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尤溪高香型红茶的制作工艺的制作方法
- 国知局
- 2024-07-12 12:37:11
本发明涉及茶叶加工领域,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尤溪高香型红茶的制作工艺。
背景技术:
1、尤溪地处我省中心腹地,介于戴云山、武夷山之间,属于亚热带大陆性和海洋性兼并季风气候。据福建茶叶学会资料介绍:福建其他产茶的地方受到地域局限,大都侧重于一两种茶;而尤溪全年气候温和,雨量充沛,酸性岩红壤,土质疏松,土层深厚,成为得天独厚的宜茶区域。最突出的优势在于品种多样,而且各种茶都能做出极品,在福建省茶叶优势区域中归为多茶类区。尤溪红茶属全发酵茶,是以适宜的茶树新牙叶为原料,经萎凋、揉捻(切)、发酵、干燥等一系列工艺过程精制而成的茶。萎凋是红茶初制的重要工艺,红茶在初制时称为“乌茶”,红茶因其干茶冲泡后的茶汤和叶底色呈红色而得名。红茶富含胡萝卜素、维生素a、钙、磷、镁、钾、咖啡碱、异亮氨酸、亮氨酸、赖氨酸、谷氨酸、丙氨酸、天门冬氨酸等多种营养元素。红茶在发酵过程中多酚类物质的化学反应使鲜叶中的化学成分变化较大,会产生茶黄素、茶红素等成分,其香气比鲜叶明显增加,形成红茶特有的色、香、味,但是现有的工艺存在香气不足、口感淡薄等缺点,所以需要研发一种能激发尤溪红茶香味的制作工艺。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尤溪红茶的制作工艺,本发明开发一种一种尤溪高香型红茶的制作工艺。
2、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尤溪高香型红茶的制作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3、(1)采摘:选择一芽二三叶鲜叶茶叶进行采摘;通过采摘一芽二三叶鲜叶茶叶,可使得采摘的红茶鲜叶叶色深绿,叶质柔软肥厚,芽叶肥壮。若采摘未开面的红边茶鲜叶,则鲜叶太嫩,后期制作过程中容易形成“死红”,导致成茶香低味苦涩;若采摘大开面的红茶鲜叶,则叶片粗老,制成茶叶条索粗松,梗、片多;
4、(2)凋萎:采摘后的茶叶放在智能凋萎槽内,槽内循环微风均匀并控制槽内温度在26~28℃,保留茶叶香味;
5、(3)摇青:凋萎后的茶叶放入摇青机内,先轻摇60~90min鲜叶起香后,再重摇30~60min;
6、(4)晒青:摇青后的茶叶放置日光下晒青,茶叶叶温上升至39~43℃,散发出茶叶自然香气;
7、(5)静置:晒青后的茶叶放置室内恒温静置4~6h,去除茶叶水份;
8、(6)揉捻:静置后的茶叶放入揉捻机内,投叶量达到自然满桶状即可,不加压揉捻30~60min;
9、(7)发酵:揉捻后的茶叶放入洗净的发酵盒内,送入发酵室发酵,温度控制在21~24℃;
10、(8)过红锅:发酵后的茶叶过红锅2~3min后立即摊开散热;
11、(9)干燥:过红锅的茶叶放入烘焙箱,加热吹风去除茶叶水份;
12、(10)恒温控香:干燥后的茶叶放入无风碳焙恒温箱,使用木炭焙火,在75~85℃温度中焙火茶叶。
13、优选地,步骤5静置时的温度为24~27℃。
14、优选地,步骤8过红锅的锅温为263~265℃,茶叶叶温为71~73℃。
15、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6、1、本发明萎凋过程结合乌龙茶做青工艺,整个揉捻过程中始终处于有氧条件下,促使茶青汁液流露充分,促进茶青内含物质充分氧化转化,降低茶青中茶多酚含量,提高香气物质、滋味物质含量,改善红茶的品质,并促进部分香气、滋味相关物质的氧化还原反应;
17、2、本发明还采用高温过红锅,通过过红锅工艺技术中高温迅速散发低沸点青草气和非愉悦气味物质,同时在高温湿热作用下促进大分子物质降解利于桑叶红茶滋味、香气物质发展,结合后期分段长烘共同促进滋味醇化发展,从而改善现有红茶多存在的汤色发暗、豆腥味重、香气滋味单一等品质缺陷;
18、3、本发明采用无风碳焙恒温箱,充分利用木炭产生的光波和热能,影响红茶茶叶中香气的变化,通过对红茶茶叶进行碳焙,保证红茶茶叶充分、有效地产生持久的香气,降低红茶茶叶的含水量,提高红茶茶叶香气的持久性和贮藏时间。
19、下面对本发明进一步详细说明。但下述的实例仅仅是本发明的简易例子,并不代表或限制本发明的权利保护范围,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为准。
技术特征:1.一种尤溪高香型红茶的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尤溪高香型红茶的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5静置时的温度为24~27℃。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尤溪高香型红茶的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8过红锅的锅温为263~265℃,茶叶叶温为71~73℃。
技术总结本发明涉及茶叶加工领域,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尤溪高香型红茶的制作工艺,包括(1)采摘、(2)凋萎、(3)摇青、(4)晒青、(5)静置、(6)揉捻、(7)发酵、(8)过红锅、(9)干燥、(10)恒温控香等步骤,通过在红茶萎凋过程结合乌龙茶做青工艺,整个揉捻过程中始终处于有氧条件下,另外还还采用高温过红锅,通过过红锅工艺技术中高温迅速散发低沸点青草气和非愉悦气味物质,最后采用无风碳焙恒温箱,充分利用木炭产生的光波和热能,影响红茶茶叶中香气的变化,获得本发明中的尤溪高香型红茶。技术研发人员:廖翌祖,卢爵椿,姜能宝,陈天志,周铭瑜,蒋月娥,陈培埊,廖贻生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福建碧叶馨茶业有限公司技术研发日:技术公布日:2024/6/5本文地址:https://www.jishuxx.com/zhuanli/20240614/99810.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uon@163.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下一篇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