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新讯 > 车辆装置的制造及其改造技术 > 拖钩装置及车辆的制作方法  >  正文

拖钩装置及车辆的制作方法

  • 国知局
  • 2024-11-25 15:16:47

本申请涉及拖钩,特别涉及一种拖钩装置及车辆。

背景技术:

1、市场上常见拖挂式房车,需要前车进行牵引,房车的体积和重量大,牵引时连接结构的安全性、可靠性的标准要求很高。

2、目前拖挂式房车多使用前车的后防撞梁安装点来固定,但是在设计该安装点时仅考虑到车辆脱离恶劣路况或牵引其他非动力或动力损坏的车辆的传力情况,未考虑拖房车出行,对连接强度要求不够高,用于拖房车时会存在固定点失效的隐患,承载能力较差,可靠性不高。而且,只有x向的安装方式,连接方式太过于单一,无法应对现实生活中的房车转弯,在颠簸的路面上行驶等多种工况。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提供一种拖钩装置及车辆,通过拖钩装置和后纵梁的y向安装,连接强度更高,并且可以在防撞梁安装点处结合x向安装,能够适应多种工况,提高拖钩装置的连接强度和可靠性。

2、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拖钩装置。拖钩装置包括拖钩梁,所述拖钩梁的一端设有安装部,所述安装部与所述拖钩梁固定连接或者为一体式结构,第一方向为所述拖钩梁的延伸方向,第二方向为所述拖钩梁朝向所述安装部且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垂直的方向;所述安装部上设有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一安装孔的深度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平行或者相倾斜,拖钩装置包括第一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插入所述第一安装孔内,以连接车辆的后纵梁。本申请提供的拖钩装置的安装方式相较于传统的x向安装方式,连接件的方向和车辆前进的方向可以相垂直,在行驶过程中受到的力臂更小,基本不会出现螺母拉脱的情况,可以提高连接强度和可靠性。

3、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安装孔的深度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的角度在0至5度范围内。第一安装孔的深度方向和第一方向的角度为零度时,第一安装孔的深度方向和第一方向为相平行的关系,第一安装孔的深度方向和第一方向的角度为5度时,第一安装孔的深度方向和第一方向略微倾斜,可以提高拖钩装置和车辆后纵梁的连接强度。

4、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拖钩装置还包括支撑板,所述支撑板包括支撑板本体和支撑板安装座,所述支撑板本体和所述支撑板安装座固定连接或呈一体式结构,所述拖钩梁和所述安装部分别与所述支撑板本体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板安装座上设置有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二安装孔的深度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相平行或相倾斜,所述拖钩装置还包括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二连接件插入所述第二安装孔内,所述第二连接件用于连接所述车辆的防撞梁安装板。在拖钩装置实际使用过程中,工况更为复杂多变,当拐弯时受到的横向力和复杂路面颠簸时受到多种方向的力,都会给连接强度带来削弱,在防撞梁安装点处增加支撑板安装,可以应对多种情况,提高适用范围。

5、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支撑板本体包括三角形板或者矩形板。所述三角形板的一边和所述拖钩梁以及所述安装部固定连接,所述三角形板的另一边用于连接所述车辆的防撞梁安装板。三角形支撑板的结构稳定,可以提高拖钩装置和车辆后纵梁的连接强度,提升拖钩装置的安全性。

6、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三方向为与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均垂直的方向,所述支撑板包括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和所述第二支撑板分别位于所述拖钩梁在所述第三方向的两侧。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可以相互配合,当一侧的安装点承受的拉力过大时,另一侧三角形撑板会将拖钩梁受到的扭转力分散传递到防撞梁安装板上,从而传递到纵梁,起到支撑的作用,极大的减少了翻转的可能,提高了安全性。

7、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安装部包括第一安装板和第二安装板,所述第一安装板和所述第二安装板均用于连接所述后纵梁。所述第一安装板和所述第二安装板位于所述拖钩梁的同一端,所述第一安装板和所述第二安装板均与所述拖钩梁固定连接或者为一体式结构,所述第一安装板和所述第二安装板上均设置有第一安装孔。第一安装板和第二安装板可以相互配合,共同连接拖钩梁和车辆的纵梁,提高连接的可靠性。

8、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安装板和/或所述第二安装板上设有加强筋。加强筋可以提高拖钩装置的强度,适配多种工况,当拖钩后方传来的力较小时,加强筋可以提升整体的强度,可以承受更大的碰撞力,防止结构变形折弯的效果,提高安全性。

9、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拖钩装置还包括拖钩撑板,所述第一安装板和所述第二安装板分别与所述拖钩撑板相抵接;所述拖钩撑板包括第一板和与第一板垂直的第一侧板、第二侧板和第三侧板,所述第一侧板、所述第二侧板和所述第三侧板依次连接,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三侧板相平行,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三侧板均垂直于所述第二侧板,所述第一侧板、所述第二侧板和所述第三侧板均用于和所述车辆的后纵梁相抵接。拖钩撑板可以形成包裹式的结构,防止在行驶过程中急停等特殊情况造成的惯性导致连接强度减弱,并且包裹式的结构有利于安装部和后纵梁之间力的传递,提升了车身传力性能和刚度性能,相较于传统的后拖钩安装方式可以大大提高安全性。

10、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安装部有多个,包括两个或者两个以上,至少两个所述安装部分别位于所述拖钩梁的两端。拖钩梁两端的有安装部可以为对称的结构,位于拖钩梁左侧的安装部和车辆左侧的后纵梁相连接,位于拖钩梁右侧的安装部可以和车辆右侧的后纵梁相连接,通过两侧的安装部可以将拖钩梁固定在车辆的后纵梁上,提升连接的强度。

11、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车辆。所述车辆包括上述任一项实现方式中的拖钩装置,所述车辆还包括后纵梁,所述后纵梁上设置有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二安装孔的深度方向与所述车辆的宽度方向相平行或者相倾斜;所述车辆还包括连接件,所述连接件穿过所述第一安装孔和所述第二安装孔,以固定连接所述后纵梁和所述拖钩装置。

12、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车辆的所述后纵梁上设置有溃缩筋。在拖钩装置与车辆后方的物体发生碰撞时,如果后面传来的力比较大时,后纵梁立面上的溃缩筋可以第一时间引导后纵梁发生溃缩,参与能量吸收,减小冲击力,并将力分散到不同零件,提高安全性。

13、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车辆还包括后地板横梁,所述后地板横梁的两端分别与所述车辆的左后纵梁和所述车辆的右后纵梁相连接;所述拖钩梁、所述左后纵梁、所述后地板横梁、所述右后纵梁依次连接形成闭环结构。稳定的闭环结构能有效的抵抗不同方向的传力,从而大大提升车身传力性能和刚度性能,有效的抵抗损害,保护乘客安全。

14、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车辆包括牵引车和挂车,所述牵引车和所述挂车之间通过所述拖钩装置相连接。牵引车和挂车之间通过拖钩装置相连接,牵引车可以通过拖钩装置为挂车提供行驶动力。

技术特征:

1.一种拖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拖钩梁,所述拖钩梁的一端设有安装部,所述安装部与所述拖钩梁固定连接或者为一体式结构,第一方向为所述拖钩梁的延伸方向,第二方向为所述拖钩梁朝向所述安装部且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垂直的方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拖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孔的深度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的角度在0至5度范围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拖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拖钩装置还包括支撑板,所述支撑板包括支撑板本体和支撑板安装座,所述支撑板本体和所述支撑板安装座固定连接或呈一体式结构,所述拖钩梁和所述安装部分别与所述支撑板本体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拖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本体包括三角形板,所述三角形板的一边和所述拖钩梁以及所述安装部固定连接,所述三角形板的另一边用于连接所述车辆的防撞梁安装板。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拖钩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三方向为与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均垂直的方向,所述支撑板包括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和所述第二支撑板分别位于所述拖钩梁在所述第三方向的两侧。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拖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部包括第一安装板和第二安装板,所述第一安装板和所述第二安装板位于所述拖钩梁的同一端,所述第一安装板和所述第二安装板均与所述拖钩梁固定连接或者为一体式结构,所述第一安装板和所述第二安装板上均设置有第一安装孔。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拖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板和/或所述第二安装板上设有加强筋。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拖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拖钩装置还包括拖钩撑板,所述第一安装板和所述第二安装板分别与所述拖钩撑板相抵接;

9.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拖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部至少有两个,并分别位于所述拖钩梁的两端。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上述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拖钩装置,所述车辆还包括后纵梁,所述后纵梁上设置有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二安装孔的深度方向与所述车辆的宽度方向;所述第一连接件穿过所述第一安装孔和所述第二安装孔,以固定连接所述后纵梁和所述拖钩装置。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后纵梁上设置有溃缩筋。

12.根据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还包括后地板横梁,所述后地板横梁的两端分别与所述车辆的左后纵梁和所述车辆的右后纵梁相连接;所述拖钩梁、所述左后纵梁、所述后地板横梁、所述右后纵梁依次连接形成闭环结构。

技术总结一种拖钩装置及车辆,涉及拖钩技术领域,拖钩装置包括拖钩梁,所述拖钩梁的一端设有安装部,所述安装部与所述拖钩梁固定连接或者为一体式结构,第一方向为所述拖钩梁的延伸方向,第二方向为所述拖钩梁朝向所述安装部且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垂直的方向;所述安装部上设有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一安装孔的深度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平行或者相倾斜,拖钩装置包括第一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插入所述第一安装孔内,以连接车辆的后纵梁。本申请提供的拖钩装置的安装方式相较于传统的向安装方式,连接件的方向和车辆前进的方向可以相垂直,在行驶过程中受到的力臂更小,避免出现螺母拉脱的情况,可以提高连接强度和可靠性。技术研发人员:李龙,韩西姗,邢志伟,杨树成,许成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技术研发日:20240301技术公布日:2024/11/21

本文地址:https://www.jishuxx.com/zhuanli/20241125/337066.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uon@163.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