轨道车辆吊环拉手及轨道车辆的制作方法
- 国知局
- 2024-08-01 08:28:01
本技术属于轨道车辆,具体涉及一种轨道车辆吊环拉手及轨道车辆。
背景技术:
1、目前乘客在乘坐轨道车辆如地铁、城际列车时用以支撑身体的部件主要为客室座椅、吊环、立柱扶手等,因此吊环的合理化设计是轨道车辆内饰设计的重要一环,也是乘客乘车品质的重要体现。吊环通常设置在车身纵向的横杆上,乘客通过抓握吊环的拉手部分为身体提供支撑。现有吊环拉手造型结构多样,但在日常使用中发现由于地铁、城轨等短途轨道车辆座椅配置较少,大部分乘客都是站位,而且没有固定的行李放置架,因此,很多乘客需要一手拎包一手抓握吊环拉手,或者是背包乘车,这一方面会增加乘客的乘车疲惫感,另一方面对于通过单手拉握吊环拉手支撑身体的乘客而言,容易在车辆上下坡或过弯道而发生晃动时出现无法稳定身体的情况,影响乘车体验。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轨道车辆吊环拉手及轨道车辆,旨在减轻携包无座乘客乘坐轨道车辆的负担,提升乘车体验。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第一方面,提供一种轨道车辆吊环拉手,包括拉手本体,拉手本体包括适于手部穿握的手握部,以及连接于手握部上方的吊带连接部;其中,手握部与吊带连接部的连接位置两侧具有适于配合悬挂物品挂带的挂包部。
3、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手握部包括底部的握持段和分别与握持段的两端连接的两个护手段;其中,两个护手段分别自握持段的两个端部向上弯折延伸并对接形成封闭的环形空间,吊带连接部的底部与两个护手段的对接位置连接为一体。
4、一些实施例中,两个护手段分别于吊带连接部的两侧向上弯拱,且两个护手段的弯拱部位均与吊带连接部之间形成挂槽,两个挂槽形成为挂包部。
5、示例性的,在竖直方向上握持段的厚度大于护手段,在水平方向上握持段的厚度小于护手段。
6、举例说明,两个挂槽内均嵌塞有防护塞。
7、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吊带连接部的底部向下延伸形成连接颈,连接颈与两个护手段的对接位置连接为一体。
8、一些实施例中,吊带连接部的顶部设有穿带槽,穿带槽内设有挡柱,挡柱的两端分别与穿带槽的两侧槽壁连接以隔挡穿过穿带槽的吊带。
9、示例性的,吊带连接部为扇形结构,穿带槽与吊带连接部的扇形平面平行。
10、举例说明,拉手本体为一体注塑成型件。
1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轨道车辆吊环拉手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轨道车辆吊环拉手,利用上下连接的手握部和吊带连接部之间形成适于配合悬挂物品挂带的挂包部,从而能够使携包无座乘客将物品悬挂在挂包部,而且挂包部不影响乘客的手部正常穿握在手握部上,不仅能够减轻携包无座乘客的负担,缓解乘车疲劳,而且能够解放站立乘客的双手,从而使站立乘客在车辆晃动时能够利用双手抓握以稳定身体,从而提升乘车体验。
12、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轨道车辆,包括上述轨道车辆吊环拉手。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轨道车辆,采用上述轨道车辆吊环拉手,能够利用手握部与吊带连接部的连接位置两侧的部位作为挂包部悬挂乘客携带的物品挂带,从而减轻携包无座乘客的负担,缓解乘客疲劳,通过解放站立乘客的双手,能够使站立乘客在车辆晃动时利用双手抓握以稳定身体,从而提升乘车体验。
技术特征:1.轨道车辆吊环拉手,其特征在于,包括拉手本体,所述拉手本体包括适于手部穿握的手握部(100),以及连接于所述手握部(100)上方的吊带连接部(200);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车辆吊环拉手,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握部(100)包括底部的握持段(101)和分别与所述握持段(101)的两端连接的两个护手段(102);其中,两个所述护手段(102)分别自所述握持段(101)的两个端部向上弯折延伸并对接形成封闭的环形空间,所述吊带连接部(200)的底部与两个所述护手段(102)的对接位置连接为一体。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轨道车辆吊环拉手,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护手段(102)分别于所述吊带连接部(200)的两侧向上弯拱,且两个所述护手段(102)的弯拱部位均与所述吊带连接部(200)之间形成挂槽(301),两个所述挂槽(301)形成为所述挂包部(300)。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轨道车辆吊环拉手,其特征在于,在竖直方向上所述握持段(101)的厚度大于所述护手段(102),在水平方向上所述握持段(101)的厚度小于所述护手段(102)。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轨道车辆吊环拉手,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挂槽(301)内均嵌塞有防护塞(400)。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轨道车辆吊环拉手,其特征在于,所述吊带连接部(200)的底部向下延伸形成连接颈(201),所述连接颈(201)与两个所述护手段(102)的对接位置连接为一体。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轨道车辆吊环拉手,其特征在于,所述吊带连接部(200)的顶部设有穿带槽(202),所述穿带槽(202)内设有挡柱(203),所述挡柱(203)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穿带槽(202)的两侧槽壁连接以隔挡穿过所述穿带槽(202)的吊带。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轨道车辆吊环拉手,其特征在于,所述吊带连接部(200)为扇形结构,所述穿带槽(202)与所述吊带连接部(200)的扇形平面平行。
9.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轨道车辆吊环拉手,其特征在于,所述拉手本体为一体注塑成型件。
10.轨道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轨道车辆吊环拉手。
技术总结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轨道车辆吊环拉手及轨道车辆,包括拉手本体,拉手本体包括适于手部穿握的手握部,以及连接于手握部上方的吊带连接部;其中,手握部与吊带连接部的连接位置两侧具有适于配合悬挂物品挂带的挂包部。本技术提供的轨道车辆吊环拉手及轨道车辆,利用上下连接的手握部和吊带连接部之间形成适于配合悬挂物品挂带的挂包部,从而能够使携包无座乘客将物品悬挂在挂包部,而且挂包部不影响乘客的手部正常穿握在手握部上,不仅能够减轻携包无座乘客的负担,缓解乘车疲劳,而且能够解放站立乘客的双手,从而使站立乘客在车辆晃动时能够利用双手抓握以稳定身体,从而提升乘车体验。技术研发人员:刘宁,邱利伟,李宝泉,杨雨,王建暖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车唐山机车车辆有限公司技术研发日:20230619技术公布日:2024/1/22本文地址:https://www.jishuxx.com/zhuanli/20240722/231855.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uon@163.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下一篇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