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新讯 > 车辆装置的制造及其改造技术 > 一种泊车装置及换电系统的制作方法  >  正文

一种泊车装置及换电系统的制作方法

  • 国知局
  • 2024-08-02 17:05:01

本技术属于换电站或充电站设备,具体涉及一种泊车装置及换电系统。

背景技术:

1、目前换电站中常见的换电流程,其中一种换电流程为:用户将换电车辆开到换电位上,然后用户下车,换电通道内的换电设备对换电车辆实施换电操作;在该方案中,需要人工将换电车辆停至换电位,由于停车技巧的差异性,存在一些用户停车不精准的问题,这就需要借助一定的调整装置来调节换电车辆的姿态再进行换电,严重影响了换电效率,相应也增加了用户的等待时间,不利于提升用户体验。另一种换电流程为:换电站内设置有自动的泊车装置,其可代替人工将换电车辆停到换电位上,以便解决上述人工停车不精准的问题,然而,现有的一些泊车装置通过顶升换电车辆的底盘实现带动换电车辆移动对换电车辆进行输运,这类方案对泊车装置的配置要求较高,导致泊车装置整体结构复杂、开发成本高,且不利于泊车装置整体的小型化;还有一些泊车装置通过从上方吊取换电车辆来实现换电车辆输运,这类方案风险系数高,存在换电车辆高中坠落砸伤人员的可能性,导致泊车安全性下降。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泊车装置及换电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人工停车不精准导致换电效率低,现有的泊车装置结构复杂、成本高或者使用安全性低的技术问题,简化泊车装置的结构,简化换电车辆限位的步骤,以提高泊车效率和换电效率,节省用户操作,减少用户的等待时间,从而提升用户体验。

2、根据本技术的第一方面,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泊车装置,用于承载换电车辆并带动所述换电车辆移动,所述泊车装置包括本体部、设于本体部上表面的夹持腔、设于本体部下表面的行走结构以及驱动件,每个所述夹持腔对应于所述换电车辆的一个车轮,所述夹持腔的顶部设有伸入口,所述伸入口用于供所述车轮卡入所述夹持腔,所述车轮与所述夹持腔过盈配合,所述驱动件用于驱动所述行走结构动作以使所述泊车装置带动所述换电车辆移动。

3、本技术的泊车装置设有夹持腔,其可用于夹持车轮,以实现对换电车辆限位,车轮卡入夹持腔或脱出夹持腔十分容易,可提升泊车效率和换电效率,并且泊车装置无需设置相关驱动结构来实现换电车辆的限位,可简化泊车装置的配置、降低成本,有利于泊车装置的结构的紧凑化和整体的小型化,尤其对于小型换电站而言,可减小泊车装置对换电站的空间占用,使得换电站有更多的空间能够设置车位和其他结构,可优化换电站的空间和结构布局。

4、车轮与夹持腔过盈配合,可提升换电车辆限位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可防止换电车辆移动过程中相对于泊车装置运动甚至脱离泊车装置而影响换电车辆的运输,提高了换电车辆运输的可靠性。

5、优选地,所述本体部上表面设有一个夹持腔,每个所述泊车装置对应一个车轮,或所述本体部上表面设有两个夹持腔,每个所述泊车装置对应两个车轮。

6、由此,当每个泊车装置设有一个夹持腔时有利于减小单个泊车装置的体积,可提高其移动灵活性,能够适应不同轮距、轴距车辆的夹持移动,使其能够更快到达换电车辆的相应位置以作用于车轮,从而提高工作效率。而每个泊车装置设有两个夹持腔时,可减少用于每辆换电车辆的泊车装置的数目,降低多个泊车装置的控制难度,提高泊车的便利性。

7、优选地,所述夹持腔的内侧壁设有导向斜面。

8、由此,通过设置导向斜面,其可用于引导车轮进入夹持腔,使车轮导入更加顺畅,以便提高泊车效率和换电效率。具体为车轮周向的外壁和导向斜面接触,然后导向斜面引导车轮进入夹持腔内。

9、优选地,所述夹持腔呈喇叭状,所述夹持腔自上而下内部空间逐渐减小。

10、由此,采用喇叭状的夹持腔,夹持腔顶部的伸入口的开口尺寸较大,更有利于使车轮对准伸入口从而使车轮进入夹持腔,且夹持腔具有倾斜内壁,可进一步引导车轮向下滑入夹持腔,可降低车轮夹持难度、提高车辆限位的效率。

11、优选地,所述夹持腔的一侧设有侧开口,所述侧开口自所述夹持腔的顶端向下延伸,所述侧开口与所述伸入口连通。

12、由此,通过设置侧开口,其为车轮向下嵌入夹持腔提供了避让空间,且有利于增大车轮卡入夹持腔的深度,以便提高车轮夹持限位的牢靠性和稳定性,提高泊车安全;进一步的,侧开口的设置还有利于减小车轮从夹持腔脱出的阻力,可提高车轮与夹持腔的分离效率,进而提高换电效率;且侧开口向下延伸最远可延伸至夹持腔的底端,以进一步改善车轮的卡入深度。

13、优选地,所述泊车装置包括固定连接于所述本体部上的两个相对设置的夹持块,两个所述夹持块以及所述本体部的上表面围合形成所述夹持腔。

14、由此,采用夹持块来形成夹持腔,结构简单,采用固定式夹持腔,相较于通过活动式夹持臂夹持车轮的方案而言,本技术可省略驱动控制,只需车轮卡入或脱出夹持腔即可,操作简单,可省略车轮夹持的驱动结构和控制流程,有利于泊车装置配置的简化,有利于其结构的紧凑化和整体小型化,且由于夹持块为固定结构,无需动作,因而损坏率较低,有利于延长其使用寿命。

15、优选地,所述泊车装置还包括沿所述本体部的上表面向上延伸的挡板,所述挡板设于所述夹持块的一侧,所述挡板与所述夹持块抵接配合或间隙配合。

16、由此,通过设置挡板,其可防止车轮夹持到位之后以及在车辆移动过程中,车轮发生前后移动而产生松动,造成换电车辆整体的姿态不稳定,影响泊车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例如,车轮的前端面或后端面可抵在挡板上,也可与挡板之间存在间隙,根据实际的车轮夹持情况而定。

17、优选地,所述车轮的底部抵接于所述夹持腔的底部。

18、由此,通过使车轮底部抵接于夹持腔底部,可确保在车辆移动过程中四个车轮的位置稳定,可防止其中一个或几个车轮发生竖直方向的移动而造成四个车轮的高度位置不一致,导致换电车辆整体姿态不平衡而影响泊车的安全性。

19、优选地,所述泊车装置设有检测装置,用于检测所述车轮是否位于所述夹持腔内的预定位置。

20、由此,通过检测车轮是否夹持到位,便于调节车轮的位置,且能够提供车轮夹持到位指示,以便进行下一流程,提高泊车流程的效率。

21、根据本技术的第二方面,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换电系统,包括换电站、设于换电站内的泊车装置和举升装置,所述换电站设有多个待换电车位、换电车位和临时停车位,所述泊车装置往返于所述待换电车位和所述换电车位之间、和/或所述换电车位和所述临时停车位之间;所述泊车装置为上述的泊车装置。

22、本技术可实现智能泊车,用户只需要将换电车辆停放在待换电车位上即可,由泊车装置将换电车辆移动至换电车位进行换电,换电完成之后再由泊车装置将换电车辆移动至临时停车位等待用户将换电车辆开走,可节省用户操作、节省用户的时间,可避免出现用户停车不精准的问题,因而有利于提高换电效率。

23、优选地,所述换电车位的入口一侧设有多个待换电车位,多个所述待换电车位沿水平方向间隔设置,或者多个所述待换电车位沿竖直方向间隔设置。

24、由此,当多个待换电车位沿水平方向间隔设置时,可减小对换电站的空间占用,有利于提高空间利用率;相邻两个待换电车位之间的间距应满足泊车装置能够从换电车辆的侧向进入换电车辆的底部。

25、当多个待换电车位沿竖直方向间隔设置时,每个待换电车位的两侧具有充足的空间可停放泊车装置,可使泊车装置就近停放,以便缩短泊车装置从停放位到达换电车辆底部的时间,从而提高换电效率。

26、优选地,所述换电车位的出口一侧设有多个临时停车位,多个所述临时停车位分布于所述换电车位的两侧。

27、由此,通过在换电车位的出口两侧方向设置临时停车位,可增加临时停车位的车位数,以便使换电完成的车辆能够及时被输运至空闲的临时停车位,等待用户开走,可提高从用户停车换电到最后将车开走整个过程的效率,提高换电站内的运作效率,减少各步骤之间的等待时间。

28、优选地,每个所述待换电车位沿宽度方向的两侧均设有泊车装置,所述泊车装置能够从所述换电车辆的车身侧向移动进入所述换电车辆的底部并移动至所述换电车辆的车轮下方。

29、由此,泊车装置停放在待换电车位的两侧,有利于缩短泊车装置到达车轮下方的时间,从而有利于提高泊车效率和换电效率,且泊车装置侧向移动的过程中容易使车轮对准夹持腔,可提高车轮夹持效率。

30、优选地,所述待换电车位上设有举升装置。

31、由此,通过设置举升装置,其可辅助泊车装置与换电车辆配合,以实现换电车辆与泊车装置的卡接或分离,为智能泊车提供了有利条件。

32、优选地,所述待换电车位设有下沉腔,所述举升装置设置于所述下沉腔内。

33、由此,通过使举升装置部分或完全埋于地下,可防止一些换电车辆的底盘距离地面较近时造成换电车辆无法避让举升装置开到待换电车位上而影响正常泊车,举升装置下沉设置,可满足使更多车型的换电车辆顺利到达待换电车位上,确保了泊车的可靠性。

34、优选地,所述待换电车位设有下沉腔,所述泊车装置可升降地设于所述下沉腔内。

35、由此,通过使泊车装置设置于下沉腔中,可避免泊车装置占用地面上的空间,以便优化换电站内的空间布局,使用时,泊车装置升起以夹持车轮,使用完之后泊车装置可隐藏于下沉腔中,使用方便,且有利于泊车装置的保护。

36、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所取得的有益效果至少为:

37、本技术的泊车装置设有夹持腔,其可用于夹持车轮,以实现对换电车辆限位,车轮卡入夹持腔或脱出夹持腔十分容易,可提升泊车效率和换电效率,并且泊车装置无需设置相关驱动结构来实现换电车辆的限位,可简化泊车装置的配置、降低成本,有利于泊车装置的结构的紧凑化和整体的小型化,尤其对于小型换电站而言,可减小泊车装置对换电站的空间占用,使得换电站有更多的空间能够设置车位和其他结构,可优化换电站的空间和结构布局。

38、车轮与夹持腔过盈配合,可提升换电车辆限位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可防止换电车辆移动过程中相对于泊车装置运动甚至脱离泊车装置而影响换电车辆的运输,提高了换电车辆运输的可靠性。

本文地址:https://www.jishuxx.com/zhuanli/20240718/253970.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uon@163.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