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用通风茶几和船舶的制作方法
- 国知局
- 2024-08-01 07:17:29
本技术涉及船舶工程,尤其涉及一种船用通风茶几和船舶。
背景技术:
1、在邮轮、游艇或客船的甲板上通常设置有船用室外茶几,供乘员或船员休息、聚会或观景。此外,船用通风设备的出风装置也设置在甲板上,通过设置船用通风设备,为船舶内部提供适当的空气流动和通风,以确保船舶内部环境的舒适和安全。但由于船用通风设备的出风装置占用了甲板的部分区域,导致乘员或船员在甲板上的活动区域减小,同时也存在致使在甲板上活动的乘员或船员磕碰受伤的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船用通风茶几和船舶,以解决现有装置占用甲板区域以及存在安全风险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船用通风茶几,包括支腿、顶盖和桌面,支腿的底端与甲板固定连接,支腿的内部形成有排气腔,通风管穿过甲板与排气腔连通,支腿上开设有若干组排气格栅,若干组排气格栅均与排气腔连通,顶盖与支腿的顶端固定连接,桌面设置在顶盖的上方,桌面与顶盖固定连接。
3、作为船用通风茶几的优选技术方案,每一组排气格栅均包括多个排气孔,多个排气孔沿支腿的周向间隔设置。
4、作为船用通风茶几的优选技术方案,排气孔为长条孔。
5、作为船用通风茶几的优选技术方案,排气腔内卡接有隔音棉片,隔音棉片位于排气格栅的下方。
6、作为船用通风茶几的优选技术方案,支腿上固定设置有两个环形凸起,两个环形凸起均位于排气腔内,两个环形凸起沿支腿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隔音棉片的上下两端分别与两个环形凸起抵接。
7、作为船用通风茶几的优选技术方案,还包括灯带,灯带与支腿固定连接,灯带沿支腿的周向设置。
8、作为船用通风茶几的优选技术方案,支腿包括下段和上段,下段的中心线和上段的中心线重合,下段的顶端设置有外翻边,上段与外翻边固定连接,下段、外翻边和上段共同形成有容纳槽,灯带设置在容纳槽内。
9、作为船用通风茶几的优选技术方案,灯带为rgb三色灯带。
10、作为船用通风茶几的优选技术方案,还包括下盖板,下盖板套设在支腿的底部。
1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船舶,包括甲板和上述任一方案的船用通风茶几,船用通风茶几的支腿与甲板固定连接。
12、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船用通风茶几,将通风管与支腿连通,由支腿的排气格栅进行排气,在甲板上无需划分单独的区域设置出风装置,从而节省了甲板的空间,甲板上的可活动区域更大,同时也避免了乘员或船员在甲板上活动时的磕碰受伤风险。
技术特征:1.船用通风茶几,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船用通风茶几,其特征在于,每一组所述排气格栅均包括多个排气孔,多个所述排气孔沿所述支腿(1)的周向间隔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船用通风茶几,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孔为长条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船用通风茶几,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腔内卡接有隔音棉片(2),所述隔音棉片(2)位于所述排气格栅的下方。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船用通风茶几,其特征在于,所述支腿(1)上固定设置有两个环形凸起(13),两个所述环形凸起(13)均位于所述排气腔内,两个所述环形凸起(13)沿所述支腿(1)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所述隔音棉片(2)的上下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环形凸起(13)抵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船用通风茶几,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灯带(3),所述灯带(3)与所述支腿(1)固定连接,所述灯带(3)沿所述支腿(1)的周向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船用通风茶几,其特征在于,所述支腿(1)包括下段(11)和上段(12),所述下段(11)的中心线和所述上段(12)的中心线重合,所述下段(11)的顶端设置有外翻边(111),所述上段(12)与所述外翻边(111)固定连接,所述下段(11)、所述外翻边(111)和所述上段(12)共同形成有容纳槽(15),所述灯带(3)设置在所述容纳槽(15)内。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船用通风茶几,其特征在于,所述灯带(3)为rgb三色灯带。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船用通风茶几,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下盖板(4),所述下盖板(4)套设在所述支腿(1)的底部。
10.船舶,包括甲板(100),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船用通风茶几,所述船用通风茶几的支腿(1)与所述甲板(100)固定连接。
技术总结本技术涉及船舶工程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船用通风茶几和船舶,船用通风茶几包括支腿、顶盖和桌面,支腿的底端与甲板固定连接,支腿的内部形成有排气腔,通风管穿过甲板与排气腔连通,支腿上开设有若干组排气格栅,若干组排气格栅均与排气腔连通,顶盖与支腿的顶端固定连接,桌面设置在顶盖的上方,桌面与顶盖固定连接。将通风管与支腿连通,由支腿的排气格栅进行排气,在甲板上无需划分单独的区域设置出风装置,从而节省了甲板的空间,甲板上的可活动区域更大,同时也避免了乘员或船员在甲板上活动时的磕碰受伤风险。技术研发人员:孙大虎,闻静,邬培培,杨博,张文斌,董治强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上海船舶研究设计院技术研发日:20240102技术公布日:2024/7/9本文地址:https://www.jishuxx.com/zhuanli/20240722/226934.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uon@163.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下一篇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