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速船的制作方法
- 国知局
- 2024-08-01 07:01:19
本技术涉及海上运输,具体涉及一种高速船。
背景技术:
1、高速船的快速性、耐波性和操纵性等性能指标都远超常规低速船,因而被广泛应用于军民领域内的海上交通及海上作业,通常在高速船的主甲板上设置起重机以实现港口和海上补给以及设备和工具的调运等功能。其中高速船是指其航速大于等于3.7*排水量的六分之一次方(米/秒)。
2、高速船在作业时常采用顶端即船头顶靠的方式停泊,因此将起重机设置在靠近船头的艏尖舱内能够便于开展海上作业。但在实际使用时,为保证高速船的航速指标、降低阻力、提高推进力,通常采用深v的尖瘦型船体,导致艏尖舱内空间严重不足,限制了艏尖舱内平台甲板的布置,使得艏尖舱内无中间支撑,导致艏尖舱的承载力无法满足起重机的荷载要求。其次,高速船为实现轻量化设计,材质采用铝合金,铝合金的强度较低,而高速船应满足承受规定设计的碰撞加速度而不破坏,因此船体需要具有更大的承载力。
3、现有技术中在艏尖舱主甲板的基座中心处设置交叉梁与垂向支柱,垂向支柱上端与交叉梁通过肘板连接,下端与船底相连,或者将艏尖舱主甲板上的基座向下延伸至船底,以此来提高艏尖舱的承载力。然而,垂向支柱和基座延伸至船底所用的立柱长度过长,而立柱采用铝合金材质,导致刚度大大降低;其次,艏尖舱的船底空间太小,施工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高速船,以解决支撑起重机时使用的立柱长度过长,导致刚度大大降低以及艏尖舱的船底空间太小,施工不便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高速船,包括:
3、艏尖舱,具有顶端;
4、第一横梁,所述第一横梁的两端固定于所述顶端的左右两侧;
5、第一纵桁,所述第一纵桁的两端固定于所述顶端的前后方向,所述第一纵桁与所述第一横梁交叉设置;
6、第一支撑结构,设于所述第一横梁与所述第一纵桁的交叉处,所述第一支撑结构上适于连接起重机;
7、第二支撑结构,所述第二支撑结构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横梁或所述第一纵桁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艏尖舱的舱壁连接。
8、有益效果:通过在艏尖舱的顶端设置第一横梁和第一纵桁,将第二支撑结构的一端与第一横梁或第一纵桁连接,另一端与艏尖舱的舱壁连接,而不是与艏尖舱的船底连接,能够缩短第二支撑结构的长度,进而提高第二支撑结构的整体刚度;将第二支撑结构的另一端连接在艏尖舱的舱壁上,舱壁处的空间较大,便于施工;通过采用第一横梁和第一纵桁对第一支撑结构进行固定,能够提高第一支撑结构的支撑强度;将起重机安装在艏尖舱内,操作方便,且能够减少占地面积。
9、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支撑结构为倾斜设置。
10、有益效果:通过将第二支撑结构倾斜设置,便于采用多个第二支撑结构对第一支撑结构进行支撑,增大第一支撑结构的承载力。
11、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支撑结构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不大于45°。
12、有益效果:第二支撑结构与竖直方向的夹角设置为不大于45°,能够防止第二支撑结构与艏尖舱的舱壁连接处荷载过大导致断裂,以提高第二支撑结构的支撑强度。
13、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支撑结构的一端连接在所述第一支撑结构的底端。
14、有益效果:通过将第二支撑结构连接在第一支撑结构的底端,能够防止第一支撑结构向下滑移,提高第一支撑结构的支撑强度。
15、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沿所述艏尖舱的横向方向,设有至少两个所述第二支撑结构,所述第二支撑结构的一端均与所述第一支撑结构的底端连接,其中至少一个所述第二支撑结构的另一端与所述艏尖舱的左舱壁连接,其中至少一个所述第二支撑结构的另一端与所述艏尖舱的右舱壁连接;
16、和/或,沿所述艏尖舱的纵向方向,设有至少两个所述第二支撑结构,所述第二支撑结构的一端均与所述第一纵桁连接,其中至少一个所述第二支撑结构的另一端与所述艏尖舱的前舱壁连接,其中至少一个所述第二支撑结构的另一端与所述艏尖舱的后舱壁连接。
17、有益效果:通过在艏尖舱的横向方向和纵向方向对称设置第二支撑结构,能够对第一支撑结构的多个方向进行支撑,分散受力,进而提高第一支撑结构的支撑强度。
18、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支撑结构与所述艏尖舱的舱壁之间设有第一加强结构;
19、和/或,所述第一横梁与所述第一支撑结构之间设有第一加强结构;
20、和/或,所述第一纵桁与所述第一支撑结构之间设有第一加强结构;
21、和/或,所述第一支撑结构内设有第二加强结构。
22、有益效果:通过在第二支撑结构与艏尖舱的舱壁之间、第一横梁与第一支撑结构之间以及第一纵桁与第一支撑结构之间设置第一加强结构,能够防止连接处的力矩过大,造成倾覆;通过在第一支撑结构内设第二加强结构,能够提高第一支撑结构的侧向强度。
23、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艏尖舱上设有交叉设置的第二横梁和第二纵桁,所述第二横梁的两端固定于所述顶端的左右两侧,所述第二纵桁的两端固定于所述顶端的前后两侧,所述第二横梁的高度低于所述第一横梁的高度,所述第二纵桁的高度低于所述第一纵桁的高度。
24、有益效果:通过在艏尖舱上设置第二横梁和第二纵桁,能够提高艏尖舱顶端的承载力;通过将第一横梁的高度设置为高于第二横梁,第一纵桁的高度设置为高于第二纵桁,能够对第一支撑结构提供更为有效的支撑。
25、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纵桁的两端分别固定于所述第一支撑结构前后两侧的两个所述第二横梁上。
26、有益效果:将第一纵桁的两端固定于两个第二横梁上,使得第一纵桁的连接更为可靠。
27、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横梁为变截面结构,且所述第一横梁上与所述第一支撑结构对应的部分截面较大;
28、和/或,所述第一纵桁为变截面结构,且所述第一纵桁上与所述第一支撑结构对应的部分截面较大;
29、和/或,所述第一支撑结构为中空结构;
30、和/或,所述第一支撑结构的高度大于所述第一横梁和所述第一纵桁的高度;
31、和/或,所述第二支撑结构为工字型材。
32、有益效果:通过将第一横梁与第一支撑结构以及第一纵桁与第一支撑结构对应部分的截面设置得较大,能够提高连接处的强度;通过将第一支撑结构设置为中空结构,能够降低第一支撑结构的重量;通过将第一支撑结构的高度设置为大于第一横梁和第一纵桁的高度,采用高出的部分与起重机进行连接,操作方便,连接稳定;第二支撑结构采用工字型材,受力均匀,稳定性好,承载力大。
33、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包括:
34、起重机,所述起重机包括起重柱,所述起重柱设于所述起重机的底部并固定于所述第一支撑结构上。
35、有益效果:起重机通过起重柱与第一支撑结构连接,接触面积大,连接更加稳定。
技术特征:1.一种高速船,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速船,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撑结构(5)为倾斜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速船,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撑结构(5)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不大于4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速船,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撑结构(5)的一端连接在所述第一支撑结构(4)的底端。
5.根据权利要求2或4所述的高速船,其特征在于,沿所述艏尖舱的横向方向,设有至少两个所述第二支撑结构(5),所述第二支撑结构(5)的一端均与所述第一支撑结构(4)的底端连接,其中至少一个所述第二支撑结构(5)的另一端与所述艏尖舱的左舱壁连接,其中至少一个所述第二支撑结构(5)的另一端与所述艏尖舱的右舱壁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高速船,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撑结构(5)与所述艏尖舱的舱壁之间设有第一加强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高速船,其特征在于,所述艏尖舱上设有交叉设置的第二横梁(6)和第二纵桁(7),所述第二横梁(6)的两端固定于所述顶端的左右两侧,所述第二纵桁(7)的两端固定于所述顶端的前后两侧,所述第二横梁(6)的高度低于所述第一横梁(2)的高度,所述第二纵桁(7)的高度低于所述第一纵桁(3)的高度。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高速船,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纵桁(3)的两端分别固定于所述第一支撑结构(4)前后两侧的两个所述第二横梁(6)上。
9.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高速船,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横梁(2)为变截面结构,且所述第一横梁(2)上与所述第一支撑结构(4)对应的部分截面较大;
10.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高速船,其特征在于,包括:
技术总结本技术涉及海上运输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高速船,包括:艏尖舱,具有顶端;第一横梁,第一横梁的两端固定于顶端的左右两侧;第一纵桁,第一纵桁的两端固定于顶端的前后方向,第一纵桁与第一横梁交叉设置;第一支撑结构,设于第一横梁与第一纵桁的交叉处,第一支撑结构上适于连接起重机;第二支撑结构,第二支撑结构的一端与第一横梁或第一纵桁连接,另一端与艏尖舱的舱壁连接。通过在艏尖舱的顶端设置第一横梁和第一纵桁,将第二支撑结构的一端与第一横梁或第一纵桁连接,另一端与艏尖舱的舱壁连接,能够缩短第二支撑结构的长度,进而提高第二支撑结构的整体刚度;将第二支撑结构的另一端连接在舱壁上,空间大便于施工。技术研发人员:单晓晖,禹杨华,王辉,孙慧,王博,顾晟,张迎宾,董自鑫,张沧洪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三峡新能源海上风电运维江苏有限公司技术研发日:20231115技术公布日:2024/6/13本文地址:https://www.jishuxx.com/zhuanli/20240722/225783.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uon@163.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下一篇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