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新讯 > 船舶设备制造技术 > 水面-水下两栖可滑行变水深带载隐身无人艇  >  正文

水面-水下两栖可滑行变水深带载隐身无人艇

  • 国知局
  • 2024-08-01 07:16:35

本发明涉及两栖无人艇,具体而言,尤其涉及水面-水下两栖可滑行变水深带载隐身无人艇。

背景技术:

1、现阶段目前国内无人艇相关技术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多项关键技术较为薄弱,并且无人艇的应用主要集中在民用领域,军用领域还存在差距。而这种全隐身小型带载无人艇由于其体型扁平且小、隐身性能较好等优势可以以0伤亡和较小的经济损失通过所携带的炮弹等武器系统完成对于敌方军事设备的关键部分的决定性伤害,并克服天气困难,在反潜、执行电子干扰任务、智能扫雷任务、要地安防任务、巡航自防御、海防巡逻任务等方面起到重要性作用。这种无人艇完成作战部署后,不仅能够在战区或全球独立部署,独立实施反潜作战,而且能够与其他作战平台进行联合作战。在高新科技智能化浪潮的席卷下,无人艇有望成为传统舰艇的全新武器,在维护海洋主权的争端中大展拳脚。

2、现有技术,如申请号为201410789141.6的《三栖无人艇》、201210289373.6的《军用鱼雷轻骑式隐身艇》、202311659961.9的《一种仿蝠鲼载人潜水器》、202311418777.5的《一种仿蝠鲼水下机器人柔性扑翼驱动装置》,大多是通过前后月池上的升降螺旋桨装置使无人艇进行水下和水面形态之间的转换。隐身艇方面,目前主要采用双浮筒设计控制艇的运动状态,通过下半部鱼雷状上半部三角状的设计折射雷达反射面积来进行隐身,并在有人的环境中完成军事任务。外形方面,目前对于仿蝠鲼式的研究主要用柔性的两翼配合两翼的扑动与螺旋桨的推力在有人和无人的设备中提高其机动性、灵活性和稳定性。

3、目前存在的无人艇技术大多数是围绕水下或水面或空中的侦查与侦测,少有带载无人艇方面的研究,更缺少对于无人艇炮弹发射后平衡性的研究。现有无人艇或无人平台主要聚焦无人艇航行快速性以及外形设计等方面,很少以隐身为目标进行无人艇设计。

技术实现思路

1、根据上述提出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水面-水下两栖可滑行变水深带载隐身无人艇。

2、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手段如下:

3、一种水面-水下两栖可滑行变水深带载隐身无人艇,包括无人艇身和设置于无人艇身内部的平衡机构、武器模块、功能模块,所述无人艇身的尾端设置有可转向推进螺旋桨,所述无人艇身以其纵向中轴线为轴对称设置,远离中轴线的两侧为左、右翼,左、右翼向中轴线的厚度逐渐变大,中轴线的一点为最高点,其与无人艇身的前端、后端之间呈逐渐下降趋势,左、右翼的尖端分别指向无人艇身的左后方和右后方,无人艇身形成内倾钝角三角形状,所述平衡机构用于调整无人艇的水面-水下状态切换以及武器发射后的装置平衡状态。

4、进一步地,所述无人艇身的前端和左、右翼均为尖角结构。

5、进一步地,中轴线最高点后的中后部具有一定内倾角,该处设置有与艇身一体化的天线和雷达。

6、进一步地,所述武器模块包括装弹舱,装弹舱为偶数个,且对称放置在无人艇身高度方向中下部重力线前后。

7、进一步地,所述无人艇身的底部为平面,在其上开设有装弹舱门。

8、进一步地,所述平衡机构包括设置于左、右翼下部的可调控气囊,通过气囊进出水调节其重心与浮心,以调整出水部分大小。

9、进一步地,所述装弹舱门在投弹后仍保持敞开,进水以维持平衡。

10、进一步地,所述平衡机构包括设置于无人艇身内部的平衡滑块、滑轨和支架,所述支架竖直设置于无人艇身内部,在支架上设置有横向设置的滑轨,平衡滑块能够在滑轨上滑动。

11、进一步地,所述左、右翼的下部设置有水下侦测装置。

12、较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13、(1)本发明将无人艇横截面设计为接近钝角三角形,可以大幅减小无人艇出水面积并提高无人艇稳性,同时,还可以通过升沉装置进一步调节无人艇出水面积,使无人艇可全面藏于水下,有效实现无人艇的隐身性能。由于侧翼宽大且流线光顺,可实现水面及水下滑行,降低水声振动,提高水下隐身性能。

14、(2)本发明实现了无人艇带载,即带有攻击性武器的设计,由于无人艇外形的独特设计,使得带载导致的不平衡性可以被有效避免,因此,无人艇可以完成水面和水下两种状态的攻击作战任务。同时,由于航行速度高以及水面隐身性能优良,无人艇可执行侦查、探测、复杂海况攻击等多类任务。

技术特征:

1.一种水面-水下两栖可滑行变水深带载隐身无人艇,其特征在于,包括无人艇身和设置于无人艇身内部的平衡机构、武器模块、功能模块,所述无人艇身的尾端设置有可转向推进螺旋桨,所述无人艇身以其纵向中轴线为轴对称设置,远离中轴线的两侧为左、右翼,左、右翼向中轴线的厚度逐渐变大,中轴线的一点为最高点,其与无人艇身的前端、后端之间呈逐渐下降趋势,左、右翼的尖端分别指向无人艇身的左后方和右后方,无人艇身形成内倾钝角三角形状,所述平衡机构用于调整无人艇的水面-水下状态切换以及武器发射后的装置平衡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面-水下两栖可滑行变水深带载隐身无人艇,其特征在于,所述无人艇身的前端和左、右翼均为尖角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面-水下两栖可滑行变水深带载隐身无人艇,其特征在于,中轴线最高点后的中后部具有一定内倾角,该处设置有与艇身一体化的天线和雷达。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面-水下两栖可滑行变水深带载隐身无人艇,其特征在于,所述武器模块包括装弹舱,装弹舱为偶数个,且对称放置在无人艇身高度方向中下部重力线前后。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面-水下两栖可滑行变水深带载隐身无人艇,其特征在于,所述无人艇身的底部为平面,在其上开设有装弹舱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面-水下两栖可滑行变水深带载隐身无人艇,其特征在于,所述平衡机构包括设置于左、右翼下部的可调控气囊,通过气囊进出水调节其重心与浮心,以调整出水部分大小。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面-水下两栖可滑行变水深带载隐身无人艇,其特征在于,所述装弹舱门在投弹后仍保持敞开,进水以维持平衡。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面-水下两栖可滑行变水深带载隐身无人艇,其特征在于,所述平衡机构包括设置于无人艇身内部的平衡滑块、滑轨和支架,所述支架竖直设置于无人艇身内部,在支架上设置有横向设置的滑轨,平衡滑块能够在滑轨上滑动。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面-水下两栖可滑行变水深带载隐身无人艇,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右翼的下部设置有水下侦测装置。

技术总结本发明涉及一种水面‑水下两栖可滑行变水深带载隐身无人艇,包括无人艇身和设置于无人艇身内部的平衡机构、武器模块、功能模块,所述无人艇身的尾端设置有可转向推进螺旋桨,本发明将无人艇横截面设计为接近钝角三角形,可以大幅减小无人艇出水面积并提高无人艇稳性,同时,还可以通过升沉装置进一步调节无人艇出水面积,使无人艇可全面藏于水下,有效实现无人艇的隐身性能。由于侧翼宽大且流线光顺,可实现水面及水下滑行,降低水声振动,提高水下隐身性能。本发明的无人艇可以完成水面和水下两种状态的攻击作战任务。技术研发人员:王子睿,杨飏,刘昕博,郑孝奇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大连理工大学技术研发日:技术公布日:2024/7/9

本文地址:https://www.jishuxx.com/zhuanli/20240722/226840.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uon@163.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