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新讯 > 航空航天装置制造技术 > 车载无人机起降系统和车载无人机的控制方法与流程  >  正文

车载无人机起降系统和车载无人机的控制方法与流程

  • 国知局
  • 2024-08-01 05:39:26

本发明涉及车辆,特别涉及一种车载无人机起降系统和车载无人机的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1、车载无人机是一种结合了无人机的灵活性以及无人机可以指挥车辆的远距离移动功能的产品,不仅增加了无人机使用场景的多样性,还能够使用户更加迅速且准确地掌握更广阔的视野下的环境情况。处于工作状态下的车载无人机可以适用于应急现场指挥、远距离的电力巡逻巡检、远距离的管线巡逻巡检等工业无人机应用场景,还可以适用于为驾驶员或乘客提供车辆周边更大范围内的路况、环境等信息。当用户无需使用车载无人机时,则可以将车载无人机召回至指定位置存放。

2、相关技术中,车载无人机一般被置于车顶或车辆后备箱内,车载无人机可以从车顶或后备箱内起飞或降落。然而,由于在车顶停放车载无人机会占据过大的体积,因此不仅会导致行车空间受限,还使车辆容易与周围的物体发生碰撞,不利于安全驾驶。另外,置于后备箱内的车载无人机会受后备箱盖的遮挡或受后备箱尺寸的影响而无法实现垂直起降,因而后备箱内一般只能收纳特定较小型号的车载无人机,降低了车载无人机的适用性。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车载无人机起降系统和车载无人机的控制方法,能够同时提高车载无人机的适用性和车辆驾驶的安全性。

2、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车载无人机起降系统,所述系统包括升降装置、车辆前盖和开合装置;

3、所述升降装置的底部适于与车辆的前行李箱的底部相连,所述升降装置的顶部适于承载车载无人机;

4、所述车辆前盖设有升降口,所述升降口适于与所述前行李箱的内部连通;

5、所述开合装置包括驱动组件和盖板组件,所述驱动组件用于驱动所述盖板组件移动至覆盖所述升降口的闭合位置,或者所述驱动组件用于驱动所述盖板组件移动至敞开所述升降口的开启位置;

6、其中,所述升降口敞开时,所述升降口为所述升降装置提供升降通道。

7、可选地,所述升降装置包括底座、升降支架、承载台和电撑杆;

8、所述底座适于与所述前行李箱的底部相连;

9、所述升降支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底座和所述承载台相连;

10、所述承载台的顶面适于承载所述车载无人机;

11、所述电撑杆的输出端与所述升降支架相连,其中,所述电撑杆伸长时,所述电撑杆带动所述升降支架处于伸展状态,以升起所述承载台;所述电撑杆缩短时,所述电撑杆带动所述升降支架处于收缩状态,以下降所述承载台。

12、可选地,所述升降支架处于收缩状态时,所述承载台位于所述前行李箱的内部,所述承载台与所述升降口所在平面之间的距离不小于所述车载无人机的高度。

13、可选地,所述盖板组件包括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所述驱动组件包括第一驱动单元和第二驱动单元;

14、所述第一盖板的内壁与所述第一驱动单元相连,所述第二盖板的内壁与所述第二驱动单元相连;

15、其中,所述第一盖板和所述第二盖板分别在所述第一驱动单元和所述第二驱动单元的带动下相背移动以露出所述升降口,或者,相向移动以封闭所述升降口。

16、可选地,所述第一驱动单元包括第一电机、第一安装板、第一齿轮、第二齿轮、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

17、所述第一安装板设有第一安装孔;

18、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穿过所述第一安装孔;

19、所述第一齿轮套设在所述输出轴上,所述第二齿轮与所述第一齿轮啮合;

20、所述第一连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二齿轮相连,所述第一连杆的另一端用于所述第一盖板的内壁相铰接;

21、所述第二连杆的一端适于与所述前行李箱的内部连接,所述第二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盖板的内壁相铰接。

22、可选地,所述第一驱动单元还包括相连的第一固定座和第一固定板;

23、所述第一安装板安装于所述第一固定板上,所述第一固定板适于与所述前行李箱相连;

24、所述第一固定座与所述第二连杆的一端相铰接。

25、可选地,所述升降口所在面的垂线与所述第一连杆的与所述第一盖板相连的一端的距离为第一距离;

26、所述升降口所在面的垂线与所述第二连杆的第一盖板相连的一端的距离为第二距离;

27、所述第一距离大于所述第二距离。

28、可选地,所述第一连杆的两端与所述第二连杆的两端构成四边形。

29、另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车载无人机的控制方法,所述方法应用于上述任一项所述的车载无人机起降系统,所述方法包括:

30、响应于释放指令,控制所述驱动组件驱动所述盖板组件移动至敞开所述升降口的开启位置,其中,所述释放指令用于释放飞车载无人机;

31、控制所述升降装置从所述升降口升起至所述前行李箱的外部;

32、释放所述车载无人机;

33、响应于所述车载无人机已离开所述升降装置的顶部,控制所述升降装置下降至所述前行李箱的内部并控制所述驱动组件驱动所述盖板组件移动至覆盖所述升降口的闭合位置。

34、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35、获取当前车速;

36、响应于所述当前车速小于目标车速时,控制所述驱动组件驱动所述盖板组件移动至敞开所述升降口的开启位置。

37、采用本申请提供的车载无人机起降系统包括升降装置、车辆前盖和开合装置。升降装置的底部适于与车辆的前行李箱的底部相连,升降装置的顶部适于承载车载无人机。由于将升降装置设置在前行李箱内,因此车载无人机的起降系统不会与车辆周围的物体发生碰撞,不仅便于收纳车载无人机,还能提高车辆驾驶的安全性。车辆前盖设有升降口,升降口适于与前行李箱的内部连通。开合装置包括驱动组件和盖板组件,驱动组件用于驱动盖板组件移动至覆盖升降口的闭合位置,或者驱动组件用于驱动盖板组件移动至敞开所述升降口的开启位置。从而当升降口敞开时,升降口可以为升降装置提供升降通道,进而可以将车载无人机从前行李箱内部升出至外部。如此设置,车载无人机可以实现垂直起飞等起飞操作,不会受到车辆前盖的影响,因而前行李箱内可以容纳多种尺寸的车载无人机,提高了车载无人机的适用性。

技术特征:

1.一种车载无人机起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升降装置(100)、车辆前盖(200)和开合装置(30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无人机起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装置(100)包括底座(110)、升降支架(120)、承载台(130)和电撑杆(14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载无人机起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支架(120)处于收缩状态时,所述承载台(130)位于所述前行李箱(400)的内部,所述承载台(130)与所述升降口(210)所在平面之间的距离不小于所述车载无人机(500)的高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无人机起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组件(320)包括第一盖板(321)和第二盖板(322),所述驱动组件(310)包括第一驱动单元(311)和第二驱动单元(31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载无人机起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单元(311)包括第一电机(313)、第一安装板(314)、第一齿轮(315)、第二齿轮(316)、第一连杆(318)和第二连杆(318);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载无人机起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单元(311)还包括相连的第一固定座(319)和第一固定板(3110);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载无人机起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口(210)所在面的垂线与所述第一连杆(318)的与所述第一盖板(321)相连的一端的距离为第一距离;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车载无人机起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杆(318)的两端与所述第二连杆(318)的两端构成四边形。

9.一种车载无人机的控制方法,所述方法应用于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载无人机起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车载无人机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技术总结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车载无人机起降系统和车载无人机的控制方法,属于车辆技术领域。车载无人机起降系统包括升降装置、车辆前盖和开合装置。升降装置的底部适于与车辆的前行李箱的底部相连,升降装置的顶部适于承载车载无人机。车辆前盖设有升降口,升降口适于与前行李箱的内部连通。开合装置包括驱动组件和盖板组件,驱动组件用于驱动盖板组件移动至覆盖升降口的闭合位置,或者驱动组件用于驱动盖板组件移动至敞开升降口的开启位置。其中,升降口敞开时,升降口为升降装置提供升降通道。采用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能够同时提高车载无人机的适用性和车辆驾驶的安全性。技术研发人员:吴骏威,俞克胜,刘书展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技术研发日:技术公布日:2024/5/16

本文地址:https://www.jishuxx.com/zhuanli/20240722/220873.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uon@163.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