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新讯 > 有机化合物处理,合成应用技术 > 一种培养系统的培育装置的制作方法  >  正文

一种培养系统的培育装置的制作方法

  • 国知局
  • 2024-06-20 10:46:36

本技术涉及培养系统的培育装置,尤其是血培养系统的培育装置。

背景技术:

1、血培养系统也称作血培养仪,它是用于检验血液样本中有无细菌存在的一种微生物检测仪器。血培养系统对于快速检测患者血液中是否有细菌生长以明确诊断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使临床有效治疗的关键。特别是在感染初期或抗生素治疗后,大部分患者血液循环中的细菌数量很少,因此,通常将血液中细菌通过增菌才便于检测。

2、血培养系统中恒温孵育系统是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现有的血培养系统中恒温孵育系统采用培育装置产生的热气,然后通过送热风的形式对培养室内进行加温,这回导致培养室各区域之间的温度差距较大,且培养室同一处区域的温度也会存在波动,影响检测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培育系统的培育装置,其通过在培养瓶插孔处设置加热单元,使得加热单元产生的热能够更好的对培养瓶插孔内的培养瓶进行加热并避免温度出现波动;且使得各处的培养瓶插孔的温度能够更加均衡。

2、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3、一种培养系统的培育装置,包括培养座、以及设置在所述培养座上用于加热的加热模块,所述培养座上设置有一个或多个用于培养瓶插入的培养瓶插孔,所述加热模块包括数量与所述培养瓶插孔的数量相匹配的加热单元,且所述加热单元一一对应的设置在对应培养瓶插孔所在位置处;所述加热单元上开设有与所述培养瓶插孔相匹配的避让开口;所述培养座上至少在设置有所述培养瓶插孔处采用导热材料。

4、采用上述结构,由于所述加热单元直接设置在所述培养瓶插孔处,且所述培养座上在设置所述培养瓶插孔处采用导热材料,使得所述加热单元产生的热能够更好的对所述培养瓶插孔内的培养瓶进行加热,避免热量损失;且不易造成温度的波动;所述避让开口的设置,能够避免所述加热单元对所述培养瓶的插入造成影响,使得结构更加合理;

5、在设置有多个培养瓶插孔时,由于每个所述培养瓶插孔附近出都设置有对应的加热单元对其进行加热,且所述培养座上在设置所述培养瓶插孔处采用导热材料,使得每个所述培养瓶插孔处的温度能够更好的得到平衡,使得各处的所述培养瓶插孔的温度能够更加均衡。

6、进一步地,相邻所述加热单元连接在一起以使所述加热模块形成为一体件。

7、采用上述结构,使得所述加热模块的结构更加简单,也方便加热模块的安装;且由于相邻所述加热单元连接在一起使得相邻两个所述培养瓶插孔之间的部分也可以得到加热,使得所述培养座上设置所述培养瓶插孔处的温度更加均衡。

8、具体的,所述加热模块为加热膜,且加热膜能够覆盖所述培养座设置培养瓶插孔的全部区域,且加热膜在所述培养瓶插孔的对应位置处开设有所述避让开口;所述加热膜在每个所述培养瓶插孔处的部分分别形成为所述加热单元;上述结构使得所述加热模块的加工和安装更加方便,便于生产。

9、进一步地,所述加热模块设置有若干,且沿着所述培养瓶插孔的深度方向间隔分布设置。

10、采用上述结构,若干所述加热模块沿着所述培养瓶插孔的深度方向间隔分布设置,使得所述培养瓶插孔在其深度方向上能够被更加均衡的进行加热。

11、进一步地,所述培养座包括培养座本体,所述培养瓶插孔设置在所述培养座本体上并在所述培养座本体相对两侧上分别形成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所述培养座本体采用导热材料;

12、所述加热模块设置有两个,包括第一加热模块和第二加热模块,所述第一加热模块设置在所述培养座本体设置有第一开口的端面上;所述第二加热模块设置在所述培养座本体设置有第二开口的端面上。

13、采用上述结构,实现两个所述加热模块沿着所述培养瓶插孔的深度方向间隔分布安装。

14、进一步地,所述培养座包括盖板和培养底座,所述盖板设置在所述培养座本体设置第一加热模块的一侧以将所述第一加热模块中的加热单元夹持固定在所述盖板和所述培养座本体之间;所述培养底座设置在所述培养座本体设置第二加热模块的一侧以将所述第二加热模块中的加热单元夹持固定在所述培养底座和所述培养座本体之间;

15、所述盖板在所述培养瓶插孔对应位置处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开口相匹配的盖板开孔。

16、采用上述结构,所述盖板的设置,能够更加稳定的将所述第一加热模块固定在所述培养座本体设置第一加热模块的端面上,且能够使得所述第一加热模块与所述培养座本体设置第一加热模块的端面更加贴合,以让所述第一加热模块发出的热量能够更好的传递到所述培养座本体上;同理,所述培养底座的设置,能够更加稳定的将所述第二加热模块固定在所述培养座本体设置第二加热模块的端面上,且能够使得所述第二加热模块与所述培养座本体设置第二加热模块的端面更加贴合,以让所述第二加热模块发出的热量能够更好的传递到所述培养座本体上。

17、进一步地,所述培养座本体设置第一加热膜块的一侧设置有用于容纳安装所述第一加热模块和所述盖板的第一凹槽;

18、所述培养座本体设置第二加热膜块的一侧设置有用于容纳安装所述第二加热模块的第二凹槽。

19、采用上述结构,使得所述培养系统的培育装置的结构更加合理,以让所述第一加热模块和第二加热模块产生的热更够更好的传递到所述培养座本体上;避免所述第一加热模块和第二加热模块的侧边暴露在空气中。

20、进一步地,所述培养座包括培养座本体、以及培养底座,所述培养瓶插孔设置在所述培养座本体上并在所述培养座本体相对两侧上分别形成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所述培养底座设置在所述培养座本体设置有第二开口的端面一侧。

21、采用上述结构,使得所述培养座结构更加合理,便于实际生产。

22、进一步地,所述培养底座上设置有检测模块,所述检测模块包括数量与所述培养瓶插孔的数量相匹配的检测单元,且所述检测单元一一对应的与培养瓶插孔的第二开口相对设置。

23、采用上述结构,所述检测单元能够对每个所述培养瓶插孔内的培养瓶进行检测;具体的,所述培养系统为血培养系统,所述检测单元能够对所述培养瓶内的血液进行检测,判断败血症、菌血症患者血液中是否有细菌生长;具体的,若干所述检测单元连接在一起,即若干所述检测单元设置在同一块电路基板上,便于所述检测模块的安装。

24、进一步地,包括设置在所述培养瓶插孔中的卡紧弹片,所述卡紧弹片包括固定部、以及弹性部,所述固定部固定安装在所述培养瓶插孔内壁的弹片安装部上,所述弹性部一端形成为固定端并与所述固定部连接、另一端形成为自由端并向所述第二开口侧延伸,所述弹性部至少部分位置处向远离所述弹片安装部侧弯曲或弯折。

25、采用上述结构,在培养瓶插入所述培养瓶插孔内时,所述培养瓶会作用于所述弹性部,使得其向靠近所述弹片安装部侧形变,此时所述弹性部同样会给培养瓶一个作用力,以使得所述培养瓶能够更加稳定、牢固的插设在所述培养瓶插孔中;具体的,所述弹片安装部形成为所述培养瓶插孔内壁上的凹槽;所述固定端卡接在所述弹片安装部朝向所述第一开口的一端上;

26、具体的,所述弹性部与所述固定部连接的一侧向远离所述弹片安装部侧弯曲、形成为自由端的一侧向远离所述弹片安装部侧弯折。

27、进一步地,所述检测单元包括向对应所述培养瓶插孔内发射光线的发光元件;

28、所述卡紧弹片包括遮光部,所述遮光部设置在所述弹性部的自由端上,所述弹性部的自由端侧向远离所述弹片安装部侧弯折,且使得在培养瓶未插入所述培养瓶插孔内的状态下,所述遮光部与所述检测单元的发光元件相对设置;在培养瓶插入所述培养瓶插孔内的状态下,所述弹性部的自由端向靠近所述弹片安装部活动以使所述遮光部与所述检测单元的发光元件错位设置。

29、采用上述结构,利用培养瓶是否插入培养瓶插孔改变所述卡紧弹片自由端位置实现所述遮光部的运动;

30、当所述培养瓶未插入所述培养瓶插孔内的状态下,所述遮光部与所述检测单元的发光元件相对设置,使得所述遮光部对该处的发光元件发出的光进行遮挡,避免该处的检测单元误判,同时也避免了该处发光元件发出的光对其他位置的培养瓶检测造成影响;

31、当培养瓶插入所述培养瓶插孔内的状态下,所述弹性部的自由端向靠近所述弹片安装部活动以使所述遮光部与所述检测单元的发光元件错位设置,使得所述遮光部不对该处的发光元件发出的光进行遮挡,使得该处的检测单元中的发光元件所发出的光照射在对应的培养瓶内,以便于检测单元对培养瓶内的状态进行检测判断。

32、进一步地,所述检测模块设置在所述培养底座远离所述培养座本体的一侧,且所述培养底座在所述检测单元与对应所述第二开口之间贯穿设置有透光孔。

33、采用上述结构,使得所述遮光部的设置位置更加合理。

34、进一步地,所述遮光部滑动卡接在所述透光孔内,且所述遮光部的滑动方向与所述弹性部自由端的活动方向一致。

35、采用上述结构,使得所述遮光部的活动更加可靠、平顺。

36、进一步地,所述培养系统的培育装置包括滑移卡接结构,所述滑移卡接结构包括第一卡接板、以及第二卡接板,所述第一卡接板贯穿设置有卡接配合孔且在第一卡接板两侧形成第一卡接配合开口和第二卡接配合开口;所述卡接配合孔相对两侧内壁在所述第一卡接配合开口侧向其轴线侧凸起形成卡接部,所述第二卡接板设置在所述第一卡接板设置所述第二卡接配合开口的一侧,使得所述第二卡接板与所述卡接部之间形成用于容纳所述遮光部的空间;所述遮光部的相对两侧卡接在所述卡接部与所述第二卡接板之间;

37、所述滑移卡接结构设置在所述透光孔中,且所述第一卡接板和所述第二卡接板采用透光材料。

38、采用上述结构,通过将所述遮光部卡接设置在位于所述透光孔中的滑移卡接结构实现所述遮光部的卡接安装。

39、所述第二卡接板与所述检测单元之间设置有垫片。

40、采用上述结构,使得所述第二卡接板的设置更加稳定;具体的,所述检测单元在设置所述发光元件处设置有灯罩;所述第二卡接板设置在所述灯罩上,且两者之间设置有垫片。

41、进一步地,所述检测单元包括用于呈现培养瓶状态的指示灯。

42、采用上述结构,所述指示灯的设置,可以简单显示检测单元对培养瓶的检测结果。

43、进一步地,所述的培养系统的培育装置包括导光条,所述导光条的进光面与所述指示灯相对设置、其出光面侧贯穿所述培养底座和培养座本体设置。

44、采用上述结构,所述导向条的设置,能够将指示灯发出的光进行引导,以便于观测;具体的,所述导光条的出光面侧贯穿所述培养底座、培养座本体、以及盖板设置;所述盖板上该设有面板,所述面板采用透光材质,以便于导光条出光面的出光;所述面板容纳设置在所述第一凹槽内;所述面板上设置有与所述培养瓶插孔相匹配的面板开孔。

45、进一步地,所述培养系统的培育装置包括温度检测结构,所述温度检测结构设置在所述培养座本体上以用于检测培养座本体的温度。

46、采用上述结构,所述温度检测结构的设置以便于对温度进行监测;具体的,所述检测培养座本体上设置有温度检测凹槽,所述温度检测结构的探头设置在所述温度检测凹槽内;上述结构使得所述温度检测结构的检测更加精准;所述温度检测结构采用温度传感器。

47、进一步地,所述培养系统的培育装置包括温控开关,所述温控开关设置在所述培养座本体上以用于控制所述加热模块的工作状态。

48、采用上述结构,所述温控开关的设置,使得所述检测培养座本体的温度超过阈值温度时,所述温控开关能够及时控制所述加热模块停止加热,保证所述培养瓶的内培养物的损坏;具体的,所述检测培养座本体上设置有温控凹槽,所述温控开关的探头设置在所述温控凹槽内;上述结构使得所述温控开关的检测更加精准以使其能够更加迅速准确的控制所述加热模块;所述温控开关采用60度温控关。

4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50、(1)本实用新型的培育系统的培育装置,其通过在培养瓶插孔处设置加热单元,使得加热单元产生的热能够更好的对培养瓶插孔内的培养瓶进行加热并避免温度出现波动;且使得各处的培养瓶插孔的温度能够更加均衡。

51、(2)本实用新型的培育系统的培育装置,其设置有若干加热模块且沿着培养瓶插孔的深度方向间隔分布设置,使得培养瓶插孔在其深度方向上能够被更加均衡的进行加热。

52、(3)本实用新型的培育系统的培育装置,其结构设置合理。

本文地址:https://www.jishuxx.com/zhuanli/20240619/322.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uon@163.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