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新讯 > 非机动车,自行车装置制造技术 > 车辆的副车架、车辆的车身组件以及车辆的制作方法  >  正文

车辆的副车架、车辆的车身组件以及车辆的制作方法

  • 国知局
  • 2024-08-01 07:43:45

本技术涉及车辆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车辆的副车架、具有该副车架的车身组件以及具有该车身组件的车辆。

背景技术:

1、相关技术中,以电机驱动为驱动动力的新能源车辆产业蓬勃发展,车辆的动力总成取代了燃油发动机的位置,与传统燃油发动机一样,将车辆的动力总成通过三点悬置固定,其中两个点安装到车身纵梁上,一个点安装在前副车架上,但车辆的动力总成无变速箱,整体体积远小于发动机,将两个点装配在车身纵梁上,需额外在机舱增加横梁结构,横梁跨度过大,横梁很难为动力总成提供较高的疲劳强度和刚度,车辆发生碰撞时,动力总成会随车身纵梁的溃缩挤压到乘员舱,从而降低车辆的安全性。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车辆的副车架,可以为车辆的动力总成提供安装点,使动力总成装配于副车架,提升动力总成的安装点刚度,副车架可以为动力总成提供足够的疲劳强度以及刚度,进而提升车辆的安全性能。

2、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提出了一种具有上述副车架的车辆的车身组件。

3、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提出了一种具有上述车身组件的车辆。

4、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的副车架,包括:第一横梁和第二横梁,所述第一横梁和所述第二横梁沿所述副车架的第一方向间隔排布,且所述第一横梁位于所述第二横梁前侧;多个副车架纵梁,多个所述副车架纵梁沿所述副车架的第二方向排布,多个所述副车架纵梁均与所述第一横梁、所述第二横梁连接,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垂直;第三横梁,沿所述第一方向所述第三横梁位于所述第一横梁和所述第二横梁之间,所述第三横梁与多个所述副车架纵梁连接;第一悬置安装架、第二悬置安装架和第三悬置安装架,所述第一悬置安装架和所述第二悬置安装架均固设于所述第一横梁且沿所述第二方向排布,所述第三悬置安装架设于所述第三横梁。

5、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的副车架,通过将第一横梁、第二横梁、第三横梁和多个副车架纵梁配合装配,能够使副车架呈框架式结构,进而提升副车架的疲劳强度和刚度,并且在副车架上设置第一悬置安装架、第二悬置安装架和第三悬置安装架可以为车辆的动力总成提供安装点,使动力总成装配于副车架,提升动力总成的安装点刚度,副车架可以为动力总成提供足够的疲劳强度以及刚度,进而提升车辆的安全性能。

6、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沿所述第二方向,所述第三悬置安装架位于所述第一悬置安装架和所述第二悬置安装架之间。

7、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悬置安装架和所述第二悬置安装架分别与相应所述副车架纵梁连接。

8、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三悬置安装架设于所述第三横梁的中部位置。

9、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悬置安装架和所述第二悬置安装架均包括:连接座和悬置安装板,所述连接座和所述悬置安装板沿所述第二方向排布,所述连接座和所述悬置安装板相对且间隔开以形成悬置安装空间,且所述连接座还适于与所述车辆的车身纵梁固定连接。

10、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连接座与所述第一横梁、相应所述副车架纵梁均固定连接。

11、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连接座限定出腔体结构,沿所述第二方向,所述连接座的内侧端壁为用于安装所述悬置的安装端壁,所述安装端壁与所述第一横梁垂直。

12、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安装端壁具有悬置安装孔,所述腔体结构内具有安装环,所述安装环设于所述安装端壁且与所述悬置安装孔对应,所述安装环的内周壁具有内螺纹。

13、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沿所述第二方向,所述连接座的外端设有安装部,所述安装部适于与所述车身纵梁连接。

14、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沿所述第一方向,所述连接座的前端壁为弧形。

15、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沿所述第二方向,从所述连接座内侧至外侧方向,所述连接座的横截面积逐渐减小。

16、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连接座的横截面形状为多边形。

17、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连接座形成有避让槽结构,所述避让槽结构适于与连接悬置的紧固件对应,所述避让槽结构用于避让拆卸工具。

18、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副车架还包括:多个连接支架,多个所述连接支架分别连接在所述第一横梁和相应所述副车架纵梁之间,且所述连接支架位于所述第一横梁和相应所述副车架纵梁的连接拐角处。

19、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至少一个所述连接座与相应所述副车架纵梁连接的所述连接支架连接。

20、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沿所述第二方向,所述悬置安装板位于相应所述连接座的内侧。

21、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三悬置安装架包括:第一安装部和第二安装部,所述第一安装部和所述第二安装部沿所述第二方向相对且间隔开,所述第一安装部和所述第二安装部均设有第一安装孔,且所述第一安装部和/或所述第二安装部固设有环形的装配结构,所述装配结构的内周壁具有内螺纹且与相应所述第一安装孔对应。

22、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三悬置安装架还包括:连接部,所述连接部连接在所述第一安装部和所述第二安装部之间,且所述连接部靠近所述第一安装部的下端和所述第二安装部的下端设置。

23、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安装部的上端和/或所述第二安装部的具有弯折部,所述弯折部与所述第三横梁连接,且沿所述第二方向所述弯折部朝向所述第三横梁外侧弯折。

24、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三横梁构造为弧形结构,沿所述第一方向,所述第三横梁朝向所述第二横梁凸出。

25、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的车身组件,包括:车身主体,所述车身主体具有车身纵梁;还包括上述的副车架,所述副车架固设于所述车身纵梁且位于所述车身纵梁下方。

26、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包括上述的车辆的车身组件。

27、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技术特征:

1.一种车辆的副车架,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的副车架,其特征在于,沿所述第二方向,所述第三悬置安装架位于所述第一悬置安装架和所述第二悬置安装架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的副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悬置安装架和所述第二悬置安装架分别与相应所述副车架纵梁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的副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悬置安装架设于所述第三横梁的中部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的副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悬置安装架和所述第二悬置安装架均包括:连接座和悬置安装板,所述连接座和所述悬置安装板沿所述第二方向排布,所述连接座和所述悬置安装板相对且间隔开以形成悬置安装空间,且所述连接座还适于与所述车辆的车身纵梁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辆的副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座与所述第一横梁、相应所述副车架纵梁均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辆的副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座限定出腔体结构,沿所述第二方向,所述连接座的内侧端壁为用于安装所述悬置的安装端壁,所述安装端壁与所述第一横梁垂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车辆的副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端壁具有悬置安装孔,所述腔体结构内具有安装环,所述安装环设于所述安装端壁且与所述悬置安装孔对应,所述安装环的内周壁具有内螺纹。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辆的副车架,其特征在于,沿所述第二方向,所述连接座的外端设有安装部,所述安装部适于与所述车身纵梁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辆的副车架,其特征在于,沿所述第一方向,所述连接座的前端壁为弧形。

11.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辆的副车架,其特征在于,沿所述第二方向,从所述连接座内侧至外侧方向,所述连接座的横截面积逐渐减小。

12.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辆的副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座的横截面形状为多边形。

13.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辆的副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座形成有避让槽结构,所述避让槽结构适于与连接悬置的紧固件对应,所述避让槽结构用于避让拆卸工具。

14.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辆的副车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多个连接支架,多个所述连接支架分别连接在所述第一横梁和相应所述副车架纵梁之间,且所述连接支架位于所述第一横梁和相应所述副车架纵梁的连接拐角处。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车辆的副车架,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所述连接座与相应所述副车架纵梁连接的所述连接支架连接。

1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辆的副车架,其特征在于,沿所述第二方向,所述悬置安装板位于相应所述连接座的内侧。

17.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的副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悬置安装架包括:第一安装部和第二安装部,所述第一安装部和所述第二安装部沿所述第二方向相对且间隔开,所述第一安装部和所述第二安装部均设有第一安装孔,且所述第一安装部和/或所述第二安装部固设有环形的装配结构,所述装配结构的内周壁具有内螺纹且与相应所述第一安装孔对应。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车辆的副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悬置安装架还包括:连接部,所述连接部连接在所述第一安装部和所述第二安装部之间,且所述连接部靠近所述第一安装部的下端和所述第二安装部的下端设置。

19.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车辆的副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部的上端和/或所述第二安装部的具有弯折部,所述弯折部与所述第三横梁连接,且沿所述第二方向所述弯折部朝向所述第三横梁外侧弯折。

20.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的副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横梁构造为弧形结构,沿所述第一方向,所述第三横梁朝向所述第二横梁凸出。

21.一种车辆的车身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22.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车辆的车身组件。

技术总结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车辆的副车架、车辆的车身组件以及车辆,副车架包括:第一横梁和第二横梁,第一横梁位于第二横梁前侧;多个副车架纵梁均与第一横梁、第二横梁连接,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垂直;沿第一方向第三横梁位于第一横梁和第二横梁之间,第三横梁与多个副车架纵梁连接;第一悬置安装架和第二悬置安装架均固设于第一横梁且沿第二方向排布,第三悬置安装架设于第三横梁。由此,第一悬置安装架、第二悬置安装架和第三悬置安装架可以为车辆的动力总成提供安装点,使动力总成装配于副车架,提升动力总成的安装点刚度,副车架可以为动力总成提供足够的疲劳强度以及刚度,进而提升车辆的安全性能。技术研发人员:司浩然,王庆辉,李银,毕如俊,司凯中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技术研发日:20231023技术公布日:2024/6/26

本文地址:https://www.jishuxx.com/zhuanli/20240722/228716.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uon@163.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