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新讯 > 车辆装置的制造及其改造技术 > 对开门车辆及其车身结构的制作方法  >  正文

对开门车辆及其车身结构的制作方法

  • 国知局
  • 2024-08-02 16:58:30

本公开涉及车辆,尤其涉及一种对开门车辆及其车身结构。

背景技术:

1、相关技术中,在对开门车辆领域,当前后门均关闭的情况下,前门和后门之间往往会留存一定的间隙。在车辆行驶过程中,空气往往会进入至该间隙内而导致风噪增大;且该间隙也会使灰尘进入,防尘效果差;另外,通过该间隙,还会看到内部的侧围外板,影响外观的视觉体验。

技术实现思路

1、为克服相关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公开提供一种对开门车辆及其车身结构,以解决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

2、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对开门车身结构,所述对开门车身结构包括车身本体、前车门、后车门、第一密封件以及第二密封件,所述前车门的前侧铰接于车身本体的a柱,所述后车门的后侧铰接于车身本体的c柱,所述前车门的后侧与所述后车门的前侧限定出第一间隙,且所述第一间隙与车身本体的b柱上的侧围外板在左右方向上相对设置;

3、所述第一密封件设置于所述前车门的后侧,所述第二密封件设置于所述后车门的前侧,所述第一密封件和所述第二密封件相互搭接,以使所述第一密封件和所述第二密封件在左右方向上的投影能够覆盖所述第一间隙。

4、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前车门包括相互连接的前车门外板和前车门内板,所述第一密封件设置于所述前车门内板的后侧;所述后车门包括相互连接的后车门外板和后车门内板,所述第二密封件设置于所述后车门内板的前侧。

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密封件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密封件本体和第一搭接部,所述第二密封件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二密封件本体和第二搭接部;

6、所述第一密封件本体连接于所述前车门内板,所述第二密封件本体连接于所述后车门内板,所述第一搭接部和所述第二搭接部至少部分地搭接设置。

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密封件本体和所述第一搭接部均沿上下方向延伸布置,所述第一搭接部布置于所述第一密封件本体的后侧,且所述第一搭接部向后凸出于所述前车门;

8、所述第二密封件本体和所述第二搭接部均沿上下方向延伸布置,所述第二搭接部布置于所述第二密封件本体的前侧,且所述第二搭接部向前凸出于所述后车门;

9、所述第一搭接部远离所述第一密封件本体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搭接部远离所述第二密封件本体的一端搭接设置。

1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搭接部构造为第一搭接唇边,所述第二搭接部构造为第二搭接唇边,所述第一搭接唇边远离所述第一密封件本体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搭接唇边远离所述第二密封件本体的一端贴合搭接。

1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密封件本体内形成有沿上下方向延伸的第一腔体;和/或,所述第二密封件本体内形成有沿上下方向延伸的第二腔体。

1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对开门车身结构还包括第一粘接层,所述第一密封件本体通过所述第一粘接层粘接于所述前车门内板的后侧;和/或,

13、所述对开门车身结构还包括第二粘接层,所述第二密封件本体通过所述第二粘接层粘接于所述后车门内板的前侧。

14、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前车门外板与所述前车门内板一体成型,且所述前车门外板后侧的第一区域与所述前车门内板后侧的第二区域相互重叠,所述第一密封件设置于所述第二区域;和/或,

15、所述后车门外板与所述后车门内板一体成型,且所述后车门外板前侧的第三区域与所述后车门内板前侧的第四区域相互重叠,所述第二密封件设置于所述第四区域。

1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密封件和所述第二密封件均采用橡胶材质一体成型。

17、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二方面,另外还提供一种对开门车辆,所述对开门车辆包括所述的对开门车身结构。

18、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设置于前车门后侧的第一密封件与设置于后车门前侧的第二密封件相互搭接,且第一密封件和第二密封件在左右方向上的投影能够覆盖第一间隙,则该第一密封件和第二密封件能够对第一间隙进行有效地密封,防止车辆行驶过程中风通过该第一间隙进入,有效地降低风噪;并且也能够起到良好的防尘效果。此外,该第一密封件和第二密封件的搭接设置,也能够避免通过第一间隙直接看到内部的侧围外板,提升外观的视觉体验。

19、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公开。

技术特征:

1.一种对开门车身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对开门车身结构包括车身本体、前车门、后车门、第一密封件以及第二密封件,所述前车门的前侧铰接于车身本体的a柱,所述后车门的后侧铰接于车身本体的c柱,所述前车门的后侧与所述后车门的前侧限定出第一间隙,且所述第一间隙与车身本体的b柱上的侧围外板在左右方向上相对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对开门车身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车门包括相互连接的前车门外板和前车门内板,所述第一密封件设置于所述前车门内板的后侧;所述后车门包括相互连接的后车门外板和后车门内板,所述第二密封件设置于所述后车门内板的前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对开门车身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密封件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密封件本体和第一搭接部,所述第二密封件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二密封件本体和第二搭接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对开门车身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密封件本体和所述第一搭接部均沿上下方向延伸布置,所述第一搭接部布置于所述第一密封件本体的后侧,且所述第一搭接部向后凸出于所述前车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对开门车身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搭接部构造为第一搭接唇边,所述第二搭接部构造为第二搭接唇边,所述第一搭接唇边远离所述第一密封件本体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搭接唇边远离所述第二密封件本体的一端贴合搭接。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对开门车身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密封件本体内形成有沿上下方向延伸的第一腔体;和/或,所述第二密封件本体内形成有沿上下方向延伸的第二腔体。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对开门车身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对开门车身结构还包括第一粘接层,所述第一密封件本体通过所述第一粘接层粘接于所述前车门内板的后侧;和/或,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对开门车身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车门外板与所述前车门内板一体成型,且所述前车门外板后侧的第一区域与所述前车门内板后侧的第二区域相互重叠,所述第一密封件设置于所述第二区域;和/或,

9.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对开门车身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密封件和所述第二密封件均采用橡胶材质一体成型。

10.一种对开门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对开门车辆包括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对开门车身结构。

技术总结本公开涉及一种对开门车辆及其车身结构,该对开门车身结构包括车身本体、前车门、后车门、第一密封件以及第二密封件,前车门的前侧铰接于车身本体的A柱,后车门的后侧铰接于车身本体的C柱,前车门的后侧与后车门的前侧限定出第一间隙,且第一间隙与车身本体的B柱上的侧围外板在左右方向上相对设置;第一密封件设置于前车门的后侧,第二密封件设置于后车门的前侧,第一密封件和第二密封件相互搭接,以使第一密封件和第二密封件在左右方向上的投影能够覆盖第一间隙。该第一密封件和第二密封件能够对第一间隙进行有效地密封,防止车辆行驶过程中风通过该第一间隙进入,有效地降低风噪;并且也能够起到良好的防尘效果。技术研发人员:朱学川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小米汽车科技有限公司技术研发日:20240109技术公布日:2024/7/11

本文地址:https://www.jishuxx.com/zhuanli/20240718/253276.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uon@163.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