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新讯 > 机械加工,机床金属加工设备的制造及其加工,应用技术 > 矫直机构及生产线的制作方法  >  正文

矫直机构及生产线的制作方法

  • 国知局
  • 2024-06-21 09:49:50

本技术涉及电池制造,特别涉及一种矫直机构及生产线。

背景技术:

1、锂电池极片由卷材切割而成,但卷材在切割后存在极片翘曲问题。即,当卷材的来料料卷为顺时针卷绕而成时,经裁剪的极片存在两侧长边上翘问题;当卷材的来料料卷为逆时针卷绕而成时,经裁剪的极片存在中间向上拱起问题。极片翘曲会导致极片传输不稳定,极片可能会偏移或者折叠,最终会引起电芯不良,影响产品的合格率。

2、相关技术中,采用矫直机构来对极片卷材进行矫直。矫直机构包括相对布置的第一单辊与第二单辊,以及设于第一单辊与第二单辊之间的第三单辊。但由于现有矫直机构各辊体位置固定,只能对顺时针卷绕卷材或逆时针卷绕卷材中的单个翘曲方向的极片进行矫直,因此,在更换不同卷绕方向的卷材后,需要对卷材进行重新穿带。而重新穿带会浪费时间以及卷材原料,并会增加极片断带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矫直机构及生产线,旨在解决矫直机构只能对卷材的单一翘曲方向进行矫直的技术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提出一种矫直机构,包括:

3、第一对辊;

4、第二对辊,与所述第一对辊沿第一方向相对且间隔布置;

5、第三对辊,设于所述第一对辊与所述第二对辊之间;

6、其中,沿垂直于所述第三对辊的轴线的竖向,所述第一对辊与所述第二对辊共同形成第一侧与第二侧,所述第三对辊配置为能够于所述第一侧与所述第二侧之间切换。

7、在一些实施例中,沿第二方向,所述第三对辊于所述第一侧与所述第二侧之间切换,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交叉。

8、在一些实施例中,沿所述第二方向,所述第三对辊靠近所述第一对辊的一端至所述第一对辊具有第一距离l1,所述第三对辊靠近所述第二对辊的一端至所述第二对辊具有第二距离l2,所述第二距离l2等于所述第一距离l1。

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矫直机构包括驱动部,所述驱动部与所述第三对辊连接,以使所述第三对辊于所述第一侧与所述第二侧之间切换。

1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矫直机构包括滑轨,所述第三对辊设有滑块,所述驱动部驱动所述滑块于所述滑轨内滑动,以使所述第三对辊相对于所述滑轨滑动。

1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矫直机构包括第一支撑部与第二支撑部,所述第一对辊设于所述第一支撑部沿其延伸方向的一端,所述第二对辊设于所述第二支撑部沿其延伸方向的一端;

12、所述矫直机构包括基板,所述第一支撑部背离所述第一对辊的一端与所述基板连接,所述第二支撑部背离所述第二对辊的一端与所述基板连接。

1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对辊包括第一辊体与第二辊体,所述第一辊体的轴线与所述第二辊体的轴线平行;

14、所述第二对辊包括第三辊体与第四辊体,所述第三辊体的轴线与所述第四辊体的轴线平行;

15、所述第三对辊包括第五辊体与第六辊体,所述第五辊体的轴线与所述第六辊体的轴线平行。

1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辊体具有第一轴线,所述第一辊体相对于所述第一支撑部绕所述第一轴线转动,所述第二辊体具有第二轴线,所述第二辊体相对于所述第一支撑部绕所述第二轴线转动。

1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三对辊中各辊体的辊径小于所述第一对辊上各辊体的辊径及所述第二对辊上各辊体的辊径。

18、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实施例提出一种生产线,包括如上述任意实施例的矫直机构。

1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20、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中,矫直机构包括第一对辊、第二对辊与第三对辊。第二对辊与第一对辊沿第一方向相对且间隔布置。第三对辊设于第一对辊与第二对辊之间。现有技术中,矫直机构包括在固定位置设置的三个单辊,矫直机构只能对顺时针卷绕卷材或逆时针卷绕卷材中的单个翘曲方向的极片卷材进行矫直。而本方案中,沿垂直于第三对辊的轴线的竖向,第一对辊与第二对辊共同形成第一侧与第二侧,第三对辊配置为能够于第一侧与第二侧之间切换,即第三对辊可以便捷地切换其布置位置,从而改变其对翘曲极片的矫直方向。因此,本方案的矫直机构能够适应性矫直不同翘曲方向的极片,即在更换不同卷绕方向的卷材后,也无需对卷材进行重新穿带,能够有效节省卷材,省略二次穿带工序,降低极片的断带风险。

技术特征:

1.一种矫直机构(10),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矫直机构(10),其特征在于,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矫直机构(10),其特征在于,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矫直机构(10),其特征在于,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矫直机构(10),其特征在于,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矫直机构(10),其特征在于,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矫直机构(10),其特征在于,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矫直机构(10),其特征在于,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矫直机构(10),其特征在于,

10.一种生产线,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矫直机构(10)。

技术总结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矫直机构及生产线,矫直机构包括第一对辊、第二对辊以及第三对辊。第二对辊与第一对辊沿第一方向相对且间隔布置。第三对辊设于第一对辊与第二对辊之间。其中,沿垂直于第三对辊的轴线的竖向,第一对辊与第二对辊共同形成第一侧与第二侧。第三对辊配置为能够于第一侧与第二侧之间切换。本申请的矫直机构及生产线能够适应性矫直不同翘曲方向的极片,节省卷材,省略二次穿带工序,降低极片的断带风险。技术研发人员:王明海,高尔烈,孟德龙,张洪超,纪长维,李响,李明翰,吕光,王韫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海目星激光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技术研发日:20231109技术公布日:2024/6/13

本文地址:https://www.jishuxx.com/zhuanli/20240618/16549.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uon@163.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