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新讯 > 航空航天装置制造技术 > 无人机机臂组件及无人机的制作方法  >  正文

无人机机臂组件及无人机的制作方法

  • 国知局
  • 2024-08-01 05:45:46

本技术涉及无人机,尤其是一种无人机机臂组件及无人机。

背景技术:

1、无人驾驶飞机简称“无人机”,是利用无线电遥控设备和自备的程序控制装置操纵的不载人飞机,或者由车载计算机完全地或间歇地自主的操作。

2、无人机按应用领域,可分为军用与民用,军用方面,无人机分为侦察机和靶机。而在民用方面,通常采用无人机配合行业应用的方式进行,也是无人机真正的刚需;且在航拍、农业、植保、微型自拍、快递运输、灾难救援、观察野生动物、监控传染病、测绘、新闻报道、电力巡检、救灾、影视拍摄、制造浪漫等等领域均有较多的应用,大大的拓展了无人机本身的用途。

3、然而,大多无人机的机身、机臂以及桨叶等均采用一体化结构,其灵活性较差,使得机身悬挂、机臂臂长、桨叶动力范围等均无法进行相对应的调整,进而使得同一无人机通常只能用于同一领域或接近的领域用途。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无人机机臂组件及无人机。

2、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无人机机臂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3、支撑臂,支撑臂上设有通槽,通槽内设有移动块,移动块接有设于支撑臂外侧的主连接环,主连接环能够沿支撑臂的轴线方向进行滑动;

4、机臂,机臂上设有固定环,固定环上经限位件接有副连接环,副连接环能够沿机臂的轴线方向进行移动,限位件用于控制副连接环的移动行程,副连接环内壁与机臂外壁之间配合形成腔室,该腔室用于所述主连接环与副连接环之间的可拆卸连接。

5、通过上述技术手段,无人机机臂组件具有支撑臂与机臂,主连接环依靠移动块能够沿支撑臂的轴向滑动,副连接环依靠限位件能够沿机臂的轴向滑动,副连接环与机臂之间存在连接腔室,主连接环往机臂端移动至连接腔室内,副连接环在主连接环外侧往支撑臂端移动,直至副连接环移动至支撑臂处,主连接环移动至机臂处,实现两部分的轴向固定,以此完成支撑臂与机臂之间的可拆卸连接,机臂组件的拆装具有一定组装灵活性,可结合实际需求进行组装。

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副连接环具有第一连接环与第二连接环,第一连接环经所述限位件接于所述固定环上,第二连接环转动接于第一连接环上,第二连接环能够相对第一连接环绕所述机臂的轴线进行转动,所述第二连接环内壁制有内螺纹,所述主连接环外壁制有与内螺纹相配合的外螺纹。

7、通过上述技术手段,驱动第二连接环相对第一连接环进行转动,借助第二连接环与主连接环之间内、外螺纹的配合,主连接环与副连接环的第二连接环实现螺纹连接,螺纹连接不仅能够保证可拆卸连接,并且还具有较好的连接强度,能够使得主连接环与副连接环的第二连接环之间的连接不会轻易松脱。

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支撑臂与所述机臂内部设有到位检测组件,到位检测组件用于所述支撑臂与所述机臂固定到位时发出到位信息。

9、通过上述技术手段,利用到位检测组件可以判断支撑臂与机臂之间的连接情况,并对组装的操作人员进行反馈,如若安装未到位则需进一步对支撑臂与机臂进行紧固,以此保证机臂组件组装具有较好的结构强度。

1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到位检测组件具有定位环、挡环、多个定位杆、多个定位件、控制器与指示灯,定位环滑动设于所述支撑臂内部并与所述移动块相接,定位环上设有多个定位杆,挡环固定设于所述机臂内部,挡环上设有多个与定位杆位置相对应的定位件,所述机臂上还设有指示灯,定位件及指示灯均与控制器通讯连接,定位件用于检测是否与定位杆相接并发送到位检测信号,控制器用于接收定位件的到位检测信号并将对应的控制信息发送给指示灯。

11、通过上述技术手段,当主连接环向机臂侧进行移动时,主连接环带动移动块,移动块带动定位环向机臂侧进行移动,定位环也会带动定位杆向机臂内部的挡环运动,并且挡环上的定位件设置位置与定位杆的端部相对应,当定位杆运动至与定位件相接时,说明支撑臂与机臂固定到位,定位件会向控制器发送到位检测信号,控制器接收到位检测信号会控制指示灯亮,使得组装机臂组件的操作人员能够了解支撑臂与机臂之间的紧固状态。

1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机臂内设有第一导向环,第一导向环上设有可供所述定位杆穿过的第一定位孔,所述支撑臂内设有第二导向环,第二导向环上设有可供所述定位杆穿过的第二定位孔。

13、通过上述技术手段,在机臂与支撑臂的连接过程中,容易出现机臂的周向角度与支撑臂的周向角度未对准的情况,通过第一导向环与第二导向环相互配合,能够在主连接环与副连接环的连接前,先利用定位环上的定位杆依次穿过第二导向环上的第二定位孔以及第一导向环上的第一定位孔,再将主连接环与副连接环进行连接,定位杆将会经第一导向环与第二导向环的引导下准确的抵触定位件,从而在连接过程中减小机臂与支撑臂之间连接角度的误差。

14、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导向环与所述定位环之间设有弹性件。

15、通过上述技术手段,弹性件在主连接环与副连接环进行连接后进行压缩,压缩状态的弹性件具有弹性势能,在主连接环与副连接环拆卸后,弹性件释放弹性回复力推动定位环回位,定位环带动主连接环起到自动复位作用,

1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定位件采用触控开关,如若没有所述定位件向所述控制器发送到位检测信号,则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指示灯不亮,如若部分所述定位件向所述控制器发送到位检测信号,则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指示灯亮红灯,如若全部所述定位件向所述控制器发送到位检测信号,则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指示灯亮绿灯。

17、通过上述技术手段,对支撑臂与机臂之间紧固的不同情况进行不同的指示,使得组装机臂组件的操作人员能够清晰的观察到支撑臂与机臂的连接状态。

1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限位件具有限位杆与限位块,所述固定环上设有可供限位杆穿设的通孔,限位杆滑动穿设于该通孔,限位杆一端接有限位块,限位杆另一端接有所述副连接环。

19、通过上述技术手段,副连接环经限位杆沿机臂的轴线方向滑动,副连接环向支撑臂方向运动到位后,限位块将会卡接在固定环上,以限制副连接环继续向支撑臂移动。

20、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另一种技术方案是:一种无人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21、机身,机身上设有多个连接端;

22、多个无人机机臂组件,所述支撑臂的端部接于所述机身的所述连接端;

23、多个桨叶组件,接于所述无人机机臂组件中的所述机臂端部上。

24、通过上述技术手段,利用可拆卸的无人机机臂组件,可在不同使用环境下,选择合适数量的无人机机臂组件,结合实际所需的机臂数量、桨叶动力范围,实现不同的使用用途,借助无人机机臂组件进行快速连接,提高了使用的广泛性与便利性,增加了无人机的适用性。

2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机身内设有控制组件,所述机臂内部设有电机,电机的输入端与控制组件电路连接,电机的输出端与所述桨叶组件电路连接,控制组件用于控制电机的启闭及转速。

26、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27、1、通过支撑臂的主连接环与机臂的副连接环之间的可拆卸连接,一方面,实现支撑臂与机臂之间的便利拆装,保证机臂组件具有足够的组装灵活度,另一方面,对主连接环与副连接环进行对向的移动,使得主连接环运动至机臂外侧对机臂起到轴向固定,副连接环运动至支撑臂的外侧对支撑臂起到轴向固定,从而保证组装后的机臂组件具有足够的结构强度。

28、2、通过无人机机臂组件进行配备无人机,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基于不同的使用环境与不同的使用用途,选择合适数量的无人机机臂组件进行灵活组装,也可以在切换使用场景时,便捷拆卸机臂组件中的机臂部分,从而根据新场景所需的机臂臂长、桨叶动力范围选出新的机臂以及配套桨叶组件,随后将新的机臂以及配套桨叶组件安装至支撑臂上,使得新装配的无人机可以更加适合所需的使用场景,进而无需整体更换无人机,增加了无人机的适用性。

本文地址:https://www.jishuxx.com/zhuanli/20240722/221280.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uon@163.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