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新讯 > 非机动车,自行车装置制造技术 > 汽车车身和汽车的制作方法  >  正文

汽车车身和汽车的制作方法

  • 国知局
  • 2024-08-01 07:26:34

本发明涉及汽车车身,特别涉及一种汽车车身。本发明还涉及设有汽车车身的汽车。

背景技术:

1、随着汽车安全法规的日益严格,以及人们对汽车安全性的日益重视,汽车碰撞安全性已成为整车品质提升的重要一环。但是,现有技术中的汽车车身结构仍然存在碰撞力传递通道较为单一,汽车发生碰撞时碰撞力传递效果较低等不足,其不利于整车碰撞安全性的提升,也不利于提升整车品质。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发明旨在提出一种汽车车身,以能够提高车身碰撞力传递能力,提升整车碰撞安全性。

2、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3、一种汽车车身,所述汽车车身具有前机舱总成、乘员舱总成和车身后部总成;

4、所述前机舱总成具有分设在左右两侧的前减震塔,连接在各侧所述前减震塔前部的前机舱纵梁,以及与两侧所述前机舱纵梁的前端连接的前防撞梁,且两侧所述前减震塔面向车内的一侧均设有向后倾斜延伸的支撑板;

5、所述乘员舱总成具有中通道,底端与所述中通道的后端连接的后围加强件,以及与所述后围加强件顶端连接的后围上横梁;

6、所述车身后部总成具有分设在左右两侧的车身后纵梁,以及连接在各侧所述车身后纵梁顶部的后减震塔,且两侧所述后减震塔上均连接有朝向车头一侧设置的加强支架;

7、两侧所述支撑板与所述中通道的前端在整车前后方向上衔接设置,两侧所述加强支架的前端均与所述后围上横梁相连。

8、进一步的,各侧所述前减震塔均包括压铸成型的减震塔本体,所述减震塔本体呈向上拱出的拱形,且所述减震塔本体的顶部设有前减震器安装座;

9、各侧的所述减震塔本体的后部均设有连接前围的第一前围连接部,各侧所述支撑板与同侧所述减震塔本体一体压铸成型,且各侧所述支撑板的后端设有与所述前围连接的第二前围连接部。

10、进一步的,所述减震塔本体具有前支腿、后座体,以及连接所述前支腿和所述后座体之间的上连接部;

11、所述前减震器安装座位于所述后座体的顶部,所述前机舱纵梁连接在所述前支腿的前部,所述第一前围连接部位于所述后座体上,各侧所述支撑板连接在同侧的所述后座体上。

12、进一步的,所述前支腿的面向车内的一侧设有横梁连接座,且两侧的所述横梁连接座之间连接有前机舱横梁;和/或,

13、所述前减震器安装座可拆卸地连接在所述减震塔本体上。

14、进一步的,由所述前支腿的顶部至底部,所述前支腿逐渐向汽车前方倾斜;和/或,

15、所述后座体的后部设有向后延伸的搭接板,以及与所述搭接板的顶部相连的搭接臂,所述搭接板和所述搭接臂上设有搭接在所述前围上的搭接面。

16、进一步的,所述前机舱总成还具有连接在两侧所述前减震塔底部之间的前副车架,分设在左右两侧的与所述前副车架前部连接的副车架纵梁,以及与两侧所述副车架纵梁的前端连接的副车架防撞梁;

17、所述前防撞梁、两侧的所述前机舱纵梁,以及两侧的所述前减震塔连接形成沿整车前后方向布置的上传力通道,所述副车架防撞梁、两侧的所述副车架纵梁,以及所述前副车架连接形成沿整车前后方向布置的下传力通道。

18、进一步的,所述前副车架包括压铸成型的副车架本体,所述副车架本体呈板状,并具有前横梁、后横梁,以及分设在左右两侧的纵连接板;

19、各侧所述前减震塔连接在所述前横梁和所述后横梁之间,且两侧所述纵连接板均呈沿指向所述后横梁的方向宽度渐大的三角形。

20、进一步的,两侧所述纵连接板之间连接有加强横梁,所述加强横梁和所述前横梁之间,以及所述加强横梁和所述后横梁之间均设有呈“x”型的第二加强筋;和/或,

21、沿指向所述后横梁的方向,两侧所述纵连接板靠近车内一侧的边缘之间的距离渐小设置,且两侧所述纵连接板上均设有多个纵连接板减重孔,两侧的所述纵连接板减重孔中均有至少部分为与同侧所述纵连接板靠近车内一侧的边缘平行的长条孔。

22、进一步的,两侧所述车身后纵梁均包括上下间隔布置的上纵梁和下纵梁,各侧所述后减震塔连接在同侧所述上纵梁的顶部;

23、两侧所述上纵梁的前端与位于乘员舱后部的后围中横梁连接,各所述下纵梁的前端与同侧门槛梁的后端相连,且各侧所述上纵梁和所述下纵梁之间均设有将两者连接于一起的连接梁。

24、进一步的,在整车前后方向上,所述上纵梁的后端位于所述下纵梁后端的后方;

25、两侧所述连接梁均包括靠近所述车身后纵梁的前端布置的前连接梁,以及连接在所述下纵梁后端端部的后连接梁,各所述后连接梁的顶端连接在同侧所述上纵梁上。

26、进一步的,所述前连接梁由下至上向车尾一侧倾斜设置;和/或,

27、两侧所述后连接梁朝向车尾的一侧均设有第一斜支撑梁,各所述第一斜支撑梁的底端连接在同侧所述后连接梁上,各所述第一斜支撑梁的顶端连接在同侧所述上纵梁上。

28、进一步的,各侧所述后减震塔均采用挤压铝型材制成,且各所述后减震塔上均设有后减震器安装槽,所述后减震器安装槽内设有后减震器安装点;和/或,

29、两侧的所述后减震塔之间连接有减震塔横梁,两侧所述下纵梁之间连接有后部下横梁,且所述后部下横梁包括靠近两侧所述下纵梁前端设置的前下横梁,以及连接在两侧所述下纵梁后端之间的后下横梁。

30、进一步的,所述上纵梁、所述下纵梁,以及所述连接梁中的至少一个采用挤压铝型材制成;和/或,

31、两侧所述上纵梁和所述下纵梁之间设有后悬安装支架,所述后悬安装支架上设有后悬架安装点。

32、进一步的,两侧所述车身后纵梁均压铸成型,且各侧所述车身后纵梁具有上纵梁,以及前端与所述上纵梁的根部连接的下纵梁,各侧所述上纵梁的根部与同侧的门槛梁相连;

33、各侧所述后减震塔均一体成型在同侧所述上纵梁的顶部。

34、进一步的,两侧所述后减震塔之间连接有减震塔横梁;

35、各侧所述上纵梁和所述减震塔横梁之间分别设置有第二斜支撑梁,在整车左右方向上,各侧所述第二斜支撑梁由下至上向车内倾斜,且各侧所述第二斜支撑梁的底端与同侧所述上纵梁的后部相连,各侧所述第二斜支撑梁的顶端连接在所述减震塔横梁上。

36、进一步的,两侧所述上纵梁之间连接有前下横梁,两侧所述下纵梁之间连接有后下横梁,且所述前下横梁靠近两侧所述上纵梁的前端设置,所述后下横梁靠近两侧所述下纵梁的后端位置;和/或,

37、两侧所述下纵梁上均设有后悬安装支架,所述后悬安装支架上设有后悬架安装点。

38、进一步的,两侧所述加强支架均呈“v”型,并具有内加强梁和外加强梁;

39、各侧所述内加强梁和所述外加强梁的后端均连接在同侧所述后减震塔上,各侧所述内加强梁和所述外加强梁的前端均与所述后围上横梁相连。

40、进一步的,各所述内加强梁的后端连接在同侧所述后减震塔的顶部,在整车上下方向上,各所述外加强梁的后端低于同侧所述内加强梁的后端设置,且各所述外加强梁的后端连接在同侧所述后减震塔的朝向车前的一侧端面上;和/或,

41、两侧所述内加强梁和所述外加强梁之间均连接有加强板,各侧所述加强板均与所述后围上横梁相连,且各侧所述加强板均与所述后围上横梁,以及同侧的所述加强支架围构形成有空腔。

42、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具有以下优势:

43、本发明所述的汽车车身,通过在前减震塔面向车内的一侧设置向后倾斜延伸的支撑板,在乘员舱总成中设置底端与中通道连接,顶端与后围上横梁连接的后围加强件,以及在后减震塔上连接有朝向车头一侧设置的加强支架,并使得支撑板与中通道的前端衔接设置,加强支架的前端与后围上横梁相连,由此能够通过支撑板、中通道、后围加强件和加强支架的设置,在车身中增加横贯前后的传力通道,可使得碰撞力在车身前后之间更为有效的传递,从而能够提高车身碰撞力传递能力,提升整车碰撞安全性,提升汽车整车品质。

44、此外,使得减震塔本体压铸成型,能够利用压铸成型工艺的特点,便于前减震塔的制备,降低制备成本,并且也能够利用压铸结构以及拱形结构强度大的特点,保证前减震塔的结构强度,提升整车前部的扭转刚度。支撑板与减震塔本体一体压铸成型,也便于支撑板的制备,同时也能够保证支撑板和减震塔本体之间的连接可靠性。减震塔本体由前支腿、后座体以及上连接部组成,可利于实现减震塔本体的拱形结构,前支腿与后座体的底部均与前副车架连接,能够保证前减震塔和前副车架之间的连接可靠性。前支腿倾斜设置,有助于提升减震塔本体的强度,同时也能够提高前减震塔应对汽车正碰的能力。

45、搭接板和搭接臂的设置,并使得两者通过搭接面搭接在前围上,能够增加与前围之间的接触面积,有助于汽车碰撞受力在前围处的分散,可提高碰撞安全性。横梁连接座的设置,可通过在两侧前减震塔之间连接前机舱横梁,提高前机舱位置的扭转刚度,提升整车稳定性。前减震器安装座可拆卸连接,可通过变更不同的前减震器安装座满足不同车型的设计需求,有助于实现减震塔本体的平台化通用,而能够降低设计及制造成本。通过前副车架与两侧前减震塔连接,可提升前机舱整体扭转刚度,也有利于碰撞力更好地向后方传递。

46、其次,使前副车架压铸成型,可利用压铸成型工艺的特点,便于前副车架的制备,能够降低制备成本,同时也能够利用压铸结构强度大的特点,保证前副车架的结构强度,有助于提升车身前部的扭转刚度。使得两侧纵连接板呈沿指向后横梁的方向宽度渐大的三角形,一方面能够利用三角形结构强度大特点,进一步提高前副车架结构强度,另一方面也可利用纵连接板的宽度渐大,使得纵连接板具备逐级吸能能力,如此能够提升纵连接板的吸能效果,有助于提高前副车架对碰撞力的承受能力,提升整车碰撞安全。

47、车身后纵梁由上下间隔设置的上纵梁和下纵梁构成,能够在车身后部与乘员舱之间形成上下双通道传力结构,连接梁也可在上、下纵梁之间形成碰撞力传递通道,由此其可在车身后部形成碰撞力传递网络,有助于后碰碰撞力向前方乘员舱位置的传递分散,能够提高整车碰撞时的碰撞力传递效果。连接梁由前连接梁和后连接梁构成,可分别对车身后纵梁的前、后位置进行加强。前连接梁由下至上向车尾一侧倾斜,可实现对后碰碰撞力向下引导,有助于碰撞力向下方门槛梁位置传递。通过设置第一斜支撑梁,能够利用第一斜支撑梁的引导作用,使得上纵梁位置的碰撞力更好地向下纵梁传递,以充分利用上、下纵梁进行碰撞力的传递,由此其能够提高车身后部的碰撞传力效果。

48、另外,两侧后减震塔之间的减震塔横梁的设置,有助于提升车身后部整体的扭转刚度,同时也能够在两侧后减震塔之间形成横向传力通道,利于碰撞力的传递分解。后减震塔采用挤压铝型材制成,可利用挤压铝型材制备工艺简单、结构强度大,以及重量轻的特点,便于后减震塔的制备,同时也能够保证后减震塔的结构强度,利于其轻量化设计。内、外加强梁后端的高度不同,也可使得内加强梁对后减震塔起到下压作用,外加强梁对后减震塔起到支撑作用,有助于提高后减震塔设置的稳定性,提高后减震塔的传力性能。

49、使得车身后纵梁压铸成型,并由上纵梁以及下纵梁构成,也能够通过上纵梁和下纵梁的双梁体结构,在车身后部形成双通道传力结构,有助于碰撞力在车身后部的传递,并由此可提升碰撞力传递效果。后减震塔一体成型在车身后纵梁上,也可便于后减震塔的制备成型,省去后减震塔和车身后纵梁之间的连接步骤,以及同样可保证后减震塔的结构强度。

50、通过在两侧后减震塔之间设置减震塔横梁,并在两侧车身后纵梁和减震塔横梁之间分别设置第二斜支撑梁,其能够利用减震塔横梁和两侧第二斜支撑梁的支撑作用,增加车身后部的扭转刚度,同时,也能够通过减震塔横梁和各第二斜支撑梁在车身横向和纵向进行碰撞力的分散传递,有利于提高碰撞力在车身后部的传递分散效果。在下纵梁上设置后悬安装支架,可便于后悬架在车身后部的安装设置,同时也可使两侧的下纵梁代替后副车架,能够对整车起到较好的减重作用。

51、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汽车,所述汽车具有如上所述的汽车车身。

52、本发明所述的汽车设置上述汽车车身,可在车身中增加横贯前后的传力通道,能够使碰撞力在车身前后之间更为有效的传递,可能够提高车身碰撞力传递能力,提升整车碰撞安全性,提升汽车整车品质,而具有很好的实用性。

本文地址:https://www.jishuxx.com/zhuanli/20240722/227601.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uon@163.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