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把手成型模具的制作方法
- 国知局
- 2024-08-01 03:32:03
本技术涉及模具,尤其涉及一种把手成型模具。
背景技术:
1、目前,为了方便开合或者推拉,会在车门、柜门或者推车等设置把手结构,而常用的把手一般为塑料把手,主要采用注塑模具成型。现有的把手在成型模具中,会通过在模具内设置的下模上设置成型块结构,在合模时通过成型块嵌入上模的成型腔内,成型把手。但是,通过成型块成型把手摩擦结构,这样会导致模具结构复杂,且成型块在脱模时是单独进行脱模,不与模组一起动作,也容易拉坏产品。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把手成型模具,其合模时,以下成型板上的下成型块伸入上成型板的上成型凹槽内,从而下成型腔和上成型腔配合形成成型腔室,减少单独的成型块使用。
2、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3、一种把手成型模具,包括,
4、上模,所述上模包括上模座以及上成型板,所述上模座的底端设有上模槽,所述上成型板安装于所述上模槽内,所述上成型板的底端设有上成型凹槽,所述上成型凹槽的内壁设有上成型腔;
5、下模,所述下模包括下模座以及下成型板,所述下模座的顶端设有下模槽,所述下成型板安装于所述下模槽内,所述下成型板上设有凸出的下成型部,所述下成型部上设有下成型腔,所述下成型部用于在合模时嵌入所述上成型凹槽以使所述下成型腔与上成型腔配合形成为成型腔室;
6、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用于带动上模以及下模相互靠近或者相互远离,以合模或者开模。
7、进一步地,所述上成型凹槽的内侧壁设有第一引导面,所述下成型部的外侧壁设有第二引导面,所述第二引导面与所述第一引导面均由上至下逐渐朝外倾斜并相互配合。
8、进一步地,所述下成型板上设有主流道以及多个分支流道,多个分支流道的一端均连通至所述主流道,多个分支流道的另一端均连通至所述下成型腔。
9、进一步地,所述下模座上还设有顶针板,所述顶针板位于下成型板的下方并可沿下模座的高度方向运动;所述顶针板上设有多个顶针,多个顶针的顶端由所述下模槽穿出并穿过所述下成型板以伸入所述下成型腔。
10、进一步地,所述顶针板与所述下成型板之间设有弹性部件。
11、进一步地,所述上模座的四周凹设有四个第一定位槽,所述下模座的四周凸设有四个第一定位块,四个所述第一定位块用于在合模时一一对应嵌合于四个所述第一定位槽。
12、进一步地,所述上成型板的四周凹设有四个第二定位槽,所述下成型板的四周凸设有四个第二定位块,四个所述第二定位块用于在合模时一一对应嵌合于四个所述第二定位槽。
13、进一步地,所述上成型凹槽的两侧均设有所述上成型腔,所述下成型部的两侧均设有所述下成型腔。
14、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5、开模合模时,下成型板的下成型部与下模座动作同步,无需另外设置单独的成型块结构进行成型,只需要在上成型板以及下成型板上分布设置上成型腔和下成型腔配合即可,这样成型效率高,且脱模时下成型板随下模座动作即可,无需单独脱模,减少脱模时产品损坏的情况,降低脱模难度。
16、此外,由于上成型板以上模槽为安装基础,而下成型板以下模槽为安装基础,在合模和开模过程中,由于上成型板由上模槽进行限位,下成型板由下模槽进行限位,故可以减少上成型板以及下成型板在合模或开模时出现的移位情况,二者的配合精度更高,提高产品成型精度。
技术特征:1.一种把手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把手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成型凹槽的内侧壁设有第一引导面,所述下成型部的外侧壁设有第二引导面,所述第二引导面与所述第一引导面均由上至下逐渐朝外倾斜并相互配合。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把手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成型板上设有主流道以及多个分支流道,多个分支流道的一端均连通至所述主流道,多个分支流道的另一端均连通至所述下成型腔。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把手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座上还设有顶针板,所述顶针板位于下成型板的下方并可沿下模座的高度方向运动;所述顶针板上设有多个顶针,多个顶针的顶端由所述下模槽穿出并穿过所述下成型板以伸入所述下成型腔。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把手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针板与所述下成型板之间设有弹性部件。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把手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座的四周凹设有四个第一定位槽,所述下模座的四周凸设有四个第一定位块,四个所述第一定位块用于在合模时一一对应嵌合于四个所述第一定位槽。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把手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成型板的四周凹设有四个第二定位槽,所述下成型板的四周凸设有四个第二定位块,四个所述第二定位块用于在合模时一一对应嵌合于四个所述第二定位槽。
8.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把手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成型凹槽的两侧均设有所述上成型腔,所述下成型部的两侧均设有所述下成型腔。
技术总结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把手成型模具,包括上模,上模包括上模座以及上成型板,上模座的底端设有上模槽,上成型板的底端设有上成型凹槽,上成型凹槽的内壁设有上成型腔;下模,下模包括下模座以及下成型板,下模座的顶端设有下模槽,下成型板上设有凸出的下成型部,下成型部上设有下成型腔,下成型部用于在合模时嵌入上成型凹槽以使下成型腔与上成型腔配合形成为成型腔室;驱动组件,驱动组件用于带动上模以及下模相互靠近或者相互远离,以合模或者开模。本技术以下成型板上的下成型块伸入上成型板的上成型凹槽内,从而下成型腔和上成型腔配合形成成型腔室,减少单独的成型块使用,降低脱模难度。技术研发人员:吴宝才,林东海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山坚峰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技术研发日:20231129技术公布日:2024/7/9本文地址:https://www.jishuxx.com/zhuanli/20240723/212942.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uon@163.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下一篇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