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新讯 > 非机动车,自行车装置制造技术 > 副车架的纵梁、副车架和车辆的制作方法  >  正文

副车架的纵梁、副车架和车辆的制作方法

  • 国知局
  • 2024-08-01 08:22:16

本技术涉及车辆,尤其是涉及一种副车架的纵梁、副车架和车辆。

背景技术:

1、相关技术中,为了加强纵梁摆臂前点的结构强度,纵梁通常采用等厚钣金进行冲压成型,来加强纵梁的厚度,此种方式虽然加工和原材料的获取简单,但是,这样会导致其它应力比较小的地方出现强度过剩,并且会使纵梁的整体重量增加。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副车架的纵梁,该纵梁可以在提升纵梁与摆臂前点连接位置处的强度的同时,相应地逐渐减小其它位置的材料厚度,从而可以避免强度过剩,减轻纵梁的重量,而且可以减少出现应力集中的风险。

2、本实用新型进一步地提出了一种副车架。

3、本实用新型还进一步地提出了一种车辆。

4、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副车架的纵梁,包括:第一段;第二段,所述第二段的厚度大于所述第一段的厚度,所述第二段设置有摆臂前点安装部;过渡段,所述过渡段连接于所述第二段和所述第一段之间,且在所述第二段朝向所述第一段的方向上,所述过渡段的厚度逐渐减小。

5、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副车架的纵梁,通过在第二段与第一段之间设置过渡段,这样可以在提升纵梁与摆臂前点连接位置处的强度的同时,相应地逐渐减小其它位置的材料厚度,从而可以避免强度过剩,减轻纵梁的重量,而且可以减少出现应力集中的风险。

6、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在所述第二段朝向所述第一段的方向上,所述过渡段的尺寸为a,所述过渡段厚度减小的尺寸为b,a和b之间的关系为:a∶b=100∶1。

7、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第二段的厚度为c,c的取值范围为:2.0mm≤c≤4.0mm。

8、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副车架的纵梁还包括:摆臂前点安装钢套,所述摆臂前点安装部为安装孔,所述摆臂前点安装钢套设置于所述安装孔内。

9、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副车架的纵梁还包括:纵梁上板和纵梁下板,所述纵梁上板和所述纵梁下板对应连接,且所述纵梁上板和所述纵梁下板均包括有所述第一段、所述第二段和所述过渡段。

10、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纵梁上板在所述第一段处设置有加强筋;和/或所述纵梁下板在所述第一段处设置有加强筋。

11、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纵梁上板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定位部和第二定位部,所述第一定位部与所述纵梁下板的一端定位配合,所述纵梁下板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三定位部,所述第二定位部与所述第三定位部定位配合。

12、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纵梁上板上设置有第四定位部,所述纵梁下板上设置有第五定位部,所述第四定位部和所述第五定位部定位配合。

13、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纵梁上板上还设置有第一附件安装部,所述纵梁下板还设置有第二附件安装部,所述第一附件安装部和所述第二附件安装部对应安装配合。

14、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纵梁上板上还设置有避让槽,所述避让槽用于避让摆臂。

15、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纵梁下板上还设置有漏液孔。

16、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副车架的纵梁还包括:车身衬套和衬套安装钢套,所述第一段上设置有安装部,所述衬套安装钢套设置于所述安装部,所述车身衬套设置于所述衬套安装钢套。

17、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第一段上还设置有摆臂后点安装部。

18、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副车架,包括:前横梁和后横梁;以上所述的副车架的纵梁,所述纵梁连接于所述前横梁和所述后横梁之间。

19、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车辆,包括:以上所述的副车架。

20、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技术特征:

1.一种副车架(2)的纵梁(1),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副车架(2)的纵梁(1),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段(20)朝向所述第一段(10)的方向上,所述过渡段(30)的尺寸为a,所述过渡段(30)厚度减小的尺寸为b,a和b之间的关系为:a∶b=100∶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副车架(2)的纵梁(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段(20)的厚度为c,c的取值范围为:2.0mm≤c≤4.0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副车架(2)的纵梁(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摆臂前点安装钢套(40),所述摆臂前点安装部(21)为安装孔,所述摆臂前点安装钢套(40)设置于所述安装孔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副车架(2)的纵梁(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纵梁上板(50)和纵梁下板(60),所述纵梁上板(50)和所述纵梁下板(60)对应连接,且所述纵梁上板(50)和所述纵梁下板(60)均包括有所述第一段(10)、所述第二段(20)和所述过渡段(30)。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副车架(2)的纵梁(1),其特征在于,所述纵梁上板(50)在所述第一段(10)处设置有加强筋;和/或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副车架(2)的纵梁(1),其特征在于,所述纵梁上板(50)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定位部(51)和第二定位部(52),所述第一定位部(51)与所述纵梁下板(60)的一端定位配合,所述纵梁下板(60)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三定位部(61),所述第二定位部(52)与所述第三定位部(61)定位配合。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副车架(2)的纵梁(1),其特征在于,所述纵梁上板(50)上设置有第四定位部(53),所述纵梁下板(60)上设置有第五定位部(62),所述第四定位部(53)和所述第五定位部(62)定位配合。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副车架(2)的纵梁(1),其特征在于,所述纵梁上板(50)上还设置有第一附件安装部(54),所述纵梁下板(60)还设置有第二附件安装部(63),所述第一附件安装部(54)和所述第二附件安装部(63)对应安装配合。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副车架(2)的纵梁(1),其特征在于,所述纵梁上板(50)上还设置有避让槽(55),所述避让槽(55)用于避让摆臂。

11.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副车架(2)的纵梁(1),其特征在于,所述纵梁下板(60)上还设置有漏液孔(64)。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副车架(2)的纵梁(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车身衬套(70)和衬套安装钢套(80),所述第一段(10)上设置有安装部(11),所述衬套安装钢套(80)设置于所述安装部(11),所述车身衬套(70)设置于所述衬套安装钢套(80)。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副车架(2)的纵梁(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段(10)上还设置有摆臂后点安装部(12)。

14.一种副车架(2),其特征在于,包括:

15.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4中所述的副车架(2)。

技术总结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副车架的纵梁、副车架和车辆,副车架的纵梁包括:第一段;第二段,所述第二段的厚度大于所述第一段的厚度,所述第二段设置有摆臂前点安装部;过渡段,所述过渡段连接于所述第二段和所述第一段之间,且在所述第二段朝向所述第一段的方向上,所述过渡段的厚度逐渐减小。通过在第二段与第一段之间设置过渡段,这样可以在提升纵梁与摆臂前点连接位置处的强度的同时,相应地逐渐减小其它位置的材料厚度,避免强度过剩,减轻纵梁的重量,而且可以减少出现应力集中的风险。技术研发人员:黄基豪,周辉,胡海桂,廖康伟,王松涛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技术研发日:20231117技术公布日:2024/7/18

本文地址:https://www.jishuxx.com/zhuanli/20240722/231440.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uon@163.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