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新讯 > 蒸汽制造应用技术 > 烹饪器具的制作方法  >  正文

烹饪器具的制作方法

  • 国知局
  • 2024-08-01 02:43:01

本技术涉及厨用电器,特别是涉及一种烹饪器具。

背景技术:

1、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出现了多种多样的厨用电器,如蒸锅、整箱、蒸烤箱等。这类厨用电器均是以热蒸汽为熟化食材的热源,因而其结构中往往包含用于产生热蒸汽的蒸汽发生装置。蒸汽发生装置的蒸汽出口将蒸汽输入至烹饪腔内,从而对烹饪腔内的食材进行熟化。

2、然而,蒸汽发生装置输出的蒸汽往往是朝向一个特定方向的,以蒸锅为例,其蒸汽发生装置通常是竖直向上输出蒸汽的,因而,烹饪腔内位于蒸汽出口附近的食材由于首先接触热蒸汽而较快地被熟化,而距离蒸汽出口较远的食材则与蒸汽接触时间较晚,甚至由于接触不到足够的热蒸汽而无法彻底熟化,整个烹饪腔内热均匀性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1、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烹饪器具,该烹饪器具的烹饪腔通过设置能够自旋转的扰流件,从而使得烹饪腔内的热均匀性明显提高。

2、一种烹饪器具,所述烹饪器具包括:

3、本体,所述本体内形成有烹饪腔;

4、蒸汽发生装置,所述蒸汽发生装置设置于所述烹饪腔底部,所述蒸汽发生装置包括蒸发盘和蒸汽喷出口,所述蒸汽喷出口设置于所述蒸发盘上方,且位于所述烹饪腔内;以及,

5、扰流件,所述扰流件包括转轴及设置于所述转轴上相对远离所述蒸汽喷出口一端的顶盖,所述转轴可转动的装设于所述蒸汽喷出口,所述蒸发盘产生的蒸汽经由所述蒸汽喷出口向上喷出时,推动所述扰流件转动。

6、上述烹饪器具中,蒸汽发生装置设置于烹饪腔的底部且蒸汽喷出口位于烹饪腔内,这样,蒸发盘产生的蒸汽在经由蒸汽喷出口向上喷出时,蒸汽气流能够自下而上冲击扰流件,从而带动扰流件在烹饪腔内转动,进而使得蒸汽气流被引导至向四周扩散,相比于蒸汽直接经由蒸汽喷出口喷出的方式,增设的扰流件能够使得烹饪腔内的食材更加均匀的受热。同时,扰流件直接以蒸汽喷出口喷出的蒸汽气流为动力源,而无需引入电机等结构驱动扰流件转动,避免了整个烹饪器具结构变得复杂。此外,扰流件的转动不仅可以改变蒸汽喷出口喷出的蒸汽气流方向,其转动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搅动烹饪腔内的气体,使烹饪腔内整体温度趋于均匀一致。

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扰流件还包括设置于所述转轴上部且位于所述蒸汽喷出口上方的顶盖,所述顶盖的底面为挡流面,所述挡流面上周向间隔布置有多个扰流筋,所述扰流筋呈中心对称设置,且在垂直于所述转轴的平面上,所述扰流筋的正投影与所述顶盖正投影的径向线呈夹角设置,以使得向上喷出的蒸汽在冲击所述扰流筋时能够产生推动所述扰流件转动的切向力。

8、如此设置,自蒸汽喷出口喷出的蒸汽气流能够通过扰流筋给扰流筋施加一个推动其旋转的切向力,使得扰流件能够在蒸汽气流作用下在烹饪腔内转动,而蒸汽最终自顶盖上的多个蒸汽散出口喷向烹饪腔内的食材,而蒸汽散出口随着扰流件的转动而周向位置不断发生变化,最终使得蒸汽喷出口内喷出的蒸汽气流被引导至向四周扩散,从而使得烹饪腔内的食材可以更加均匀的受热。

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顶盖上对应于相邻所述扰流筋之间的区域处形成有蒸汽散出口。

10、如此设置,蒸汽经过扰流筋的搅动后,自顶盖上的蒸汽散出口散出,可以进一步匀化烹饪腔内的蒸汽。

1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顶盖设置为球壳状结构件,或者,所述顶盖设置为平板状结构件。

12、如此设置,在采用球壳状结构件作为顶盖时,与蒸汽喷出口喷出气流相对的挡流面形成为弧形面,这样,蒸汽在挡流面上冷凝而形成的冷凝水能够更加容易地流动下来,避免在扰流件上停留使得扰流件重量增加;同时,蒸汽喷出口向上喷出的气流首先冲击挡流面,弧形设置的挡流面能够增大与蒸汽气流的接触面积,从而使得蒸汽气流能够更容易地克服扰流件的重力而将其顶起并旋转。而将整个顶盖设置为球壳状结构件,则可以使整个扰流件各处的厚度相对均匀,避免了局部采用弧形表面而导致的局部厚度过大的问题。当挡流面设置为平面,可以简化整体扰流件的结构,当整个顶盖采用平板状结构件时,可以进一步简化扰流件的结构设计及加工。

1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沿所述转轴的轴线方向,所述扰流筋在垂直于所述转轴的平面上的正投影呈直线或弧线。

14、如此设置,扰流筋能够更好地在蒸汽气流的带动下旋转。

1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蒸汽喷出口的直径d不大于所述顶盖的外径d。

16、如此设置,可以保证顶盖完整覆盖整个蒸汽喷出口,从而保证全部的蒸汽气流能够被扰流件改变喷出方向。同时也可以使扰流件获得最大的旋转动力。

1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蒸汽发生装置包括有顶板,所述蒸汽喷出口设置于所述顶板上;所述转轴包括能够穿过所述蒸汽喷出口插入至所述顶板以下的插入部,以及设置于所述顶盖与所述插入部之间的限位部,在装配状态下,所述限位部位于所述顶板以上,并配合所述插入部共同限制所述扰流件相对于所述顶板的轴向位置。

18、如此设置,插入部与限位部配合使得扰流件相对于蒸汽发生装置的顶板具有确定的轴向位置,从而使得扰流件能够在蒸汽气流的带动下稳定在预设位置转动。

1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顶板的下表面或所述插入部上设置有用于减小所述顶板与所述插入部之间的接触面积的第一凸起;及/或,

20、所述顶板的上表面或所述限位部上设置有用于减小所述顶板与所述限位部之间的接触面积的第二凸起。

21、如此设置,第一凸起和第二凸起能够使扰流件与顶板之间的接触形式接近线接触,相比于面接触的形式,两者之间的摩擦力被减小,扰流件能够在蒸汽气流的带动下更加顺畅的旋转。

2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插入部包括至少两个弹性卡扣,至少两个所述弹性卡扣能够在穿过所述蒸汽喷出口时弹性收拢,并在穿过所述蒸汽喷出口后回弹。

23、如此设置,弹性卡扣的收拢、回弹的形式能够使得插入部顺畅穿过顶板上的蒸汽喷出口并稳定连接两者,且整体结构较为简单,连接可靠性高。

2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扰流件设置为一体成型件。

25、如此设置,扰流件一体成型有利于简化扰流件的加工及其与蒸汽发生装置间的装配。

2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转轴沿竖直方向可转动装设于所述蒸汽喷出口。

27、如此设置,转轴沿竖直方向设置,可以使蒸汽气流喷出方向与扰流件的重力方向重合,从而使得扰流件更好地在蒸汽气流的驱动下旋转。

2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扰流件的质量m满足如下公式:

29、

30、其中:n为所述蒸汽发生装置中加热件的加热效率;

31、p0为所述蒸汽发生装置中加热件的加热功率;

32、s为所述蒸汽喷出口的开口面积;

33、λ为所述蒸汽喷出口的阻力系数;

34、r为水的汽化潜热。

35、如此设置,在设计扰流件结构时,可以直接根据上述公式计算允许的最大扰流件质量,用以指导扰流件的结构设置,如此可以保证扰流件能够被蒸汽气流吹起并稳定旋转。

本文地址:https://www.jishuxx.com/zhuanli/20240724/209847.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uon@163.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