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新讯 > 航空航天装置制造技术 > 折叠旋翼无人机空投装置  >  正文

折叠旋翼无人机空投装置

  • 国知局
  • 2024-08-01 05:23:56

本申请涉及无人机,尤其涉及一种折叠旋翼无人机空投装置。

背景技术:

1、随着现代控制和人工智能等技术的不断发展,无人机在工业生产、军事、农业等各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由于无人机的体积较小,制造成本也相对较低,因此还经常被应用到抢险救灾或高空作业中。所以在实际使用时,无人机通常需要配备空投功能,以便于对指定地点空投所需的物资。

2、相关技术中,无人机传统的空投方式有垂直投放、弹性投放以及抛飞等多种方式。然而,在无人机实际空投的过程中,由于无人机空投结构的限制,存在空投前准备时间过长的问题,这不仅会影响空投的精准度,还会影响空投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部分或全部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折叠旋翼无人机空投装置。

2、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如下:

3、一种折叠旋翼无人机空投装置,包括:

4、筒体,所述筒体的外壁设置有两个挂钩和两个第一挂耳,两个所述挂钩以平行于所述筒体长度方向的中心线呈中心对称,两个所述第一挂耳以平行于所述筒体长度方向的中心线呈中心对称;两个所述挂钩位于靠近所述筒体第一端的外壁上,两个所述第一挂耳位于靠近所述筒体第二端的位置上;所述筒体用于放置空投物资;

5、第一舱盖,所述第一舱盖的第一端设置有降落伞,所述第一舱盖的外壁设置有两个第二挂耳,两个所述第二挂耳以平行于所述第一舱盖长度方向的中心线呈中心对称,所述第二挂耳位于靠近所述第一舱盖第二端的位置上;所述第一舱盖的第二端与所述筒体的第一端相连,所述第一舱盖用于封闭所述筒体的第一端端口;

6、第二舱盖,所述第二舱盖的第一端与所述筒体的第二端相连,所述第二舱盖用于封闭所述筒体的第二端端口;所述第二舱盖的外壁设置有两个卡槽,两个所述卡槽以平行于所述第二舱盖长度方向的中心线呈中心对称,所述卡槽位于靠近所述第二舱盖第二端的位置上;

7、弹性带,所述弹性带设置于所述挂钩与所述第二挂耳之间;

8、卡钩,所述卡钩的第一端铰接设置于所述第一挂耳上,所述卡钩的第二端设置有尖端,所述尖端与所述卡槽相适配;

9、拉杆,所述拉杆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挂耳铰接相连,所述拉杆的第二端与所述卡钩的第一端铰接相连,所述拉杆可沿所述筒体的第一端至第二端的方向移动,所述拉杆用于控制所述卡钩沿所述第一挂耳定点转动,以使得所述尖端扣合于所述卡槽内。

10、在一些可能实现的方式中,在沿平行于所述筒体的长度方向上,相邻所述挂钩、所述第一挂耳、所述第二挂耳、所述弹性带以及所述卡钩均在一条直线上。

11、在一些可能实现的方式中,所述第一舱盖的第二端端口与所述筒体的第一端端口的内径与外径均相等。

12、在一些可能实现的方式中,所述第二挂耳的顶端设置有槽口;

13、所述弹性带的第一端设置于所述第二挂耳的槽口处,所述弹性带的第二端设置于所述挂钩上。

14、在一些可能实现的方式中,所述弹性带可拆卸的设置于所述槽口以及所述挂钩上。

15、在一些可能实现的方式中,所述第一挂耳转动设置有转轴;

16、所述转轴与所述拉杆的第二端之间通过连杆铰接相连;

17、所述卡钩的第一端与所述转轴相连。

18、在一些可能实现的方式中,所述第二舱盖包括插接部与之相连的抵接部;

19、所述插接部的外径等于所述筒体第二端的内径,所述插接部插设于所述筒体的第二端;

20、所述抵接部的外径大于所述筒体的第二端的外径。

21、在一些可能实现的方式中,所述插接部嵌套连接于所述筒体的第二端端口内;

22、所述第二舱盖与所述筒体为间隙配合。

23、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折叠旋翼无人机空投装置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24、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折叠旋翼无人机空投装置中,通过在筒体的第一端设置有第一舱盖,筒体的第二端设置有第二舱盖,第一舱盖上设置有降落伞,第一舱盖和筒体之间设置有弹性带以及拉杆,第二舱盖和筒体之间设置有卡钩,卡钩可以扣合在第二舱盖的卡槽内,以将第二舱盖嵌套在筒体上。在空投装置做自由落体运动的过程中,根据空气动力学原理,降落伞会在某个时刻自动打开。当降落伞打开后,第一舱盖与筒体之间会产生速度差,同时会使得弹性带产生相对位移。此时,第二挂耳会产生对拉杆向上的拉力,并带动卡钩脱离卡槽,以使得第二舱盖脱离筒体的第二端端口,从而实现自动投放的功能。采用上述结构设计,无需在空投前进行大量的准备工作,进而简化了无人机的空投流程,极大提高了空投效率以及精准度。

技术特征:

1.一种折叠旋翼无人机空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旋翼无人机空投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沿平行于所述筒体(100)的长度方向上,相邻所述挂钩(110)、所述第一挂耳(120)、所述第二挂耳(220)、所述弹性带(400)以及所述卡钩(500)均在一条直线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旋翼无人机空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舱盖(200)的第二端端口与所述筒体(100)的第一端端口的内径与外径均相等。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旋翼无人机空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挂耳(220)的顶端设置有槽口(23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旋翼无人机空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带(400)可拆卸的设置于所述槽口(230)以及所述挂钩(110)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旋翼无人机空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挂耳(120)转动设置有转轴(130);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旋翼无人机空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舱盖(300)包括插接部(320)与之相连的抵接部(330);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折叠旋翼无人机空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接部(320)嵌套连接于所述筒体(100)的第二端端口内;

技术总结本申请涉及无人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折叠旋翼无人机空投装置。通过在筒体的第一端设置有第一舱盖,筒体的第二端设置有第二舱盖,第一舱盖上设置有降落伞,第一舱盖和筒体之间设置有弹性带以及拉杆,第二舱盖和筒体之间设置有卡钩,卡钩可以扣合在第二舱盖的卡槽内,以将第二舱盖嵌套在筒体上。在空投装置做自由落体运动的过程中,根据空气动力学原理,降落伞会在某个时刻自动打开。当降落伞打开后,第一舱盖与筒体之间会产生速度差,同时会使得弹性带产生相对位移。此时,第二挂耳会产生对拉杆向上的拉力,并带动卡钩脱离卡槽,以使得第二舱盖脱离筒体的第二端端口,从而实现自动投放的功能。技术研发人员:鹿迎,桂健钧,祝海,姚雯,朱效洲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国防科技创新研究院技术研发日:技术公布日:2024/4/17

本文地址:https://www.jishuxx.com/zhuanli/20240722/219531.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uon@163.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