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新讯 > 金属材料,冶金,铸造,磨削,抛光设备的制造及处理,应用技术 > 一种超声磨针辅助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  正文

一种超声磨针辅助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 国知局
  • 2024-06-20 14:08:30

本技术涉及焊接,具体为一种超声磨针辅助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1、现有的拉丝模长期使用会发生内表面磨损,导致拉出的导体丝表面粗糙,因此必须进行定期抛光维护。拉丝模抛光一般会使用一种专用的拉丝模抛光设备,抛光时会将拉丝模安置在固定位置,然后在模孔内加入抛光粉,然后通过超声发生器,将超声振动通过超声研磨棒、磨针传递到模孔内的抛光粉中,通过抛光粉的超声振动对模孔表面进行抛光。

2、由于磨针在工作时承受强烈的超声振动,因此必须焊接在研磨棒上才不容易脱落;并且磨针本身在抛光时也会发生严重的磨损,必须定期进行更换,因此需要经常进行研磨棒与磨针的焊接工作。

3、然而,为了保证抛光的精度,焊接时研磨棒与磨针之间的中心线最大夹角≤2°。以往只能采用纯手工焊接,需要采用中频感应炉加热研磨棒端部,然后敷上焊料,再用老虎钳将磨针插入研磨棒端部的中心孔内。但中心孔为了填充焊料,孔直径会大于磨料,这导致在焊接时研磨棒与磨针之间很难对中,焊接一根磨针往往也要进行十数次焊接操作,效率低下。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以往只能采用纯手工焊接,需要采用中频感应炉加热研磨棒端部,然后敷上焊料,再用老虎钳将磨针插入研磨棒端部的中心孔内。但中心孔为了填充焊料,孔直径会大于磨料,这导致在焊接时研磨棒与磨针之间很难对中,焊接一根磨针往往也要进行十数次焊接操作,效率低下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超声磨针辅助固定装置。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超声磨针辅助固定装置,包括:管状的基部和固定在基部底端的定位件,在所述定位件上开设有限位的定位孔;在所述定位件背离基部的一面预先布置有工作台面,所述基部与定位件的运行方向与设有的工作台面相垂直,且所述定位孔与基部的中轴线相重合。

3、进一步的,所述基部内腔形成直管状的腔体,所述腔体向下延伸并与定位孔连通形成倒置的凸起状。

4、进一步的,所述定位件的厚度≥14mm,且≤40mm。

5、进一步的,所述定位件通过设有的黏合剂贴附在基部的腔体内,且定位件的端壁与基部的端壁相贴合。

6、作为本申请的优选方案,所述腔体与定位孔的长度比为:1:3-6。

7、作为本申请的优选方案,所述基部选用不锈钢制成。

8、作为本申请的优选方案,所述定位件选用钨钢制成。

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本申请可以显著提升超声研磨棒与磨针之间焊接的速度和焊接质量,降低了对焊接操作工技能熟练度的要求;同时将研磨棒与磨针直接的最大夹角能从原有的2°左右降低至0.5°以下;本实用通过限定定位件的厚度与基部腔体的长度,可对研磨棒与磨针进行有效固定,此外设有适配的腔体截面大小与定位孔的截面积,以避免产生位移,保证焊接精准度与成品率的同时,进一步提升了本申请辅助装置的使用寿命。

技术特征:

1.一种超声磨针辅助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管状的基部(1)和固定在基部(1)底端的定位件(2),在所述定位件(2)上开设有限位的定位孔(21);在所述定位件(2)背离基部(1)的一面预先布置有工作台面(3),所述基部(1)与定位件(2)的运行方向与设有的工作台面(3)相垂直,且所述定位孔(21)与基部(1)的中轴线相重合。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声磨针辅助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部(1)内腔形成直管状的腔体(11),所述腔体(11)向下延伸并与定位孔(21)连通形成倒置的凸起状。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超声磨针辅助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件(2)的厚度≥14mm,且≤40mm。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超声磨针辅助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件(2)通过设有的黏合剂贴附在基部(1)的腔体(11)内,且定位件(2)的端壁与基部(1)的端壁相贴合。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超声磨针辅助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腔体(11)与定位孔(21)的长度比为:1:3-6。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声磨针辅助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部(1)选用不锈钢制成。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声磨针辅助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件(2)选用钨钢制成。

技术总结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超声磨针辅助固定装置,包括:管状的基部和固定在基部底端的定位件,在所述定位件上开设有限位的定位孔;在所述定位件背离基部的一面预先布置有工作台面,所述基部与定位件的运行方向与设有的工作台面相垂直,且所述定位孔与基部的中轴线相重合;本申请可以显著提升超声研磨棒与磨针之间焊接的速度和焊接质量,降低了对焊接操作工技能熟练度的要求;同时将研磨棒与磨针直接的最大夹角能从原有的2°左右降低至0.5°以下;此外设有适配的腔体截面大小与定位孔的截面积,以避免产生位移,保证焊接精准度与成品率的同时,进一步提升了本申请辅助装置的使用寿命。技术研发人员:刘蔚,干胤杰,李龙甫,潘炎华,潘友华,王利维,林熙云,朱新坤,叶国庆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先登绿能新材有限公司技术研发日:20231017技术公布日:2024/6/5

本文地址:https://www.jishuxx.com/zhuanli/20240619/9629.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uon@163.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