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新讯 > 非机动车,自行车装置制造技术 > 安全车身结构及汽车的制作方法  >  正文

安全车身结构及汽车的制作方法

  • 国知局
  • 2024-08-01 08:03:07

本技术属于汽车车身,具体地说,本技术涉及一种安全车身结构及汽车。

背景技术:

1、汽车的碰撞安全性体现在事故发生过程中以及事故发生之后,能够最大程度减轻乘员损伤的性能。

2、目前主要通过三个途径来实现的。第一,通过提高车辆的耐撞性来减轻损伤。现在实现这个目的的措施有:在车体前部和后部的增加碰撞缓冲区、保险杠,采用悬浮发动机防撞保护装置以及提高驾驶舱的刚度等。第二,通过控制碰撞过程中乘员的移动,实现乘员与汽车的同步移动,来降低冲击损伤和以及与驾驶舱内部物件的二次碰撞损伤。采用乘员约束系统可以实现这个功能。常见的乘员约束系统包括:安全带、头枕等结构。第三,通过降低人体与驾驶舱内部部件之间的接触刚度,增大接触面积来降低二次碰撞的损伤。可以通过采用安全气囊,降低仪表盘、内饰的刚度等方案来实现。

3、如图3所示,目前的goa安全车身为整体式结构,碰撞时,水平方向的冲击力沿前纵梁或后纵梁传递到乘员舱,会使乘客收到较大的水平力冲击,对头部,颈椎和内脏都会造成较大的冲击伤害。如果撞击力过大,超过前后车身溃缩吸能上限,多余的撞击力还是会作用到乘员舱车身上,导致乘员舱变形,乘客会受到挤压伤害。

4、目前的goa安全车身的结构特点是:前部、后部碰撞变形区和高强度乘员室。对前后部碰撞变形区的基本要求是应拥有柔软的吸能区,以便当碰撞发生时能吸收较多能量。在正面碰撞中,车身前后部碰撞变形吸能区的变形越大,吸收的碰撞能量就越多,产生二次碰撞的能量就越小,使得传到乘员室中的撞击力也就越小。同时,车身采用高强度乘员室,可有效增强碰撞后乘员室的变形强度,减轻或避免乘员因乘员室空间变形受到挤压,从而降低乘员受伤的危险。

5、但是当碰撞强度超过车身前部,后部变形区吸能值上限后,乘员舱还是有挤压变形的风险。另外现在的交通事故现场还存在很大的连环撞击和车辆起火风险,整体式车身的乘客在撞击事故后,由于人员受伤或车身变形等因素,很难及时离开事故区域,避免受到二次伤害。

6、如公开号为cn101508275a的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减撞减阻变形安全车身,由气囊,充放气装置,手动开关,速度监测系统构成,其特征是:气囊镶嵌在车头,车尾,车身的金属板中,与充放气装置相连。速度监测系统和手动开关与充放气装置相连,自动或手动开启充气装置。气囊充气后,车身发生变形,呈流线形。该专利文献公开的技术方案也无法解决上述记载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安全车身结构,目的是提高安全性。

2、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安全车身结构,包括前舱模块、乘员舱车身和后舱模块,乘员舱车身的前端通过第一连接结构与前舱模块连接,乘员舱车身的后端通过第二连接结构与后舱模块连接;第一连接结构设置成在前舱模块受到正面撞击力后,将前舱模块传递的冲击力分解为推动乘员舱车身向上移动的作用力;第二连接结构设置成在后舱模块受到尾部撞击力后,将后舱模块传递的冲击力分解为推动乘员舱车身向上移动的作用力。

3、所述第一连接结构包括第一前配合面和与第一前配合面相贴合的第二前配合面,第一前配合面和第二前配合面为倾斜设置的斜平面。

4、所述第一连接结构还包括与所述前舱模块和所述乘员舱车身连接的前舱模块连接螺栓,所述第一前配合面和所述第二前配合面上设置让前舱模块连接螺栓穿过的通孔。

5、所述第二连接结构包括第一后配合面和与第一后配合面相贴合的第二后配合面,第一后配合面和第二后配合面为倾斜设置的斜平面。

6、所述第二连接结构还包括与所述后舱模块和所述乘员舱车身连接的后舱模块连接螺栓,所述第一后配合面和所述第二后配合面上设置让后舱模块连接螺栓穿过的通孔。

7、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汽车,包括所述的安全车身结构。

8、本实用新型的安全车身结构,可以将车头车尾受到的水平冲击力,转化为对乘员舱的垂直作用力,改变对乘客的冲击力方向,缓解对颈椎,脊柱的伤害,提高安全性;并且可利用撞击冲击力,将乘员舱和前舱,尾舱分离,抛离撞击点,避免后续的连续碰撞或挤压伤害。

技术特征:

1.安全车身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前舱模块、乘员舱车身和后舱模块,乘员舱车身的前端通过第一连接结构与前舱模块连接,乘员舱车身的后端通过第二连接结构与后舱模块连接;第一连接结构设置成在前舱模块受到正面撞击力后,将前舱模块传递的冲击力分解为推动乘员舱车身向上移动的作用力;第二连接结构设置成在后舱模块受到尾部撞击力后,将后舱模块传递的冲击力分解为推动乘员舱车身向上移动的作用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车身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结构包括第一前配合面和与第一前配合面相贴合的第二前配合面,第一前配合面和第二前配合面为倾斜设置的斜平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安全车身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结构还包括与所述前舱模块和所述乘员舱车身连接的前舱模块连接螺栓,所述第一前配合面和所述第二前配合面上设置让前舱模块连接螺栓穿过的通孔。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所述的安全车身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结构包括第一后配合面和与第一后配合面相贴合的第二后配合面,第一后配合面和第二后配合面为倾斜设置的斜平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安全车身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结构还包括与所述后舱模块和所述乘员舱车身连接的后舱模块连接螺栓,所述第一后配合面和所述第二后配合面上设置让后舱模块连接螺栓穿过的通孔。

6.汽车,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5任一所述的安全车身结构。

技术总结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安全车身结构,包括前舱模块、乘员舱车身和后舱模块,乘员舱车身的前端通过第一连接结构与前舱模块连接,乘员舱车身的后端通过第二连接结构与后舱模块连接;第一连接结构设置成在前舱模块受到正面撞击力后,将前舱模块传递的冲击力分解为推动乘员舱车身向上移动的作用力;第二连接结构设置成在后舱模块受到尾部撞击力后,将后舱模块传递的冲击力分解为推动乘员舱车身向上移动的作用力。本技术的安全车身结构,可以将车头车尾受到的水平冲击力,转化为对乘员舱的垂直作用力,改变对乘客的冲击力方向,缓解对颈椎,脊柱的伤害,提高安全性。本技术还公开了一种汽车。技术研发人员:赵军,张志文,王富贵,张根云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技术研发日:20231207技术公布日:2024/7/11

本文地址:https://www.jishuxx.com/zhuanli/20240722/230154.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uon@163.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