方向伸出;
16、第三空腔,所述第三空腔开设于第一夹持槽的内侧壁上;
17、第三夹板,所述第三夹板设置于第三空腔内部,且所述第三夹板的一端与第三空腔通过第三弹性件连接,所述第三夹板的另一端向靠近第一夹持槽的中心轴方向伸出。
18、优选的,所述第一夹板、第二夹板和第三夹板的顶端均设置为弧形,所述第二夹板的两侧开设有弧形开口。
19、优选的,所述支撑板的上表面开设有存放槽,所述存放槽位于第二夹持槽的正下方,所述转轴从存放槽上靠近定位端的一端穿过支撑板,所述存放槽中设置有收集框。
20、优选的,所述振动件的下端面上开设有多个缓冲槽,所述缓冲槽内设置有缓冲组件,所述缓冲组件包括:
21、伸缩柱,所述伸缩柱滑动套设在缓冲槽中,且所述伸缩柱的一端通过第四弹性件与缓冲槽的内侧壁连接,另一端向靠近支撑件方向伸出至振动件的下端面处;
22、抵靠件,所述抵靠件设置于伸缩柱上靠近支撑件的一端。
23、优选的,所述抵靠件设置为圆球状;
24、所述伸缩柱上靠近支撑件的一端上开设有滚动槽,所述滚动槽的内侧壁上分布有若干滚珠,所述滚动槽的开口处固定设置有限位环;
25、所述抵靠件的外侧壁分别与限位环的内侧壁和滚珠的外侧壁转动抵靠。
26、优选的,所述容纳腔的内侧壁上开设有多个振动槽,所述支撑板滑动抵靠在振动槽中。
27、一种黄茶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8、1鲜叶采摘:采摘具有一定嫩度的茶树鲜叶;
29、2摊青:将步骤1中的鲜叶在摊青间或摊青机上进行摊青;
30、3杀青:摊青叶采用滚筒杀青机和远红外杀青机进行联合杀青;
31、4揉捻:采用揉捻机对杀青后的茶叶进行揉捻,揉捻时间为20-50min;
32、5闷黄:采用有氧和无氧的间隔方式对揉捻后的茶叶进行闷黄;
33、6干燥:采用毛火和足火两步干燥法进行干燥处理。
34、优选的,所述步骤1中采摘的鲜叶嫩度为一芽一二叶,采摘时间为3-5月;
35、所述步骤2中采用红光辐照方式摊青,光照强度为2000-4000lx;
36、所述步骤3中采用滚筒和远红外方式进行联合杀青,滚筒杀青温度为230-270℃,时间为2-3min,远红外杀青温度为100-150℃,时间为1-2min;
37、所述步骤5中采用有氧和无氧间隔方式进行闷黄的具体方式为:真空闷黄和控温控湿控氧闷黄,真空闷黄时真空度为5-20mbar,温度为30-50℃,时间为3-5h,控温控湿控氧闷时温度为30-50℃,湿度为80%-100%,氧气含量为20%-40%,闷黄时间为1-2h,且两种闷黄方式重复3-6次;
38、所述步骤6中采用毛火和足火两步干燥法进行干燥处理的具体方式为:毛火温度110-130℃,时间8-15min,足火温度60-80℃,时间60-90min。
3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40、1、本技术设置有振动组件,具体的,支撑件的往复转动完了对振动件不同高度的支撑,使容纳腔内多层支撑板能在竖直方向上发生振动,完成对放置框中的茶叶进行翻动,防止茶叶堆积,实现对茶叶的均匀闷黄。
41、2、本技术设置有夹持组件,使得放置框能够便捷的完成与转轴和支撑板的的稳定连接,方便放置框的取放,也保证振动时的稳定,同时也方便茶叶装卸,提高操作便捷性的同时,提高了放置框振动的稳定性。
42、3、本技术设置有缓冲组件,在支撑件在对振动件完成不同高度支撑过程中,减小二者间多余的相互作用力,提高振动的稳定性。
本文地址:https://www.jishuxx.com/zhuanli/20240614/97032.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uon@163.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