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台泊位确定方法、装置、站台及存储介质与流程
- 国知局
- 2024-11-21 12:11:18
本技术涉及公共交通,尤其涉及一种站台泊位确定方法、装置、站台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1、车辆在站台停靠是交通领域一种常见的应用场景。例如,公共汽车可以停靠在公交站台,在火车站飞机场等区域出租车可以在出租车站台停靠。在一些场景中,可以在站台对应的停靠区域中预先划分一个或多个泊位。车辆可以驶入预先划分的泊位并停靠。通过优化为车辆分配的泊位,可以提高车辆的通行效率。
2、目前,泊位的分配一般需要技术人员先对站台的相关信息进行调研,然后根据调研结果,手动为在站台停靠的车辆设置合适的泊位。显然,这种泊位设置方法依赖人工,存在效率低成本高的问题。为此,在一些实现方式中,可以通过计算机设备为站台进行泊位设置。
3、但是,无论采用哪种泊位确定方法,都是按照站台的相关信息得到固定的泊位设置方案。设置的泊位不能适用于不同交通压力下的不同应用场景。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站台泊位确定方法、装置、站台及存储介质,旨在提升泊位设置的灵活性以满足不同应用场景的需求。
2、第一方面,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站台泊位确定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3、获取目标站台的停靠区域的长度和停靠车辆信息,所述停靠车辆信息包括在所述目标站台停靠的每种车辆的规格信息;
4、针对多种停靠模式,分别按照所述停靠区域的长度和所述停靠车辆信息进行遍历,为每种所述停靠模式确定至少一个泊位设置方案,所述泊位设置方案用于描述对应停靠模式下在所述停靠区域内设置的多个泊位的信息;
5、其中,所述多种停靠模式包括车辆完全地位于站台内部的停靠模式、车辆全部车门位于站台内部的停靠模式和车辆部分车门位于站台内部的停靠模式中的至少两种。
6、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多种停靠模式包括车辆完全地位于站台内部的停靠模式;
7、所述针对多种停靠模式,分别按照所述停靠区域的长度和所述停靠车辆信息进行遍历,为每种所述停靠模式确定至少一个泊位设置方案包括:
8、针对所述车辆完全地位于站台内部的停靠模式,根据所述停靠区域的长度和所述车辆的规格信息进行组合遍历,确定至少一个第一类车辆组合,每个所述第一类车辆组合包括多个车辆,所述第一类车辆组合中所有车辆的长度之和小于等于所述停靠区域的长度;
9、对每个所述第一类车辆组合进行排序遍历,确定所述第一类车辆组合对应的多个第一类车辆序列;
10、针对每个所述第一类车辆序列中,按照所述车辆的规格信息和顺序,在所述停靠区域中划分多个泊位,得到每个所述第一类车辆序列对应的所述泊位设置方案。
11、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至少一个第一类车辆组合包括目标第一类车辆组合,所述根据所述停靠区域的长度和所述车辆的规格信息进行组合遍历,确定至少一个第一类车辆组合包括:
12、获取车辆间隔距离;
13、根据车辆间隔距离、所述停靠区域的长度和所述车辆的规格信息进行组合遍历,确定所述目标第一类车辆组合,所述目标第一类车辆组合包括m个车辆,所述m个车辆的长度与m-1个车辆间隔距离之和小于等于所述停靠区域的长度,所述m为大于1的正整数。
14、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多种停靠模式包括车辆全部车门位于站台内部的停靠模式;
15、所述针对多种停靠模式,分别按照所述停靠区域的长度和所述停靠车辆信息进行遍历,为每种所述停靠模式确定至少一个泊位设置方案包括:
16、针对所述车辆全部车门位于站台内部的停靠模式,根据所述停靠区域的长度和所述车辆的规格信息进行组合遍历,确定至少一个第二类车辆组合,每个所述第二类车辆组合包括多个车辆;
17、对每个所述第二类车辆组合进行排序遍历,确定所述第二类车辆组合对应的至少一个第二类车辆序列;
18、针对每个所述第二类车辆序列中,按照所述车辆的规格信息和顺序,在所述停靠区域中划分多个泊位,得到每个所述第二类车辆序列对应的所述泊位设置方案;
19、其中,所述第二类车辆序列满足以下条件一、条件二或条件三中的至少一项:
20、条件一:所述第二类车辆序列中车辆的总长度,减去所述第二类车辆序列中首车的车头到所述首车的首个车门的距离,得到的结果小于等于所述停靠区域的长度;
21、条件二:所述第二类车辆序列中车辆的总长度,减去所述第二类车辆序列中尾车的车尾到所述尾车的最后一个车门的距离,得到的结果小于等于所述停靠区域的长度;
22、条件三:所述第二类车辆序列中车辆的总长度,减去所述第二类车辆序列中首车的车头到所述首车的首个车门的距离,再减去所述第二类车辆序列中尾车的车尾到所述尾车的最后一个车门的距离,得到的结果小于等于所述停靠区域的长度。
23、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多种停靠模式包括所述车辆部分车门位于站台内部的停靠模式;
24、所述针对多种停靠模式,分别按照所述停靠区域的长度和所述停靠车辆信息进行遍历,为每种所述停靠模式确定至少一个泊位设置方案包括:
25、针对所述车辆全部车门位于站台内部的停靠模式,根据所述停靠区域的长度和所述车辆的规格信息进行组合遍历,确定至少一个第三类车辆组合,每个所述第三类车辆组合包括多个车辆;
26、对每个所述第三类车辆组合进行排序遍历,确定所述第三类车辆组合对应的至少一个第三类车辆序列;
27、针对每个所述第三类车辆序列中,按照所述车辆的规格信息和顺序,在所述停靠区域中划分多个泊位,得到每个所述第三类车辆序列对应的所述泊位设置方案;
28、其中,所述第三类车辆序列满足以下条件四、条件五或条件六中的至少一项:
29、条件四:所述第三类车辆序列中车辆的总长度,减去所述第三类车辆序列中首车的车头到所述首车的最后一个车门的距离,得到的结果小于等于所述停靠区域的长度;
30、条件五:所述第三类车辆序列中车辆的总长度,减去所述第三类车辆序列中尾车的车尾到所述尾车的首个车门的距离,得到的结果小于等于所述停靠区域的长度;
31、条件六:所述第三类车辆序列中车辆的总长度,减去所述第三类车辆序列中首车的车头到所述车头的最后一个车门的距离,再减去所述第三类车辆序列中尾车的车尾到所述尾车的首个车门的距离,得到的结果小于等于所述停靠区域的长度。
32、第二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站台泊位确定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33、获取目标站台的交通压力信息和车辆停靠信息,所述车辆停靠信息为待停靠到所述目标站台的车辆的信息;
34、根据所述目标站台的交通压力信息,从多种停靠模式中确定目标停靠模式;
35、根据所述车辆停靠信息,从所述目标停靠模式对应的至少一个泊位设置方案中选择目标泊位设置方案;
36、根据所述目标泊位设置方案为所述待停靠到所述目标站台的车辆分配泊位;
37、其中,所述多种停靠模式包括车辆完全地位于站台内部的停靠模式、车辆全部车门位于站台内部的停靠模式和车辆部分车门位于站台内部的停靠模式中的至少两种。
38、第三方面,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站台泊位确定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39、获取单元,用于获取目标站台的停靠区域的长度和停靠车辆信息,所述停靠车辆信息包括在所述目标站台停靠的每种车辆的规格信息;
40、遍历单元,用于针对多种停靠模式,分别按照所述停靠区域的长度和所述停靠车辆信息进行遍历,为每种所述停靠模式确定至少一个泊位设置方案,所述泊位设置方案用于描述对应停靠模式下在所述停靠区域内设置的多个泊位的信息;
41、其中,所述多种停靠模式包括车辆完全地位于站台内部的停靠模式、车辆全部车门位于站台内部的停靠模式和车辆部分车门位于站台内部的停靠模式中的至少两种。
42、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多种停靠模式包括车辆完全地位于站台内部的停靠模式;
43、所述遍历单元,具体用于针对所述车辆完全地位于站台内部的停靠模式,根据所述停靠区域的长度和所述车辆的规格信息进行组合遍历,确定至少一个第一类车辆组合,每个所述第一类车辆组合包括多个车辆,所述第一类车辆组合中所有车辆的长度之和小于等于所述停靠区域的长度;对每个所述第一类车辆组合进行排序遍历,确定所述第一类车辆组合对应的多个第一类车辆序列;针对每个所述第一类车辆序列中,按照所述车辆的规格信息和顺序,在所述停靠区域中划分多个泊位,得到每个所述第一类车辆序列对应的所述泊位设置方案。
44、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至少一个第一类车辆组合包括目标第一类车辆组合,所述获取单元,还用于获取车辆间隔距离;
45、所述遍历单元,还用于根据车辆间隔距离、所述停靠区域的长度和所述车辆的规格信息进行组合遍历,确定所述目标第一类车辆组合,所述目标第一类车辆组合包括m个车辆,所述m个车辆的长度与m-1个车辆间隔距离之和小于等于所述停靠区域的长度,所述m为大于1的正整数。
46、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多种停靠模式包括车辆全部车门位于站台内部的停靠模式;
47、所述遍历单元,具体用于针对所述车辆全部车门位于站台内部的停靠模式,根据所述停靠区域的长度和所述车辆的规格信息进行组合遍历,确定至少一个第二类车辆组合,每个所述第二类车辆组合包括多个车辆;对每个所述第二类车辆组合进行排序遍历,确定所述第二类车辆组合对应的至少一个第二类车辆序列;针对每个所述第二类车辆序列中,按照所述车辆的规格信息和顺序,在所述停靠区域中划分多个泊位,得到每个所述第二类车辆序列对应的所述泊位设置方案;
48、其中,所述第二类车辆序列满足以下条件一、条件二或条件三中的至少一项:
49、条件一:所述第二类车辆序列中车辆的总长度,减去所述第二类车辆序列中首车的车头到所述首车的首个车门的距离,得到的结果小于等于所述停靠区域的长度;
50、条件二:所述第二类车辆序列中车辆的总长度,减去所述第二类车辆序列中尾车的车尾到所述尾车的最后一个车门的距离,得到的结果小于等于所述停靠区域的长度;
51、条件三:所述第二类车辆序列中车辆的总长度,减去所述第二类车辆序列中首车的车头到所述首车的首个车门的距离,再减去所述第二类车辆序列中尾车的车尾到所述尾车的最后一个车门的距离,得到的结果小于等于所述停靠区域的长度。
52、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多种停靠模式包括所述车辆部分车门位于站台内部的停靠模式;
53、所述遍历单元,具体用于针对所述车辆全部车门位于站台内部的停靠模式,根据所述停靠区域的长度和所述车辆的规格信息进行组合遍历,确定至少一个第三类车辆组合,每个所述第三类车辆组合包括多个车辆;对每个所述第三类车辆组合进行排序遍历,确定所述第三类车辆组合对应的至少一个第三类车辆序列;针对每个所述第三类车辆序列中,按照所述车辆的规格信息和顺序,在所述停靠区域中划分多个泊位,得到每个所述第三类车辆序列对应的所述泊位设置方案;
54、其中,所述第三类车辆序列满足以下条件四、条件五或条件六中的至少一项:
55、条件四:所述第三类车辆序列中车辆的总长度,减去所述第三类车辆序列中首车的车头到所述首车的最后一个车门的距离,得到的结果小于等于所述停靠区域的长度;
56、条件五:所述第三类车辆序列中车辆的总长度,减去所述第三类车辆序列中尾车的车尾到所述尾车的首个车门的距离,得到的结果小于等于所述停靠区域的长度;
57、条件六:所述第三类车辆序列中车辆的总长度,减去所述第三类车辆序列中首车的车头到所述车头的最后一个车门的距离,再减去所述第三类车辆序列中尾车的车尾到所述尾车的首个车门的距离,得到的结果小于等于所述停靠区域的长度。
58、第四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站台泊位确定装置,所述装置包括:获取单元,用于获取目标站台的交通压力信息和车辆停靠信息,所述车辆停靠信息为待停靠到所述目标站台的车辆的信息;模式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目标站台的交通压力信息,从多种停靠模式中确定目标停靠模式;方案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车辆停靠信息,从所述目标停靠模式对应的至少一个泊位设置方案中选择目标泊位设置方案,以便根据所述目标泊位设置方案为所述待停靠到所述目标站台的车辆分配泊位;其中,所述多种停靠模式包括车辆完全地位于站台内部的停靠模式、车辆全部车门位于站台内部的停靠模式和车辆部分车门位于站台内部的停靠模式中的至少两种。
59、第五方面,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站台,所述站台包括多个泊位,所述多个泊位属于至少一个泊位设置方案,所述至少一个泊位设置方案通过如前述第一方面所述的站台泊位确定方法得到。
60、第六方面,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设备,所述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指令或代码,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指令或代码,以使所述设备执行前述第二方面所述的站台泊位确定方法。
61、第七方面,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存储介质中存储有代码,当所述代码被运行时,运行所述代码的设备实现前述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所述的方法。
62、第八方面,提供了一种包含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前述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所述的方法。
63、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站台泊位确定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在对目标站台进行泊位设置时,首先可以获取目标站台的停靠区域的长度和停靠车辆信息。停靠车辆信息包括在目标站台停靠的每种车辆的规格信息。接着,可以针对多种停靠模式,分别按照停靠区域的长度和停靠车辆信息遍历,确定每种停靠模式下的至少一个泊位设置方案。其中,泊位设置方案用于描述目标站台的停靠区域内设置的多个泊位的信息,多种停靠模式包括交通压力相对较小的应用场景对应的车辆完全地位于站台内部的停靠模式,交通压力中等的应用场景对应的车辆全部车门位于站台内部的停靠模式,和交通压力较大的应用场景对应的车辆部分车门位于站台内部的停靠模式。也就是说,在进行泊位设置时,针对不同交通压力下的不同停靠模式,分别设置了多种泊位设置方案。那么相应地,在目标站台投入使用之后,车辆能够根据交通压力和车辆的停泊情况,灵活选择合适的停靠模式下合适的泊位设置方案中的泊位进行停靠。这样,针对多种停靠模式进行遍历,可以得到适合不同应用场景的泊位设置方案,提升了泊位设置的灵活性,能够满足不同应用场景的需求。并且,针对每种停靠模式,可以通过遍历的方式得到至少一个泊位设置方案,能够满足不同规格的车辆停靠的需求。
本文地址:https://www.jishuxx.com/zhuanli/20241120/334776.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uon@163.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下一篇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