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新讯 > 非机动车,自行车装置制造技术 > 扭力盒以及车辆的制作方法  >  正文

扭力盒以及车辆的制作方法

  • 国知局
  • 2024-08-01 08:20:25

本申请涉及车辆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扭力盒以及车辆。

背景技术:

1、随着人们对出行的便利性要求提高,人们对车辆的安全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目前,车辆的纵梁和扭力盒之间先通过胶粘连接,后进行螺栓连接实现固定。在纵梁往扭力盒里推进的过程中,容易将涂覆在纵梁上的结构胶擦落,纵梁表面出现缺胶。这样在纵梁与扭力盒通过铆接后,结构胶没有布满整个纵梁与扭力盒的搭接面,导致连接强度不足,甚至连接失效,降低了车辆的安全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1、鉴于上述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扭力盒以及车辆,能提高扭力盒与纵梁的连接强度以及车辆结构稳定性,提高车辆的安全性能。

2、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扭力盒,包括第一壳体、第二壳体以及连接组件。第二壳体与第一壳体相对设置,第一壳体以及第二壳体共同围合形成具有容纳腔的盒体,盒体用于容纳车辆的纵梁并与纵梁连接。连接组件设于盒体背离容纳腔的一侧,连接组件与第一壳体以及第二壳体分别连接,连接组件用于连接第一壳体以及第二壳体。

3、在一些实施例中,连接组件包括第一连接板、第二连接板以及紧固件。第一连接板设于第一壳体,第一连接板上设有第一连接孔。第二连接板设于第二壳体,第二连接板上设有第二连接孔,第二连接板与第一连接板相对设置。紧固件穿过第一连接孔以及第二连接孔并连接第一连接板以及第二连接板。

4、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连接板由第一壳体的边缘向外弯折形成,第二连接板由第二壳体的边缘向外弯折形成。

5、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壳体包括第一顶板、第一底板以及第一侧板。第一底板与第一顶板相对设置,第一侧板连接于第一顶板以及第一底板之间。其中,第一顶板、第一侧板以及第一底板共同围合形成第一腔体,第一腔体用于容纳至少部分纵梁,第一连接板连接于第一顶板背离第一腔体的一侧。

6、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壳体包括第二侧板,第二侧板与第一侧板相对设置,第二连接板连接于第二侧板,第一连接板以及第二连接板相互连接并将第二侧板与第一壳体连接。

7、在一些实施例中,扭力盒还包括铆接件,第一侧板、第二侧板以及第一底板上分别设有铆接孔,铆接件穿过铆接孔以连接纵梁以及盒体。

8、在一些实施例中,连接组件还包括第三连接板,第三连接板用于连接至纵梁,第三连接板设于第一连接板以及第二连接板之间,第三连接板上设有第三连接孔,紧固件穿过第三连接孔以连接盒体以及纵梁。

9、在一些实施例中,扭力盒还包括粘接层,粘接层设于盒体朝向容纳腔的一侧,粘接层用于连接纵梁与盒体。

10、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车辆,包括纵梁以及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的扭力盒。

11、在一些实施例中,扭力盒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壳体以及第二侧板,第一壳体包括第一顶板、第一底板以及连接于第一顶板以及第一底板之间的第一侧板,第二侧板与第一侧板相对设置,第一壳体与第二侧板共同围合形成容纳腔,第一顶板以及第一底板沿车辆的高度方向设置。其中,纵梁设于容纳腔中,纵梁的两个相对的侧壁分别与第一侧板以及第二侧板贴合,纵梁的底壁与第一底板贴合,纵梁的顶壁与第一顶板相对设置,且顶壁与第一顶板间隔设置并形成装配间隙。

12、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将扭力盒的盒体拆分成相对的第一壳体以及第二壳体两个零部件,能够使用对接拼接的方式完成扭力盒的安装,解决了纵梁装配过程中相对扭力盒移动造成的表面结构胶擦落的问题,并且设置连接组件将第一壳体以及第二壳体进行连接,提高第一壳体以及第二壳体的连接强度保证盒体的结构稳定性,并且提高了纵梁与扭力盒之间连接的结构强度以及稳定性,进而提高了车辆行驶过程的安全性能。

13、上述说明仅是本申请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申请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申请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

技术特征:

1.一种扭力盒(1),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扭力盒(1),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组件(30)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扭力盒(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板(301)由所述第一壳体(10)的边缘向外弯折形成,所述第二连接板(302)由所述第二壳体(20)的边缘向外弯折形成。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扭力盒(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10)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扭力盒(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壳体(20)包括第二侧板(201),所述第二侧板(201)与所述第一侧板(103)相对设置,所述第二连接板(302)连接于所述第二侧板(201),所述第一连接板(301)以及所述第二连接板(302)相互连接并将所述第二侧板(201)与所述第一壳体(10)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扭力盒(1),其特征在于,所述扭力盒(1)还包括铆接件(70),所述第一侧板(103)、第二侧板(201)以及所述第一底板(102)上分别设有铆接孔,所述铆接件(70)穿过所述铆接孔以连接所述纵梁(2)以及所述盒体(60)。

7.根据权利要求2-6中任一项所述的扭力盒(1),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组件(30)还包括第三连接板(304),所述第三连接板(304)用于连接至所述纵梁(2),所述第三连接板(304)设于所述第一连接板(301)以及所述第二连接板(302)之间,所述第三连接板(304)上设有第三连接孔(305),所述紧固件(50)穿过所述第三连接孔(305)以连接所述盒体(60)以及所述纵梁(2)。

8.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扭力盒(1),其特征在于,所述扭力盒(1)还包括粘接层,所述粘接层设于所述盒体(60)朝向所述容纳腔(40)的一侧,所述粘接层用于连接所述纵梁(2)与所述盒体(60)。

9.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纵梁(2)以及如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扭力盒(1)。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扭力盒(1)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壳体(10)以及第二侧板(201),所述第一壳体(10)包括第一顶板(101)、第一底板(102)以及连接于所述第一顶板(101)以及所述第一底板(102)之间的第一侧板(103),所述第二侧板(201)与所述第一侧板(103)相对设置,所述第一壳体(10)与所述第二侧板(201)共同围合形成容纳腔(40),所述第一顶板(101)以及所述第一底板(102)沿车辆的高度方向(z)设置,

技术总结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扭力盒以及车辆,扭力盒包括第一壳体、第二壳体以及连接组件。第二壳体与第一壳体相对设置,第一壳体以及第二壳体共同围合形成具有容纳腔的盒体,盒体用于容纳车辆的纵梁并与纵梁连接。连接组件设于盒体背离容纳腔的一侧,连接组件与第一壳体以及第二壳体分别连接,连接组件用于连接第一壳体以及第二壳体。上述的结构,将扭力盒的盒体拆分成相对的第一壳体以及第二壳体两个零部件,能够使用对接拼接的方式完成扭力盒的安装,解决了纵梁装配过程中相对扭力盒移动造成的表面结构胶擦落的问题,提高了纵梁与扭力盒之间连接的结构强度以及稳定性,进而提高了车辆行驶过程的安全性能。技术研发人员:罗杰,高宋,王宇,张强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苏州时代新安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技术研发日:20231030技术公布日:2024/7/18

本文地址:https://www.jishuxx.com/zhuanli/20240722/231278.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uon@163.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