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用空调装置的制作方法
- 国知局
- 2024-08-02 16:37:14
本公开涉及车辆用空调装置。
背景技术:
1、搭载在车辆上的车辆用空调装置使用制冷剂循环的制冷剂回路对车室进行空气调节。这里的“车室”是指车辆上为了供人乘坐而划定的空间。制冷剂回路通过构成制冷循环,得到车室的空气调节所需的发热或寒冷。
2、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具备检测来自制冷剂回路的制冷剂的泄漏的功能的车辆用空调装置。该车辆用空调装置在检测到制冷剂泄漏的情况下,利用车辆行驶产生的负压,将泄漏的制冷剂排出到车辆的外部。
3、现有技术文献
4、专利文献
5、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17-149317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1、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2、在专利文献1所涉及的结构中,特别是在车辆以低速行驶的情况下或者车辆停车的情况下,由于不能充分形成上述负压,因此有可能不能将泄漏的制冷剂迅速排出到外部。
3、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将泄漏的制冷剂迅速排出到外部的车辆用空调装置。
4、用于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手段
5、本公开所涉及的车辆用控制装置包括:
6、壳体,该壳体具有室内机室且搭载在车辆上,该室内机室形成有分别与所述车辆的车室连通的返回口和供应口、以及与所述车辆的外部连通的紧急用排气口;
7、紧急用风门,该紧急用风门设置在所述紧急用排气口,可切换为使所述紧急用排气口开放的打开状态和封闭所述紧急用排气口的关闭状态;
8、室内风扇,该室内风扇配置在所述室内机室,在所述紧急用风门处于所述关闭状态时,从所述返回口吸入所述车室的空气即内部空气,并将吸入的所述内部空气朝向所述供应口排出,由此在所述室内机室形成从所述返回口朝向所述供应口的所述内部空气的气流;
9、制冷剂回路,该制冷剂回路配置在所述室内机室中所述内部空气的气流通过的位置,具有进行制冷剂与所述内部空气的热交换的室内热交换器、和使用所述制冷剂与所述室内热交换器一起构成制冷循环的共同设备组;
10、制冷剂泄漏检测器,该制冷剂泄漏检测器检测来自所述制冷剂回路的所述制冷剂的泄漏;以及
11、控制装置,该控制装置根据所述制冷剂泄漏检测器的检测结果,在判断为所述制冷剂从所述制冷剂回路泄漏的情况下,在使所述室内风扇保持运转的状态下,进行将所述紧急用风门从所述关闭状态切换为所述打开状态的制冷剂排出控制,
12、所述室内机室具有将由所述室内风扇排出的所述内部空气向所述供应口引导的供应气流引导室,
13、所述室内热交换器配置在所述供应气流引导室中,
14、所述紧急用排气口形成在所述供应气流引导室中,
15、所述室内风扇在使所述供应气流引导室的气压比所述车辆的所述外部的气压即大气压高的状态下,形成所述内部空气的气流。
16、发明效果
17、根据上述结构,由于室内热交换器配置在供应气流引导室,因此在制冷剂从制冷剂回路的包含室内热交换器的部分泄漏的情况下,泄漏的制冷剂可以存在于供应气流引导室。另外,在紧急用风门切换为打开状态时,供应气流引导室的气压比大气压要高。因此,由于紧急用风门被切换为打开状态,供应气流引导室中泄漏的制冷剂通过紧急用排气口迅速地排出到车辆的外部。
技术特征:1.一种车辆用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用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辆用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辆用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
5.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用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
6.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用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
7.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用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剂具有可燃性。
技术总结在车辆用空调装置(700)中,紧急用风门(540、550)被切换为使紧急用排气口(400e、400f)打开的打开状态和封闭紧急用排气口(400e、400f)的关闭状态。控制装置根据制冷剂泄漏检测器(600)的检测结果,在判断为制冷剂从制冷剂回路泄漏的情况下,在使室内风扇(210)保持运转的状态下,将紧急用风门(540、550)从关闭状态切换为打开状态。室内机室(410)具有将由室内风扇(210)排出的内部空气向供应口(400b、400c)引导的供应气流引导室(412、413)。紧急用排气口(400e、400f)形成在供应气流引导室(412、413)中。室内风扇(210)在供应气流引导室(412、413)的气压高于大气压的状态下形成内部空气的气流。技术研发人员:井上武志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三菱电机株式会社技术研发日:技术公布日:2024/7/9本文地址:https://www.jishuxx.com/zhuanli/20240718/251623.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uon@163.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下一篇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