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连接结构及车辆的制作方法
- 国知局
- 2024-08-01 07:56:08
本申请属于车辆,具体涉及一种连接结构及车辆。
背景技术:
1、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对于车辆尤其是跑车的安全性能需求越来越高,包括星级评级及中保研测试等项目。这为车辆的碰撞安全策略及相关配置分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车辆前舱结构内,设置有电机及电池包模组等核心动力单元,并且靠近驾乘人员位置,其安全性尤其重要。
2、现有技术存在如下缺陷:前纵梁的纵梁根部的传力性能较差,在车辆受到碰撞时,前纵梁传递过来的力很容易导致前舱变形,甚至影响驾乘人员的安全。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连接结构及车辆,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前纵梁的纵梁根部的传力性能较差的问题。
2、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是这样实现的:
3、第一方面,本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连接结构,包括:
4、第一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包括第一连接部;
5、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二连接件包括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二连接部围设形成具有开口的第一腔体,所述第一腔体用于固定前纵梁。
6、可选地,所述第二连接件还包括第三连接部及第四连接部:
7、所述第三连接部连接于所述第二连接部与所述第四连接部之间,所述第四连接部具有容置槽,所述容置槽用于与门槛梁固定连接。
8、可选地,所述第二连接部设置有凸出的连接柱;
9、所述连接柱远离所述第二连接部的一端设置有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一安装孔用于连接紧固件。
10、可选地,所述第一连接件还包括第五连接部,所述连接结构还包括:
11、前横梁组件;
12、所述第五连接部与所述第一连接部连接,所述第五连接部与所述前横梁组件连接。
13、可选地,所述连接结构还包括:
14、中央通道,所述前横梁组件设置在所述中央通道的前侧,所述前横梁组件在车辆前后方向的投影与所述中央通道车辆前后方向的投影部分重叠。
15、可选地,所述第三连接部呈弧形。
16、可选地,所述第三连接部朝向弧形曲率中心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加强筋。
17、可选地,所述第一加强筋包括横向加强筋,多个所述横向加强筋沿车辆的高度方向间隔设置。
18、可选地,所述第一加强筋包括竖向加强筋,多个所述竖向加强筋沿车辆的宽度方向或长度方向间隔设置。
19、可选地,所述第一连接部上设置有第二加强筋。
20、可选地,所述第一连接件与所述第二连接件中的至少一个为一体成型结构。
21、可选地,所述连接结构还包括:
22、前围板,所述第一连接件及所述第二连接件与所述前围板连接。
23、可选地,所述前围板为碳纤维前围板。
24、可选地,所述第一连接件及所述第二连接件中的至少一个的至少部分与所述前围板粘接。
25、可选地,所述第一连接件及所述第二连接件与所述前围板连接,沿车辆的前后方向,至少部分所述前围板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件或所述第二连接件的后侧。
26、可选地,所述第五连接部设置有第二安装孔;
27、所述第二安装孔用于穿设转向管柱。
28、可选地,所述第二安装孔外侧边缘设置有第一密封件。
29、可选地,所述第五连接部还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与所述第二安装孔连通。
30、可选地,所述凹槽外侧边缘设置有第二密封件。
31、可选地,沿车辆的宽度方向,所述第二安装孔位于所述前横梁组件与所述前纵梁之间。
32、可选地,所述第二连接件上设置有第一叉臂安装点。
33、可选地,所述第二连接部上设置有所述第一叉臂安装点,所述第一叉臂安装点用于安装叉臂。
34、第二方面,本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车辆,包括上述任一项实施例所述的连接结构。所述车辆与所述连接结构具有相同的优势,因此这里不再赘述。
35、可选地,所述车辆还包括:
36、前纵梁,所述前纵梁由所述开口嵌于所述第一腔体内,与所述第一连接件及所述第二连接件固定连接。
37、可选地,所述前纵梁内具有第二腔体。
38、可选地,所述第二腔体内设置有隔板,所述隔板的一端朝向所述第一连接部,所述隔板的另一端朝向所述第二连接部,所述隔板将所述第二腔体分隔为至少两个子腔体。
39、可选地,所述车辆还包括轮罩,所述轮罩与所述前纵梁连接,且所述轮罩与所述第一连接件连接。
40、可选地,所述轮罩设置在前纵梁和所述第一连接部之间。
41、可选地,所述前纵梁上设置有第二叉臂安装点,所述第二连接部上设置有第一叉臂安装点,所述第一叉臂安装点和所述第二叉臂安装点在车辆的长度方向上间隔设置。
42、在本本申请实施例中,连接结构包括第一连接件及第二连接件第一连接件包括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件包括第二连接部,第一连接部朝向第二连接部的一侧,与第二连接部朝向第一连接部的一侧相互围设连接形成第一腔体,第一腔体具有开口,第一腔体用于固定前纵梁。前纵梁由开口嵌入到第一腔体内,前纵梁与第一连接件及第二连接件固定连接,第一腔体有效地固定前纵梁与第一连接件及第二连接件的连接处即前纵梁的根部,避免前纵梁发生位移晃动。即增强了前纵梁根部的结构稳定性和抗弯性,提升了前纵梁的纵梁根部的传力性能。在车辆受到碰撞时,能够避免前纵梁发生较大变形移位而导致的结构变形,最大限度确保了驾乘人员的安全性。
43、上述说明仅是本申请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申请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申请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
技术特征:1.一种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件还包括第三连接部及第四连接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部设置有凸出的连接柱;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件还包括第五连接部,所述连接结构还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结构还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连接部呈弧形。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连接部朝向弧形曲率中心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加强筋。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强筋包括横向加强筋,多个所述横向加强筋沿车辆的高度方向间隔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强筋包括竖向加强筋,多个所述竖向加强筋沿车辆的宽度方向或长度方向间隔设置。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上设置有第二加强筋。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件与所述第二连接件中的至少一个为一体成型结构。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结构还包括: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围板为碳纤维前围板。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件及所述第二连接件中的至少一个的至少部分与所述前围板粘接。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件及所述第二连接件与所述前围板连接,沿车辆的前后方向,至少部分所述前围板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件或所述第二连接件的后侧。
1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五连接部设置有第二安装孔;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安装孔外侧边缘设置有第一密封件。
18.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五连接部还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与所述第二安装孔连通。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外侧边缘设置有第二密封件。
20.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沿车辆的宽度方向,所述第二安装孔位于所述前横梁组件与所述前纵梁之间。
2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件上设置有第一叉臂安装点。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部上设置有所述第一叉臂安装点,所述第一叉臂安装点用于安装叉臂。
23.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22任一项所述的连接结构。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还包括:
25.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纵梁内具有第二腔体。
26.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腔体内设置有隔板,所述隔板的一端朝向所述第一连接部,所述隔板的另一端朝向所述第二连接部,所述隔板将所述第二腔体分隔为至少两个子腔体。
27.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还包括轮罩,所述轮罩与所述前纵梁连接,且所述轮罩与所述第一连接件连接。
28.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轮罩设置在前纵梁和所述第一连接部之间。
29.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纵梁上设置有第二叉臂安装点,所述第二连接部上设置有第一叉臂安装点,所述第一叉臂安装点和所述第二叉臂安装点在车辆的长度方向上间隔设置。
技术总结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连接结构及车辆,连接结构包括第一连接件、第二连接件及前纵梁。第一连接件包括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件包括第二连接部。第一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围设形成具有开口的第一腔体,第一腔体用于固定前纵梁。本申请中第一腔体有效地固定前纵梁,增强了前纵梁的结构稳定性和抗弯性。在车辆受到碰撞时,能够避免前纵梁发生较大变形移位而导致的结构变形,最大限度确保了驾乘人员的安全性。技术研发人员:李岩,陈宇升,闫军飞,陈杜烁,刘腾涌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技术研发日:技术公布日:2024/7/4本文地址:https://www.jishuxx.com/zhuanli/20240722/229541.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uon@163.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下一篇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