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新讯 > 食品饮料机械,设备的制造及其制品加工制作,储藏技术 > 一种桑叶安茶及其制作方法与流程  >  正文

一种桑叶安茶及其制作方法与流程

  • 国知局
  • 2024-07-12 12:15:48

本发明属于桑叶茶和安茶的制作工艺,具体涉及一种桑叶安茶的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1、桑叶是桑科植物桑的叶子,全国大部分地区多有栽种。中医理论认为桑叶能疏散风热,解表清热,养阴生津。现代医学研究表明,桑叶含有丰富的粗蛋白、氨基酸、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元素以及黄酮、生物碱、多糖等生物活性物质,具有降血压、血脂、抗炎等作用。现代生活人们需要天然、安全的保健食品来辅助改善亚健康状态,桑叶茶以其良好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而被越来越多的人所熟悉与喜爱。近年来,大量的科学研究证实桑叶具有良好的降脂、减肥、调节免疫等功效,桑叶茶的保健功效得到国内外人士的认可。

2、目前,市售的桑叶茶主要是桑叶绿茶。以新鲜桑叶按照传统绿茶的制造工艺生产的桑叶茶,性味微寒,口感青味偏重,消费者比较难于接受。靠传统的红茶、乌龙茶生产技术,桑叶茶的风味有所改善,但依旧无法达到理想的目标。总而言之,由于桑叶本身在生化成分上与茶叶相去甚远,传统的茶叶生产技术难于生产出扬长避短、风味独特的桑叶植物饮料,因此桑叶茶成功投放市场以来,一直由于其涩味和青味难于改善而使消费者有所顾忌,营销局面难于打开。而钟意于桑叶茶良好降糖效果的消费者,有的人由于体质偏虚,难于承受其寒凉的药性而对其敬而远之。因此,祛除其青涩的风味,改良其寒凉的品质,一直是阻碍桑叶茶产业发展的关键所在。

3、安茶是祁门一种历史名茶,民间称为“软枝茶”,属于黑茶的一种,是介于绿茶和红茶之间的一种半发酵茶。现代药理分析,发现安茶中含有丰富的多酚类和氨基酸等物质,有解渴清热祛火、消瘴避邪、益寿健神、杀菌防腐之功效,且安茶性温凉,尤其是陈年安茶,火气已退尽,茶性更温。安茶的口感,新茶有涩感,陈年安茶涩感渐退,但现在青年人饮茶对于安茶新茶中的带涩的口感接受度不高,因此安茶新茶也面临在青年人群中的推广问题。

4、研究表明,桑叶经过适当的发酵处理,桑叶的营养成分会得到一定程度的释放,同时也会产生有益物质,具有一定的保健作用,其寒性也会降低,偏向于凉性或温凉。但桑叶在制茶工艺中因其本身性质原因,很难自身单独完成发酵过程,经多次试验,单独使用桑叶作为原料,无法完成安茶的制作。从申请号为cn202111242281.8的一种厌氧发酵桑叶黑茶生产的工艺、申请号为cn202010748985.1一种发酵桑叶的制备方法、申请号为cn201610762303.6发酵桑叶茶的制备方法等中国专利专利中,桑叶发酵使用堆渥发酵和引入微生物进行发酵,过程繁琐复杂,且与常规的制茶工艺差距太大,实用性和操作性极低。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上述提出的问题,提供一种桑叶安茶的制作方法。

2、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3、一种桑叶安茶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4、s1:原料采摘:采摘茶叶100重量份,采摘大于0、小于100重量份的桑叶,桑叶切成丝条状;

5、s2:摊青:将茶叶进行摊青处理;

6、s3:混合杀青:将摊青后的茶叶和桑叶进行混合组成混合叶片,置入杀青机中杀青15-25分钟,以揉成条形而不碎为宜,停止杀青后放凉或吹凉;

7、s4:揉捻:将杀青后的混合叶片放入揉捻机中进行揉捻;

8、s5:解块:将揉捻完成后的条形的或团块状的混合叶片抖散;

9、s6:烘干:将解块后的混合叶片进行烘干,使含水量小于10%;

10、s7:入库:将烘干后的混合叶片入库储存;

11、s8:提香:将储存的混合叶片取出,使用高火对混合叶片进行提香,使含水量小于4%;

12、s9:夜露:将提香后的混合叶片铺放于户外竹席上,吸收露水,二次回软,使含水量回升到9-15%;

13、s10:蒸制:将夜露后的混合叶片放于蒸汽炉内蒸制3-5分钟,使含水量进一步升高至22%以上,以手握叶片结团为宜;

14、s11:装篓:将蒸制后的混合叶片装入用箬叶作为内衬的篾篓内,压紧压实后,再将箬叶伸出篾篓的部分折叠覆盖篓口;

15、s12:束条:将两个完成装篓的篾篓篓口相对贴紧组成一对完成对篾篓篓口进行封口,将至少1对完成封口的篾篓用篾条捆绑成长条状;

16、s13:架烘:将束条后的长条状的篾篓置于烘架上进行烘干,烘制时间为36-54小时,烘制温度为90-100℃,使混合叶片的含水量低于4%,制作出的混合叶片即为桑叶安茶。

17、s14:贮藏:将架烘完成后的内盛桑叶安茶的长条状篾篓置于通风、避光、阴凉、干燥处贮藏。

18、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步骤s1中采摘的茶叶为一芽三叶。

19、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步骤s1中采摘的桑叶为嫩叶。

20、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桑叶的重量份为25-30。

21、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步骤s8中,使用炭火在烘罩内对混合叶片进行高火提香。

22、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步骤s12中将3-4对完成封口的篾篓用篾条捆绑成长条状完成束条。

23、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s14中,将架烘完成后的长条状的篾篓置入内衬有干箬叶的篾框中,再用篾条捆扎成大件,所述篾框为宽篾条编制而成。

24、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步骤s13中篾篓上覆盖有棉絮或棉被。

25、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步骤s1-s7的制作时间为每年的3-5月,s8-s13的制作时间为每年的9-11月。

26、一种桑叶安茶,使用上述任制作方法制作出的桑叶安茶。

27、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28、1、本发明中,桑叶与茶叶进行配比后,随茶叶在安茶的制作工艺中进行半发酵,完成的安茶制作的全部工艺,并顺利得到新的带有桑叶的安茶新品种。

29、2、此桑叶安茶冲泡后,不仅具有安茶本身的茶味、箬叶味(少量)、竹味(微量),也具有桑叶味。其不仅具有桑叶茶本身的功效,而且兼具安茶的功效,并且桑叶经过发酵,其有效成分得到释放且在冲泡过程中更易析出。经过发酵的桑叶,性寒转温凉,另外安茶本身也性温凉,桑叶茶的寒性得到改善,适应人群更多。

30、3、桑叶经发酵后,不仅去除了单独桑叶茶存在的涩味和青味,而且此种桑叶安茶的新茶并没有纯茶叶安茶的新茶中带有的涩味,是一个意想不到的好处。

技术特征:

1.一种桑叶安茶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桑叶安茶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采摘的茶叶为一芽三叶。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桑叶安茶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采摘的桑叶为嫩叶。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桑叶安茶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桑叶的重量份为25-30。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桑叶安茶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8中,使用炭火在烘罩内对混合叶片进行高火提香。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桑叶安茶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2中将3-4对完成封口的篾篓用篾条捆绑成长条状完成束条。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桑叶安茶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4中,将架烘完成后的长条状的篾篓置入内衬有干箬叶的篾框中,再用篾条捆扎成大件,所述篾框为宽篾条编制而成。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桑叶安茶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3中篾篓上覆盖有棉絮或棉被。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桑叶安茶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s7的制作时间为每年的3-5月,s8-s13的制作时间为每年的9-11月。

10.一种桑叶安茶,其特征在于:使用上述权利要求1-9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制作方法制作出的桑叶安茶。

技术总结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桑叶安茶及其制作方法,属于桑叶茶和安茶的制作工艺技术领域,经原料采摘、摊青、混合杀青、揉捻、解块、烘干、入库、提香、夜露、蒸制、装篓、束条、架烘、贮藏等十几道工序制成,本发明桑叶与茶叶进行配比后,随茶叶在安茶的制作工艺中完成发酵,顺利得到新的安茶品种,其不仅具有桑叶茶本身的功效,而且兼具安茶的功效,并且桑叶经过发酵,其有效成分得到释放且在冲泡过程中更易析出。经过发酵的桑叶,性寒转温凉,另外安茶本身也性温凉,桑叶茶的寒性得到改善,适应人群更多,桑叶经发酵后,不仅去除了单独桑叶茶存在的涩味和青味,而且此种桑叶安茶的新茶没有纯茶叶安茶的新茶中带有的涩味,是一个意想不到的好处。技术研发人员:戴显灵,戴海中,严君凤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祁门县君凤祁兰香茶体验中心(个体工商户)技术研发日:技术公布日:2024/5/12

本文地址:https://www.jishuxx.com/zhuanli/20240614/97801.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uon@163.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