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新讯 > 非机动车,自行车装置制造技术 > 一种免装配一体立体应力分布高强度新能源汽车后副车架的制作方法  >  正文

一种免装配一体立体应力分布高强度新能源汽车后副车架的制作方法

  • 国知局
  • 2024-08-01 07:56:52

本发明涉及汽车、副车架制造和生产,具体为一种免装配一体立体应力分布高强度新能源汽车后副车架。

背景技术:

1、随着汽车工业的飞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汽车需求和持有量也在不断地增加,人们对汽车的舒适性和安全性的关注程度也越来越高。特别是新能源汽车的汽车前副车架还需要后副车架拥有比传统油气汽车后副车架更高要求的缓和路面传递给车身的冲击载荷的能力,保证汽车行驶的平顺性。因此,前副车架不仅需要满足各零部件的装配需要,而且需要足够的强度和刚度,以保证各向载荷输入下不至于发生变形,提高底盘整体性,从而保证汽车具有良好的高速行驶能力并提升整车的操纵稳定性;

2、后副车架作为碰撞直接第二路径受众物件的作用也越来越凸显,需要满足一定的吸能补偿及吸收能量的结构来缓解碰撞力对车辆的危害。但是现有新能源后副车架碰撞吸能不足,难以保证车辆的碰撞安全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免装配一体立体应力分布高强度新能源汽车后副车架,低压真空空心一体铸造,隔组件立体结构化布置,增加碰撞吸能能力,保证车辆的碰撞安全性能。

2、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一种免装配一体立体应力分布高强度新能源汽车后副车架,包括上横梁、下横梁、左纵梁、右纵梁,上述结构都为低压真空铸造内部中空的管体结构物,所述包括相互间隔且左右对称设置的左纵梁和右纵梁,以及固定位于所述左纵梁和右纵梁之间且间隔设置的前横梁和后横梁;上横梁、下横梁、左侧梁、右侧梁按照上述组成构成下窄上宽主框架构;

3、所述左纵梁的中部由前向后依次设有左吸能补偿段和具有轴向内凹趋势的左折弯段,所述右纵梁的中部由前向后依次设有右吸能补偿段和具有向地面下榻趋势的右折弯段,所述左纵梁为空心结构,所述左吸能补偿段的上端面和下端面均设有用于吸能补偿吸能的圆弧形褶皱槽,所述右纵梁为空心结构,所述右吸能补偿段的上端面和下端面均也设有用于吸能补偿吸能的圆弧形褶皱槽;所述左折弯段包括高差平行设置的第一上水平段和第一下水平段,以及将第一上水平段和第一下水平段连成一体的第一倾斜段,所述第一上水平段的前端与左吸能补偿段的末端连接;所述右折弯段包括高差平行设置的第二上水平段和第二下水平段,以及将第二上水平段和第二下水平段连成一体的第二倾斜段,所述第二上水平段的前端与右吸能补偿段的末端连接。

4、进一步的,所述左纵梁的末端向远离右纵梁的方向延伸,所述右纵梁的末端向远离左纵梁的方向延伸;所述后横梁为由中部向两端截面逐渐增大的管体结构,所述后横梁的两端分别与左纵梁的末端和右纵梁的末端焊接连接。

5、进一步的,所述左纵梁的末端设有与车身连接的两个间隔设置的左稳定点,所述右纵梁的末端设有与车身连接的两个间隔设置的右稳定点,所述左稳定点和右稳定点之间形成“八”字形结构。

6、进一步的,所述左稳定点为贯穿所述左纵梁末端的上下端面的左管柱,所述左管柱的两端设有将左管柱固定在左纵梁末端的定位环;所述右稳定点为贯穿所述右纵梁末端的上下端面的右管柱,所述右管柱的两端设有将右管柱固定在右纵梁末端的定位环。

7、进一步的,还包括稳定位于所述左纵梁前端且向左延伸的左牵引支架,以及稳定位于所述右纵梁前端且向右延伸的右牵引支架;左牵引支架的下方设置下引支架,所述右牵引支架与右下引支架间隔设置,左牵引支架与下引支架间隔设置,所述两者外向再间隔设置衬套座,和汽车的主框架固定连接。

8、进一步的,所述上横梁包括呈双“o”形结构的中央梁体,以及固定在上横梁两端相互平行的左吸能补偿盒和右吸能补偿盒,所述左吸能补偿盒的末端固定设有左安装板,所述右吸能补偿盒的末端固定设有右安装板;所述左牵引支架的前端面固定设有与左安装板可拆卸连接的左稳定板,所述右牵引支架的前端面固定设有与右安装板可拆卸连接的右稳定板。

9、进一步的,所述左牵引支架和右牵引支架的后端面均设有吸能补偿引导槽和/或吸能补偿孔。

10、进一步的,所述上横梁的横截面为“口”字或“u”形结构,所述左吸能补偿盒和右吸能补偿盒的横截面为矩形结构,所述左吸能补偿盒和右吸能补偿盒与上横梁焊接连接,所述左吸能补偿盒和右吸能补偿盒的侧壁上均设有吸能补偿引导槽和/或吸能补偿孔。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采用铝合金的后副车架,可有效减轻副车架的质量,提高整车的轻量化水平,同时才应该能一体立体结构的纵梁来合理进行吸能补偿的调配,将侧面和前侧的应力分布进行均衡集中调整,提高了应力的分布,提高了整体高强度;

12、板厚分布均匀,厚度底于现有技术,制作质量高,抽模不会因为自身形状的特殊性,会造成模具设计难度提升的情况,一体集成免装配零件少,铸造、无焊接工序,不易变形,夹具设计简单,机加工难度小,提高了加工效率和使用效果;

13、相对于设于前副车架本体后端两侧,缩短了多个安装支架与车身连接间隔,吸能补偿段在汽车遭遇碰撞时进行有效的吸能补偿吸能,降低对乘员的伤害,多个曲折折弯结构避免向地面方向发生折弯,纠正应力来往方向,避免左纵梁和右纵梁在吸能补偿时损伤机舱内的电动机和减速箱。

技术特征:

1.一种免装配一体立体应力分布高强度新能源汽车后副车架,包括上横梁、下横梁、左纵梁、右纵梁,上述结构都为低压真空铸造内部中空的管体结构物,其特征是:所述左纵梁和右纵梁,以及固定位于所述左纵梁和右纵梁之间且间隔设置的前横梁和后横梁;上横梁、下横梁、左侧梁、右侧梁按照上述组成构成下窄上宽主框架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免装配一体立体应力分布高强度新能源汽车后副车架,其特征是:所述上横梁包括呈双“o”形结构的中央梁体,以及固定在上横梁两端相互平行的左吸能补偿盒和右吸能补偿盒,所述左吸能补偿盒的末端固定设有左安装板,所述右吸能补偿盒的末端固定设有右安装板;所述左牵引支架的前端面固定设有与左安装板可拆卸连接的左稳定板,所述右牵引支架的前端面固定设有与右安装板可拆卸连接的右稳定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免装配一体立体应力分布高强度新能源汽车后副车架,其特征是:所述上横梁的横截面为“口”字或“u”形结构,所述左吸能补偿盒和右吸能补偿盒的横截面为矩形结构,所述左吸能补偿盒和右吸能补偿盒与上横梁焊接连接,所述左吸能补偿盒和右吸能补偿盒的侧壁上均设有吸能补偿引导槽或吸能补偿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免装配一体立体应力分布高强度新能源汽车后副车架,其特征是:所述上横梁包括横梁体和副梁体,横梁体和副梁体为一体结构,副梁体在横梁体左右对称设置;其中:所述横梁体贯穿设置有一对衬套管孔,衬套管孔内设置固定衬套,两个衬套管孔之间相通或设置锁件孔,且锁件孔设置平衡连接件;所述副梁体包括斜连部和头端的头座部以及尾端的尾座部,斜连部向下倾斜设置,其内侧和横梁体一体连接,斜连部头端一体塑形连接的头座部其顶部设置头向上连接座,朝向外侧设置由两只摆臂连接片组成的头摆臂连接座;所述斜连部尾端一体塑形连接的尾座部向上整体塑形一座立体凸起结构的多向尾连接座,多向尾连接座的顶部设置尾向上连接座,内侧为斜向面设置尾侧向连杆座,多向尾连接座的底部内凹塑形设置尾架槽,且多向尾连接座的底部还在尾架槽底部两侧一体塑形有侧摆臂连接片,尾架槽和侧摆臂连接片组成尾摆臂连接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免装配一体立体应力分布高强度新能源汽车后副车架,其特征是:所述横梁体内部空心为竖向方形立体结构或梯形结构,且两侧设置喇叭口,喇叭口竖向或斜向连接至副梁体的斜连部。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免装配一体立体应力分布高强度新能源汽车后副车架,其特征是:所述横梁体的顶部和底部设置横梁体车身连接座。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免装配一体立体应力分布高强度新能源汽车后副车架,其特征是:所述摆臂连接片为梯形或三角形,头端斜向下设置,且尾端贴合设置在头座部顶部,摆臂连接片的尾端之间在头座部顶部塑形头座部下向车身连接座。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免装配一体立体应力分布高强度新能源汽车后副车架,其特征是:所述摆臂连接片在副梁体的外部顶部设置连接板,侧面设置横挡板,连接板的设置高度和头向上连接座高度一致。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免装配一体立体应力分布高强度新能源汽车后副车架,其特征是:所述斜连部下凹设置平连槽,平连槽内笔直设置副梁中连接车身座。

10.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免装配一体立体应力分布高强度新能源汽车后副车架,其特征是:所述副梁体至少斜向15°设置。

技术总结本发明涉及汽车、副车架制造和生产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免装配一体立体应力分布高强度新能源汽车后副车架。低压真空空心一体铸造,隔组件立体结构化布置,增加碰撞吸能能力,保证车辆的碰撞安全性能。包括上横梁、下横梁、左纵梁、右纵梁,上述结构都为低压真空铸造内部中空的管体结构物,所述包括相互间隔且左右对称设置的左纵梁和右纵梁,以及固定位于所述左纵梁和右纵梁之间且间隔设置的前横梁和后横梁;上横梁、下横梁、左侧梁、右侧梁按照上述组成构成下窄上宽主框架构;所述左纵梁的中部由前向后依次设有左吸能补偿段和具有轴向内凹趋势的左折弯段,所述右纵梁的中部由前向后依次设有右吸能补偿段和具有向地面下榻趋势的右折弯段。技术研发人员:刘黎明,杨天洪,徐杰峰,陈其羽,陈峰,苗旭鑫,黄彪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拓普电动车热管理系统(宁波)有限公司技术研发日:技术公布日:2024/7/4

本文地址:https://www.jishuxx.com/zhuanli/20240722/229592.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uon@163.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