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围绝经-绝经期风险管理系统及存储介质
- 国知局
- 2024-10-09 14:44:58
本发明涉及医学管理,特别涉及一种围绝经-绝经期风险管理系统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1、目前女性绝经平均年龄为49岁左右开始,进入绝经期的女性以每年2%的速度递增(2009年为1.67亿),预计到2030年中国的绝经女性将达到2.8亿,女性进入围绝经期-绝经期,面临由于卵巢功能下降,雌激素减低引起的身体多系统级联式功能下降的风险,该人群除了常见的更年期症状外,由于卵巢功能减退,进入绝经期低雌激素状态,常合并一种或多种内外科合并症,如骨质代谢紊乱,血脂血糖代谢紊乱,心血管疾病、认知老化、抑郁焦虑症等疾病。由此所致的疾病负担达58%以上,这些与女性绝经相关的慢性疾病已成为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首要疾病和国家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因此针对女性绝围绝经-绝经期的有效干预和治疗对于控制和减少老年女性骨质疏松、心血管、代谢综合征等慢性疾病的发生至关重要。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提供一种围绝经-绝经期风险管理系统及存储介质,以便解决针对女性绝围绝经-绝经期如何有效干预和治疗对于控制和减少围绝经-绝经期发生风险的技术问题。
2、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围绝经-绝经期风险管理系统,包括:位于常规门诊的第一终端,用于获取患者的基本信息和多种临床症状信息,并在判断所述患者的多种临床症状信息符合围绝经-绝经期症状时,将所述患者的基本信息发送至位于更年期门诊的第二终端;位于更年期门诊的第二终端,用于获取患者的多学科会诊结果,并根据所述患者的多学科会诊结果和多种临床症状信息,建立患者的围绝经-绝经期风险管理信息;风险评估云平台,用于通过将所述患者的围绝经-绝经期风险管理信息输入至训练好的围绝经-绝经期风险评估模型中,得到患者的围绝经-绝经期风险评估结果。
3、优选地,所述多种临床症状信息包括:围绝经-绝经期症状、绝经雌激素缺乏相关的生殖道及泌尿系统的症状和体征、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及有骨折风险、过早的低刺激素状态;其中,所述围绝经-绝经期症状包括:月经紊乱、血管舒缩、睡眠障碍、疲乏无力、情绪障碍及躯体症状;所述绝经雌激素缺乏相关的生殖道及泌尿系统的症状及体征包括:包含生殖道干燥、烧灼、刺激以及阴道缺乏润滑导致的性问题和疼痛的生殖系统症状和包含尿急、尿频、尿痛和反复泌尿系统感染的泌尿系统症状;所述过早的低雌激素状态包括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poi、下丘脑垂体性闭经及手术绝经。
4、优选地,所述多学科会诊结果包括每个学科会诊的临床数据、随访数据及用药数据;其中,多学科包含以下任一或组合:骨质代谢紊乱,血脂血糖代谢紊乱,心血管疾病、认知老化、抑郁焦虑症、体重营养、肝肾功能异常、胆石症、血栓风险、肿瘤、手术史、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症、风湿免疫病、癫痫、偏头痛、哮喘、血卟啉症、耳硬化症及脑膜瘤。
5、优选地,所述风险评估云平台具体用于构建基于多输入卷积神经网络的网络结构的围绝经-绝经期风险评估模型和构建包含不同学科会诊结果和不同临床症状信息的训练集数据,并利用所述训练集数据对所述基于多输入卷积神经网络的网络结构的围绝经-绝经期风险评估模型进行训练,得到训练好的基于多输入卷积神经网络的网络结构的围绝经-绝经期风险评估模型。
6、优选地,所述多输入卷积神经网络的网络结构包括填充层、卷积层、池化层、全连接层以及输出层;其中,所述填充层用于对多输入卷积神经网络的输入围绝经-绝经期风险管理数据进行填充排列,卷积层用于对填充排列后的输入围绝经-绝经期风险管理数据进行信息识别,池化层用于对识别出的围绝经-绝经期风险管理信息进行压缩降维,全连接层用于对降维后的围绝经-绝经期风险管理信息进行解释,输出层用于实现患者的围绝经-绝经期风险评估结果输出。
7、优选地,所述风险评估云平台还用于根据患者的围绝经-绝经期风险评估结果,确定患者的围绝经-绝经期风险管理治疗方案。
8、优选地,所述风险评估云平台具体用于根据患者的围绝经-绝经期风险评估结果和预存的围绝经-绝经期风险的评分数据库,计算患者的围绝经-绝经期风险评估评分值;若围绝经-绝经期风险评估评分值低于第一风险阈值,则确定患者的围绝经-绝经期风险管理治疗方案为初级管理治疗方案;若围绝经-绝经期风险评估评分值高于第一风险阈值且低于第二风险阈值,则确定患者的围绝经-绝经期风险管理治疗方案为中级管理治疗方案;若围绝经-绝经期风险评估评分值高于第二风险阈值,则确定患者的围绝经-绝经期风险管理治疗方案为高级管理治疗方案;其中,所述第一风险阈值低于所述第二风险阈值。
9、优选地,所述风险评估云平台还用于利用患者的围绝经-绝经期风险评估结果和预存的围绝经-绝经期风险轨迹图,预测该患者的围绝经-绝经期的风险轨迹。
10、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上存储程序,所述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以下步骤:获取患者的基本信息和多种临床症状信息,并在判断所述患者的多种临床症状信息符合围绝经-绝经期症状时,将所述患者的基本信息发送至位于更年期门诊的第二终端;获取患者的多学科会诊结果,并根据所述患者的多学科会诊结果和多种临床症状信息,建立患者的围绝经-绝经期风险管理信息;通过将所述患者的围绝经-绝经期风险管理信息输入至训练好的围绝经-绝经期风险评估模型中,得到患者的围绝经-绝经期风险评估结果。
11、优选地,还包括:利用患者的围绝经-绝经期风险评估结果和预存的围绝经-绝经期风险轨迹图,预测该患者的围绝经-绝经期的风险轨迹。
12、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根据患者的多学科会诊结果和多种临床症状信息,建立患者的围绝经-绝经期风险管理信息;并通过将所述患者的围绝经-绝经期风险管理信息输入至训练好的围绝经-绝经期风险评估模型中,得到患者的围绝经-绝经期风险评估结果,以便根据风险评估结果提供优化的诊疗方案,尤其是有利于基础医院或临床经验不足的医师,提高其医疗的准确性,以及高风险患者的管理效率及风险控制能力。
技术特征:1.一种围绝经-绝经期风险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多种临床症状信息包括:围绝经-绝经期症状、绝经雌激素缺乏相关的生殖道及泌尿系统的症状和体征、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及有骨折风险、过早的低刺激素状态;其中,所述围绝经-绝经期症状包括:月经紊乱、血管舒缩、睡眠障碍、疲乏无力、情绪障碍及躯体症状;所述绝经雌激素缺乏相关的生殖道及泌尿系统的症状及体征包括:包含生殖道干燥、烧灼、刺激以及阴道缺乏润滑导致的性问题和疼痛的生殖系统症状和包含尿急、尿频、尿痛和反复泌尿系统感染的泌尿系统症状;所述过早的低雌激素状态包括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poi、下丘脑垂体性闭经及手术绝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学科会诊结果包括每个学科会诊的临床数据、随访数据及用药数据;其中,多学科包含以下任一或组合:骨质代谢紊乱,血脂血糖代谢紊乱,心血管疾病、认知老化、抑郁焦虑症、体重营养、肝肾功能异常、胆石症、血栓风险、肿瘤、手术史、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症、风湿免疫病、癫痫、偏头痛、哮喘、血卟啉症、耳硬化症及脑膜瘤。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险评估云平台具体用于构建基于多输入卷积神经网络的网络结构的围绝经-绝经期风险评估模型和构建包含不同学科会诊结果和不同临床症状信息的训练集数据,并利用所述训练集数据对所述基于多输入卷积神经网络的网络结构的围绝经-绝经期风险评估模型进行训练,得到训练好的基于多输入卷积神经网络的网络结构的围绝经-绝经期风险评估模型。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多输入卷积神经网络的网络结构包括填充层、卷积层、池化层、全连接层以及输出层;其中,所述填充层用于对多输入卷积神经网络的输入围绝经-绝经期风险管理数据进行填充排列,卷积层用于对填充排列后的输入围绝经-绝经期风险管理数据进行信息识别,池化层用于对识别出的围绝经-绝经期风险管理信息进行压缩降维,全连接层用于对降维后的围绝经-绝经期风险管理信息进行解释,输出层用于实现患者的围绝经-绝经期风险评估结果输出。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险评估云平台还用于根据患者的围绝经-绝经期风险评估结果,确定患者的围绝经-绝经期风险管理治疗方案。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险评估云平台具体用于根据患者的围绝经-绝经期风险评估结果和预存的围绝经-绝经期风险的评分数据库,计算患者的围绝经-绝经期风险评估评分值;若围绝经-绝经期风险评估评分值低于第一风险阈值,则确定患者的围绝经-绝经期风险管理治疗方案为初级管理治疗方案;若围绝经-绝经期风险评估评分值高于第一风险阈值且低于第二风险阈值,则确定患者的围绝经-绝经期风险管理治疗方案为中级管理治疗方案;若围绝经-绝经期风险评估评分值高于第二风险阈值,则确定患者的围绝经-绝经期风险管理治疗方案为高级管理治疗方案;其中,所述第一风险阈值低于所述第二风险阈值。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险评估云平台还用于利用患者的围绝经-绝经期风险评估结果和预存的围绝经-绝经期风险轨迹图,预测该患者的围绝经-绝经期的风险轨迹。
9.一种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介质上存储程序,所述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以下步骤: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利用患者的围绝经-绝经期风险评估结果和预存的围绝经-绝经期风险轨迹图,预测该患者的围绝经-绝经期的风险轨迹。
技术总结本发明公开一种围绝经‑绝经期风险管理系统及存储介质,其系统包括:位于常规门诊的第一终端,用于获取患者的基本信息和多种临床症状信息,并在判断所述患者的多种临床症状信息符合围绝经‑绝经期症状时,将所述患者的基本信息发送至位于更年期门诊的第二终端;位于更年期门诊的第二终端,用于获取患者的多学科会诊结果,并根据所述患者的多学科会诊结果和多种临床症状信息,建立患者的围绝经‑绝经期风险管理信息;风险评估云平台,用于通过将所述患者的围绝经‑绝经期风险管理信息输入至训练好的围绝经‑绝经期风险评估模型中,得到患者的围绝经‑绝经期风险评估结果。技术研发人员:金鸿雁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北京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技术研发日:技术公布日:2024/9/29本文地址:https://www.jishuxx.com/zhuanli/20241009/306357.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uon@163.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下一篇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