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蹬车梯及轨道车辆的制作方法
- 国知局
- 2024-08-01 09:07:59
本技术涉及铁路车辆,特别涉及一种蹬车梯及轨道车辆。
背景技术:
1、目前,铁路轨道机车车辆采用的蹬车梯多为固定式蹬车梯,车辆运行时会经常通过隧道,需要根据限界计算好蹬车梯距离轨面的距离,避免超线路限界。
2、但是,现有固定式蹬车梯距离轨面的距离固定不变,导致一些身高较矮小的人使用不变,上车困难,不能完全考虑不同身高的人蹬车梯是否方便,适用性差。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蹬车梯及轨道车辆。
2、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3、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蹬车梯,包括:
4、第一梯段,其上竖直滑动设有导向板;
5、第二梯段,其位于第一梯段下方,导向板下端与第二梯段连接,第二梯段具有上升位置和下降位置;
6、升降装置,其设置在第一梯段上,用于带动第二梯段在上升位置和下降位置之间切换。
7、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梯段包括第一踏板、第二踏板和相对设置的两个侧板,第一踏板和第二踏板均连接在两个侧板之间,第二踏板位于第一踏板和第二梯段之间。
8、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升降装置包括两个升降气缸,两个升降气缸分别设置在两个侧板上,升降气缸的活塞杆朝向第二梯段,第二梯段上设有与升降气缸的活塞杆连接的连接座。
9、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升降气缸外侧设有连接套,连接套与侧板通过螺栓连接,连接套上靠近侧板的一侧设有与导向板滑动配合的滑槽,滑槽与侧板形成用于导向板上下滑动的导向槽。
10、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导向板上端具有t形部,下端具有倒t形部,倒t形部与连接座连接。
11、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踏板、第二踏板和第二梯段上均间隔均布有多个防滑凸起。
12、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踏板、第二踏板和第二梯段上均间隔均布有多个漏水孔。
13、第二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一种轨道车辆,包括上述的蹬车梯。
14、本申请的有益效果为:1、本申请通过设置升降装置、第二梯段,升降装置能够带动第二梯段在上升位置和下降位置之间切换,当身高矮的人上车时,升降装置带动第二梯段向下移动至下降位置,身高矮的人可依次踩着第二梯段、第二踏板、第一踏板上车,从而便于上车,当不用时,升降装置带动第二梯段向上移动至上升位置,占用空间小,使用方便,灵活性强。
15、2、本申请通过设置导向板,保证了第二梯段上下移动的直线度。
16、3、本申请通过设置漏水孔,避免第一踏板、第二踏板和第二梯段积水,起到了防滑的作用。
17、4、本申请通过设置防滑凸起,也起到了防滑的作用。
技术特征:1.一种蹬车梯,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蹬车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梯段(1)包括第一踏板(12)、第二踏板(13)和相对设置的两个侧板(11),第一踏板(12)和第二踏板(13)均连接在两个侧板(11)之间,第二踏板(13)位于第一踏板(12)和第二梯段(2)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蹬车梯,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装置包括两个升降气缸(3),两个升降气缸(3)分别设置在两个侧板(11)上,升降气缸(3)的活塞杆朝向第二梯段(2),第二梯段(2)上设有与升降气缸(3)的活塞杆连接的连接座(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蹬车梯,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气缸(3)外侧设有连接套(6),连接套(6)与侧板(11)通过螺栓连接,连接套(6)上靠近侧板(11)的一侧设有与导向板(5)滑动配合的滑槽(61),滑槽(61)与侧板(11)形成用于导向板(5)上下滑动的导向槽。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蹬车梯,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板(5)上端具有t形部(51),下端具有倒t形部(52),倒t形部(52)与连接座(4)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蹬车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踏板(12)、第二踏板(13)和第二梯段(2)上均间隔均布有多个防滑凸起。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蹬车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踏板(12)、第二踏板(13)和第二梯段(2)上均间隔均布有多个漏水孔。
8.一种轨道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蹬车梯。
技术总结本申请涉及一种蹬车梯及轨道车辆,包括第一梯段、第二梯段和升降装置,第一梯段上竖直滑动设有导向板,第二梯段位于第一梯段下方,导向板下端与第二梯段连接,第二梯段具有上升位置和下降位置,升降装置设置在第一梯段上,升降装置用于带动第二梯段在上升位置和下降位置之间切换。本申请可在需要蹬车时将蹬车梯的第二梯段伸开,方便身高矮的人登上车辆。技术研发人员:王少鹏,邢建飞,靳权,罗娟娟,马欣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车洛阳机车有限公司技术研发日:20231206技术公布日:2024/6/26本文地址:https://www.jishuxx.com/zhuanli/20240718/235028.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uon@163.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下一篇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